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海富 史耀軍
關鍵詞:用戶體驗 需求分析 產品原型 功能設計 產品設計
引言
隨著近些年短視頻和Vlog(視頻博客)行業的風生水起,對于手持云臺產品的市場需求也越來越高漲,但對于手持云臺配套APP的一些功能使用需求、操作邏輯等方面的問題阻礙了相當一部分用戶使用配套硬件產品意愿[1] 。同時不完善的模塊功能設計也降低了APP產品的使用友好度,進而影響APP的下載量和公司的用戶留存率,也會極大地影響到產品的運營和公司的盈利。因此對于手持云臺配套APP的優化設計問題亟待解決。針對以上現有產品的問題以及用戶的核心期望需求,本文基于用戶體驗理論對手持云臺配套APP進行優化設計,能夠滿足用戶對于配套APP的核心期望需求,并且優化產品功能使用流程來提升配套APP的產品使用友好度。
一、用戶體驗理論基礎
用戶體驗(UE,User Experience)強調設計的中心是用戶,通過對用戶的需求進行收集歸納整理和挖掘,能夠更好地理解產品的使用者對于產品的期待點和厭惡點,也就是能更好地使得產品滿足用戶。這正是UCD的核心思維:產品思維[2-4] 。
對于軟件產品和信息類產品,用戶體驗理論的產品思維分為五個層面的理解,從抽象到具體分為:戰略層、范圍層、結構層、框架層、表現層。其中戰略層是在宏觀層面上明確產品的目標和收集理解挖掘用戶需求,即產品設計定義成什么樣的一款產品,針對什么樣的頭部用戶,并且解決什么樣的用戶核心需求。范圍層是在戰略層的頭部用戶的核心需求的基礎之上來確定產品需求,在軟件層面上就是要分析并確定具體的產品功能。結構層的任務就是針對頭部用戶設計一個結構化的體驗,也就是將產品需求轉化成系統和用戶之間的交互,即完成產品功能的交互設計。框架層就是在功能交互設計完成的基礎之上,確定產品的界面原型、導航設計,對于軟件產品而言就是選擇界面中的元素并幫助用戶完成功能操作。表現層的理解就是最終產品展現給用戶完整性的最終形態,都需要提煉產品的原型框架使內容、功能和美學都匯集在一處。
基于用戶體驗的手持云臺配套APP設計,在優化功能設計,完善操作邏輯的過程中應當以產品思維的五個層面的理解作為基本框架,收集整理用戶需求,完善功能需求設計,使頭部用戶在使用產品過程中有一個良好的用戶體驗。
二、手持云臺配套APP的用戶體驗研究
根據產品思維五層理解中戰略層的定義,在進行APP設計研究時第一步就要明確產品的目標。就是要明確做什么APP,為誰做APP,同時要收集歸納理解挖掘用戶的需求,就是通過對用戶淺層需求的理解和思維發散來挖掘用戶角色背后的深層需求。因此首先要用戶對于手持云臺配套APP的需求收集起來,進而對這些用戶需求進行分析,并得到與這些用戶需求相關的產品功能需求,最后設計更好的交互過程,解決用戶在使用配套APP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手持云臺配套APP的現狀和競品分析
通過對應用市場中的手持云臺APP進行調查得知,云臺配套APP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大疆MimoAPP和小米的手機云臺APP,不用的云臺配套APP在優缺點層面上的對比如表1所示:
通過調查發現,大疆MimoAPP的用戶認知程度高,APP中功能強大,但藍牙多設備切換連接出錯的問題仍然是一個影響用戶使用體驗的因素,米家手持手機云臺的風格簡約時尚,功能集中精準,但同時又有界面功能單一,拍攝上傳操作麻煩的問題。大疆的Mimo軟件和米家手持手機云臺軟件都不具備視頻社交功能。
大疆Mimo和米家手持手機云臺兩款云臺配套APP在產品定位層面上的分析如表2所示:
通過分析發現,DJI Mimo APP和手持手機云臺APP在產品定位上都是以自家的硬件產品設備(手持云臺)為基本出發點,將使用自家手持云臺拍攝內容的用戶群體作為產品的重要價值用戶。DJIMimo APP通過定義畫面實時預覽、支持4K錄制,通過藍牙或 Wi-Fi 遠程控制云臺的核心功能設計來滿足用戶需求。手持手機云臺APP則通過智能跟隨、多種拍攝模式可切換的核心功能設計來滿足用戶需求。
