田志東 娃哈哈公司
對于我國企業而言,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既是機遇,又是挑戰。基于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目前企業在市場經營過程中,其財務管理主要有三個重大變化。首先是大數據下的SAP系統。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企業必須統一數據管理,即對企業內部數據庫、管理系統、財務系統等各個系統實現數據互通的流程優化,構建以SAP系統為端口的財務信息管理集成系統,從而把企業業務數據和財務數據進行整合,促進企業業財融合的步伐,利用SAP系統來深入挖掘企業信息數據背后的潛在價值,從而提高市場競爭力。
其次是大數據下的財務共享中心,在我國財務管理信息化發展過程中,財務共享中心被企業逐漸了解,但了解不深。大多數企業管理者依然認為企業財務主要是做好會計核算、財務登記、稅務籌劃等基礎工作。對進一步的財務數據分析、財務與業務融合發展并沒有過多重視。但實際上,在財務管理信息化過程中,業務會計流程、財務運作流程、內部運作流程以及配套業務流程成為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主要范圍。企業財務必須向這方面轉變。
最后是大數據下的財務信息動態管理。當前,許多企業建立財務信息管理平臺,運用了財務軟件來對企業財務進行管理。而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企業要進一步提高財務信息動態管理能力,能時刻對企業財務信息進行監控,一旦發現問題,便能迅速處理,降低損失。
首先,中小企業由于資金受限,在建設企業財務管理信息系統時,一般是從外部渠道來獲取,并不會專門制定一個完全適應于自身業務的財務系統。這種從外部獲取的財務管理信息系統一般只能處理通過財務情況,對一些特殊或具有針對性的財務問題,一些財務信息軟件無法使用。其次,對于大型企業而言,會與軟件設計公司進行聯合來設計財務信息化系統。但在系統的開發中,運用財務專業知識較強,而具備一定財務知識的研發人員較少,無法滿足企業所有需求。不利于企業財務工作人員有效掌握,在摸索財務系統的過程中,無疑耽誤了財務工作的開展。此外,由于傳統財務管理系統在大數據時代下,其搜集信息能力和處理信息能力較低,系統自動化程度不高,從而使企業管理者不能有效實時的對企業財務信息進行管控,進而不能迅速做出決策,這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不利于企業發展。
據調查了解,目前我國大多數企業財務信息化管理還處于會計電算化階段,企業財務管理信息系統處理信息效率低,甚至一部分企業所謂的財務信息化管理只是把財務紙質化辦公轉移到電子化辦公,根本沒有發揮出財務信息系統在分析信息、歸類信息的優勢,僅僅只是整理信息、管理信息,沒有實現互聯網模式的跨越,企業財務系統大多通過計算機對會計科目進行核算,而財務數據的分析依然通過手工,從而耗費了企業大量的財務人力資本。其次,財務信息網絡結構基本上只在企業財務部門內部使用,沒有實現和業務部門的溝通交流。最后,財務數據的反饋一般是在企業部門會議、報告或相關文檔上呈現,反饋的形式是通過紙質,并沒有一個科學的線上財務數據反饋機制,這主要是企業管理層級之間信息系統權限不明確導致的,從而使企業動態渠道信息反饋機制不完善。
首先,大部分企業財務管理信息系統在運營過程中是需要聯網,同時企業在信息系統的身份認證上并沒有作過多設置,從而使企業財務信息安全系數較低。一些企業管理者對財務信息安全重視不足,使競爭對手有機可乘。通過非法競爭手段,如誘導企業基層員工竊取財務機密,又如通過信息技術攻破企業數據庫,甚至篡改、銷毀企業財務數據,從而給企業帶來毀滅性打擊,關系著企業生死存亡。目前,市場上財務管理信息軟件大多依賴于微軟操作系統,而一旦微軟操作系統更新換代,企業財務信息系統也要進行更新,而在這個過程,會對企業財務工作造成影響,也可能提高企業財務管理風險。
建立健全企業財務數據服務中心,企業首先要把內部所有管理信息系統端口打開,由數據服務中心對這些系統數據信息進行整合管理,把合同、物料、內控、審計、生產、業務等等諸多板塊結合起來,實現企業信息數據的互通。同時,也有利于財務部門對企業資金及資源有一個準確的把握,從而在協調資金、控制風險、分析企業財務數據上有堅實的數據支撐。其次,如今企業業務在發展過程中,將會越來越離不開財務信息的支持,因此,企業應加強財務數據與業務數據之間的融合,打通雙方端口,根據各部門管理人員權限來查詢系統相關信息,在保障企業財務信息安全的前提下,促進企業發展,為業財融合奠定基礎,從而使企業逐步實現信息一體化。
在大數據時代下,對企業處理數據的效率要求更為嚴格,企業必須優化財務管理流程,擺脫傳統模式帶來的影響,進而提高財務管理效率。首先,企業在使用ERP系統時,應先對業務流程進行優化,并提高業務人員系統操作能力,讓業務員按照既定的模板在系統上上傳相關信息,系統會自動對相關信息進行審核,從而降低企業業務流程,精簡人力資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其次,改變目前數據儲存方式,大部分企業在存儲數據時是通過文字、圖像進行儲存的,這種儲存方式存在信息丟失的弊端。企業總部應在統一的數據庫管理平臺上,對財務信息進行儲存,尤其是一些重要文件,上傳云端,實現實時更新,在需要的時候能迅速提取出來,從而加強企業內部控制,也能提高財務管理效率。最后,拓展反饋渠道,提高反饋質量。企業可以開放部分數據標準化端口,能更有效的搜集外部信息,通過信息對比,發現企業財務管理現有不足及風險,從而提高企業財務管理質量。
對于企業而言,大數據技術是一把雙刃劍,有利有弊,重要的是看企業如何掌握它。所謂大數據技術,其本身便是對大量的數據進行集中處理、分析,突破數據本身,而挖掘數據背后的真實。因此,企業首先要對硬件和軟件設施進行投入并完善,為企業大數據財務管理工作的開展奠定基礎。其次,企業要加強財務內部控制管理,保障財務信息數據安全。建立完善的風險防范機制保障財務數據。如采取數據字段加密技術,利用數據進出端口來設置認證識別,要請明確系統管理權責,一旦發生問題,要有負責人承擔。最后,建立一套科學的風險預警機制,企業數據的保持不僅僅在主機上,還應在云端上進行備份,并在大設備儲存載體定期儲存,從而防止數據丟失風險發生,提高企業財務數據安全。
總之,隨著我國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展,大數據對企業財務管理也越來越深,因此,企業想要繼續保持良好的市場競爭力,提高市場競爭力,便必須加強財務信息化建設,提高財務管理質量和效率,降低財務風險。同時,企業內部要培養財務信息化人才,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的信息化操作水平,利用信息化技術來改變傳統財務模式。總之,在新的財務模式下,企業要積極對財務管理信息化平臺的建設,對企業內部財務管理理念、管理制度、人員培訓等多個方面進行強化,從而為企業發展提供堅實保障,為企業決策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