競品分析的結果按照SWOT理論模型梳理之后能夠更加清晰地體現出產品對于已有優缺點的理解,同時也能更加清晰地認知出產品對于用戶需求的滿足情況[7] 。通過分析發現,DJI Mimo APP用戶認知程度高、APP聚合性強、功能強大。用戶認知程度高是因為大疆產品的用戶基數相比于其他產品要大,又因為大疆的其他云臺類產品在消費市場的廣泛認知,使得DJI Mimo APP的聚合性強,功能強大,能夠適配不同型號的大疆云臺類產品;正因如此功能強大的同時也造成了APP體積龐大冗余,現在Mimo APP就已經達到了418.89M(ios),極大浪費了用戶的手機空間,產品內卷曲越來越嚴重,用戶使用產品時不能有一個清晰的目的;產品本身有著多年積攢下的口碑,只要及時作出改變,用戶會對產品慢慢有著良性的認識的;Mimo APP在視頻社交層面與用戶需求的交互理解比較少,如果現在有一款產品能解決這樣的問題并且內容更加豐富有質量將會直接與Mimo APP正面對決。
(二)用戶需求分析
通過對于手持云臺配套APP的現狀市場以及競品分析,能夠了解到現在手持云臺配套APP所存在的缺點和要去解決的產品需求。由用戶體驗設計理論模型分析可知,戰略層的核心任務還有收集處理相關的用戶需求,通過分析收集的用戶需求進一步為后續的產品設計提供幫助支持。本次配套APP產品設計主要采用用戶問卷調查的方式來收集用戶需求,于2020年的7月在手持云臺的論壇貼吧發放了網絡調查問卷,回收到276份有效用戶問卷。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主要了解用戶對現有的手持云臺配套APP的滿意程度和對配套APP的需求主要分布在哪些層面[5-6] 。用戶年齡和APP認知相關分析如圖1所示:
紅色代表男性,藍色代表女性。ABCD對應調查問卷中的年齡段,A“小于15歲”、B“15—35歲”、“C35—45歲”、D“45歲以上”。
圖1所示中在受訪的用戶中男性占比75.21%。彩色圖例是比較熟悉程度以上的比例,灰色圖例是不熟悉的比例。從圖中可以看出,男性受訪用戶中,男性B類人群對手持云臺類產品的熟悉程度最好達到了56.27%,不熟悉度在各年齡階段中是最低為7.68%。男性A類和C類人群對于手持云臺類產品的熟悉比例和不熟悉比例幾乎相同。而男性D類人群中,不熟悉的比例是熟悉的比例的4倍多。
圖1所示中在受訪的用戶中女性占比24.79%。女性B類人群對手持云臺類產品的熟悉程度最好達到了76.22%,不熟悉度在各年齡階段中是最低為10.35%。女性C類人群和男性C類人群類似,該類人群對于手持云臺類的產品熟悉度和不熟悉度幾乎持平。女性A類人群中不熟悉的比例約為熟悉比例的2倍。女性D類人群中,不熟悉的比例幾乎是熟悉比例的10倍。
進一步分析,15-35歲人群中,15-25歲大多是學生,他們有著敏銳的時尚潮流感知,因為這類人群的消費能力有一定的約束,因此這一因素側面反映了大眾所了解熟悉的手持云臺類產品的價格是在可接受的范圍內。
在B類人群中女性用戶相比于男性用戶會更加熟悉手持云臺類的產品,因此B類人群是手持云臺類產品的一般目標用戶人群。隨著近些年短視頻行業和Vlog(Video-Blog)行業的風生水起,手持云臺類的產品開始慢慢被大眾所熟知。從國家數據統計中心網站的統計數據可知,截止2019年主播類職業中,女性所占比例為68.21%。因此B類人群中的女性用戶應該是手持云臺類產品在ABCD類用戶人群中進一步細化得到的精準目標用戶人群。
在得到精準目標用戶人群之后,尋找2名B類女性用戶作為用戶訪談的志愿對象,對志愿者進行用戶訪談,整理收集用戶的問題和反饋,形成產品的用戶角色模型,便于后續的設計開發過程中更好地傳達精準目標用戶人群的需求。用戶角色模型如表3所示:
通過對訪談者的記錄發現,現有的手持云臺配套APP只能滿足基本的拍攝需求。沒有什么吸引用戶長期使用配套APP的特色功能。通過交談訪談者得知要設計一款擁有快速拍攝模板、能進行視頻社交的手持云臺配套APP時,她們表示很感興趣。
最后結合訪談的用戶角色和問卷調查回收的有效用戶數據,歸納整理出用戶對手持云臺配套APP的需求結果如表4所示:
精準目標用戶對于手持云臺配套APP的需求主要體現在對于APP的主體配色、UI設計風格、功能、交互方式、可用性等層面上,精準目標用戶希望能設計出一款主體顏色年輕淡雅化,UI設計風格為扁平化設計風格,具有方便操作的一鍵拍攝上傳功能、快速模板拍攝功能、視頻社交功能,交互方式簡單、操作邏輯清晰、用戶學習成本低,滿足交互設計十大可用性設計原則的APP。通過對用戶數據的深層次整理、理解、挖掘和總結,以此確定了APP設計的用戶需求。并且為后續的手持云臺配套APP的設計實踐提供關鍵點,因此后續設計將圍繞精準目標用戶的需求進行配套APP的設計實踐[8-9] 。
三、手持云臺配套APP的設計實踐
(一)功能設計
通過對用戶的需求進行深度理解和分析,APP需要設計相應的功能去滿足用戶的需求。功能需求設計要明確功能存在和使用的條件,完成和未完成狀態的反饋,操作成功和未成功的狀態。界面流程的原型設計包含信息交互設計和界面草圖,信息交互設計決定了軟件的操作形式和方式,主要解決交互流程以及信息的架構設計,包含菜單設計、硬件界面的定義以及交互設計文檔等。在具體的開發設計工作中,要完成一鍵拍攝上傳視頻功能、快速模板拍攝功能、視頻社交功能模塊及以下節點所有的信息架構和交互流程設計。
1.一鍵拍攝上傳視頻功能:一鍵拍攝上傳視頻功能的入口在APP的首頁,具體的位置在原型設計中詳細展示。功能的定義是用戶使用一鍵拍攝上傳視頻功能快捷簡單地進入拍攝功能模塊,當用戶完成視頻拍攝操作時并快捷上傳視頻分享平臺。用戶使用一鍵拍攝并上傳功能的操作流程如圖2所示:
2.快速模板拍攝功能:功能的入口在APP首頁點擊拍攝按鈕之后的頁面中,具體的位置入口在原型設計中展示。功能的定義是用戶使用拍攝模板功能,系統就會提示用戶采用系統預設的Vlog模板來拍攝視頻,不需要導出視頻進行視頻剪輯操作就能滿足基本的用戶分享的需求。用戶使用快速模板拍攝功能的操作流程如圖3所示:
(二)交互設計
十大可用性設計原則分別為:狀態可見原則、環境貼切原則、用戶可控原則、一致性原則、防錯原則、易取原則、靈活高效原則、優美簡約原則、容錯原則和幫助文檔。
十大可用性設計原則基本形成APP設計中用戶體驗設計基本準則之一。狀態可見原則、防錯原則、用戶可控原則、容錯原則等目前大量被采用于UI設計、人機交互設計領域當中。例如APP的缺省頁等。
交互設計的閉環體驗體現在產品的每個功能的細節上,產品可以看作是一整套交互的集合。一般只涉及一種使用場景的交互,只體現為一種功能,且只完成一件事。比如:修改設置、上傳文件、設定鬧鐘、更改密碼、打開家用電器、登錄、設置狀態消息、收藏等。
交互設計的閉環體驗主要由4方面構成:觸發控件:交互閉環的起始點;設計規則:交互閉環所遵循的交互方式;信息反饋:用戶與產品的互動過程;關閉(循環)模式:交互閉環過程的結束(循環)模式。
1.一鍵拍攝上傳視頻功能的交互設計:一鍵拍攝上傳視頻功能的交互觸發是用戶點擊APP首頁內的快捷拍攝按鈕,設計規則是用戶按照圖4所示功能操作邏輯與APP產生并完成交互。信息反饋有用戶根據提醒選擇是否進行拍攝,是否將拍攝完的時候分享到平臺。閉環模式:
通過對兩個功能進行產品閉環分析,用戶有兩個產品閉環。一鍵拍攝上傳視頻功能閉環如圖4所示中紅色閉環。閉環起始于用戶進入功能,交互規則基于一鍵拍攝上傳功能流程,當用戶退出一鍵拍攝上傳功能并在下次進入功能時進入第二次產品閉環。整體功能的產品閉環通過吸引用戶下次再開啟功能來進行產品閉環。
2.快速模板拍攝功能的交互設計:快速模板拍攝功能的產品閉環如圖4所示中綠色閉環。起始于用戶調用系統攝像頭進行視頻拍攝,交互規則為系統拍攝功能的交互規則,當用戶不滿意內容生產的結果而進行重拍時進行第二次產品閉環。拍攝流程的產品閉環通過讓用戶生產自己滿意的內容來保證閉環的循環性。
(三)產品原型設計
原型法是在系統開發中,快速實現一個原型,讓用戶和開發者在試用原型過程中加強通信與反饋,通過反復評價和改進原型,增進了解,彌補遺漏,知道基本滿足用戶的要求再進而實現系統,最終提高了軟件質量。
通過上文對用戶需求的分析,得出了針對解決用戶需求的核心功能需求。通過對一鍵拍攝上傳功能和快速模板拍攝功能的分析來設計具體的產品原型。
1. 一鍵拍攝上傳視頻功能原型設計:用戶在使用一鍵拍攝上傳視頻功能的APP界面如圖5所示,用戶在進入APP之后,點擊TabBar導航欄的第二個功能按鈕,即可進入一鍵拍攝上傳功能,APP通過獲取系統藍牙權限來連接手持云臺硬件設備,拍攝功能調用原生相機模塊,拍攝完成之后alart提醒彈窗同用戶進行交互,完成用戶指定拍攝完成之后的操作。在分享完成界面用戶可以直接快捷點擊視頻瀏覽功能跳轉。
2.快速模板拍攝功能原型設計:用戶在使用快速模板拍攝功能的APP界面如圖6所示,用戶在進入APP的拍攝功能頁面之后,點擊標題欄右邊第一功能按鈕,即可進入快速模板拍攝功能,用戶選擇系統提供的模板進行拍攝,模板拍攝分成分段拍攝,拍攝完成的分段模板的拍攝愛牛就會顯示“已拍攝”再次點擊時可以對已保存視頻內容進行修改,直到用戶滿意進行下一功能操作,拍攝完成之后同用戶的交互和界面功能操作同不使用模板進行拍攝視頻完成之后的操作相同。
通過將滿足用戶需求的功能原型進一步完善細化得到高保真原型,即操作者可以在手機上真機使用功能。將高保真原型提交到開發工程師,在APP開發過程之始終跟進開發,解答程序員的困惑,詳細解釋核心功能的操作邏輯。同時將撰寫完成的產品需求文檔同時提交給開發人員,讓開發者在開發過程中能清楚理解和完成產品經理所設計的核心功能。
通過對核心功能的設計實踐,形成了滿足用戶需求的產品開發依據,完成了對用戶需求的總結歸納和挖掘。后續的用戶使用反饋能夠作為產品二次迭代的重要數據指標。
四、手持云臺配套APP的設計評價
為了驗證基于用戶體驗的手持云臺配套APP設計的合理性,核心功能對產品需求滿足的細粒程度,在校園內選擇了100位對手持云臺APP有了解且感興趣的女同學作為志愿者,將敏捷開發出的灰度測試Beta版本的手持云臺配套APP安裝在志愿者的手機上,給定一周的體驗使用時間,在完成體驗后填寫反饋問卷來提交對APP的使用感受。將收集用戶反饋數據進行分析,最終得到設計評價結果如表5所示:
對APP產品的交互方式、功能操作和界面層面對用戶的調查反饋進行深度解析。在回收的受訪用戶數據中,對交互方式和界面UI的滿意人數占到了總人數的87%和94%,覺得交互方式、功能操作和界面UI效果一般的比例也分別達到了12%、9% 和6% 。但仍有1%的受訪者對功能操作存在不滿意的地方。通過分析反饋數據可以看出,用戶對于手持云臺配套APP的使用滿意主要來自于對于APP內的界面層面的感受。APP交互層面的“覺得一般”的比例是最高的,可以看出交互層面的設計是容易給用戶帶來“無感”的感受,因此APP的交互設計要更加貼近用戶的使用習慣,降低用戶對APP使用的學習成本。1%的受訪用戶對功能的設計不滿意可以看出,功能的設計直接影響到用戶是否能APP完成自己的核心需求,因此需要在產品生命周期中不停地按照目標用戶的動態需求進行相應的功能迭代優化設計。
結語
基于用戶體驗的手持云臺配套APP的產品體驗設計以用戶為中心,從實際用戶的需求出發,收集整理歸納挖掘用戶核心需求,結合用戶體驗設計理論和產品閉環模型對用戶需求進行躍遷升級成產品需求,對產品需求進行功能邏輯、交互方式和界面原型方面的深度思考和挖掘,形成APP的兩個核心功能:一鍵拍攝上傳功能和快速模板拍攝功能,以此來滿足目標用戶在手持云臺配套APP在功能、交互和界面角度上的核心需求。基于用戶體驗的手持云臺配套APP的設計將給目標用戶群體帶來在手持云臺拍攝上的便捷和更好的體驗,將會讓手持云臺進行視頻拍攝的場景更具用戶體驗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