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玥婷 吳紅
舞臺劇表演是一種現代藝術,中央戲劇學院、北京電影學院等藝術高校都不斷培養藝術人才進行舞臺劇表演,呈現不同的角色,供觀眾欣賞,增加他們的生活樂趣。其間,有很多作品取材于經典文學著作,里面自然會有很多典型的代表人物。
舞臺劇表演的中心是演員,但是導演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視。除了演員的演技配合,也需要導演在面部表情、行為動作等細節上進行糾正和指導。既然選擇把一個劇本拍攝出來,就需要塑造鮮活的人物形象,給觀眾眼前一亮的感覺,營造生動、鮮活的體驗。觀眾有著良好的欣賞感受,就是對舞臺劇表演和導演、演員的一種肯定。
一、人物性格特征的作用
(一)推動情節的發展
在很多的小說情節中,主要人物也好,次要人物也好,都是可以推動情節發展的。以次要人物為例,在一些舞臺劇表演中,很多人的一些感受、評論往往都是根據次要人物獲得的,次要人物的眼神、言語都可以將故事的一些情節自然地串在一起,推動情節的發展。比如,有的小說以第一人稱“我”來敘述故事,去描述另一個主要人物,其間,“我”就發揮了一個推動情節發展的作用。還有一些舞臺劇表演,有“不露臉”人物,有人在鬧事,就會有聲音“警察來了”,喊話的人不一定會露臉,但是起到了推動作用。
(二)側面烘托情節、人物
一些故事情節往往通過其他人的性格形象去體現,其間不是直觀體現一個人物的特性,而是通過某一種人物行為烘托情節,或通過一個人的性格特征和行為去體現另一個人。就拿話劇《灑滿月光的荒原》中的李天甜來說,她是一個勇敢且充滿浪漫的女孩子,她的性格在故事中是一個閃光點,但是她最后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因為她對蘇佳琪的愛引來各種屈辱,這側面烘托除了蘇佳琪的懦弱無能。
(三)豐富情節內容
一個人物的性格特征可以對舞臺劇表演的主題起到升華作用,人物的塑造就是為了體現作品的主題思想,表面上可能不起波瀾,但是可以增加舞臺劇表演的藝術感染力。很多國外文學作品同樣通過對人物性格的塑造來完善情節,《我的叔叔于勒》就是一部經典的小說作品,講述的是一家人懷著對叔叔于勒的希望(渴盼有錢的于勒歸來)去生活的故事,后來,人們將其改編為話劇。如果單單只有故事里的“我”和叔叔于勒,那么這是遠遠不夠的,出鏡不多的姐姐和姐夫的性格塑造很明顯,就是貪財,小說沒有用過多的筆墨去描述這些人的性格特征,但是言語都體現出來,使得在輪船上的情節豐富起來,也可以突顯作品主題,揭露當時人們的勢利。
(四)反映現實
很多舞臺劇表演會表現出一種對現實的諷刺,眾所周知,魯迅就是寫這種文學作品的典型作家之一,他的很多作品被改編成話劇、電影等。曹禺的《雷雨》就是一部反映當時一個封建色彩濃厚的資產階級家庭悲劇的話劇作品,里面的人物性格無一不反映了那個時代人的無奈、偽裝、專橫,這是一個大悲劇,反映了不平等社會的現實。里面有偽善的一家之主周樸園、被家庭逼瘋的繁漪、被欺凌又沒有靠山的勞苦婦女魯侍萍……這部話劇中,任何一個人物拿出來都是鮮活的,有自己的性格特征,都無一不透著那個時代的黑暗和罪惡。
二、如何突出人物性格特征
(一)選擇適合性格的造型
很多舞臺劇作品中,一個人物會有不同的造型。這些造型不僅用來襯托演員的美,更多地用來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很多人可以根據人物的造型穿著和妝容打扮,一眼就看出這個人物的好壞設定,視覺效果也是很重要的。比如,《灑滿月光的荒原》里的人物充滿舊時代的氣息,壓抑的發型和濃厚的眼妝可以使得演員的眼神表現得更加犀利。李天甜愛戀著蘇家琪,她是個苦難也不能磨滅心中詩情的女孩子,即使在批斗聲中仍然能幻化出與愛人詩意的交流,她不堪忍受屈辱,曾經勇敢地選擇結束生命,但是在重燃生活的勇氣之時,在那個被月光灑滿荒原的夜晚,她高傲的靈魂指引她,隨著信仰,一同沉沒在落馬湖底。
(二)必要場合配上適合的音樂
背景音樂穿梭在各個舞臺劇表演中,總是會很合時宜地響起,營造一個特有的氛圍,這除了對情節的烘托起到一定作用,也可以襯托人物性格特征,在聽覺上為觀眾帶來感染力。
在人物因為某種原因,臨近死亡的時候,背景音樂往往都是悲涼的,表現出了人物的絕望無奈。《灑滿月光的荒原》里,李天甜的名字透著美好,結局很無奈,在她沉沒在湖底的時候,周圍伙伴的呼喊都襯托著她的心情和她最后的懦弱。
(三)巧妙刻畫細節動作和行為
人的行為由大腦去控制,心理學上可以根據人的行為動作,判斷其心理狀態。在舞臺劇表演中,鏡頭會給某些動作行為一些特寫,拳手慢慢握緊、眼神閃躲等都是一些細節上的處理,可以間接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人們常常會認為,喜歡握拳、皺眉的都是脾氣不好的人,也會是比較隱忍的人,眼神閃躲的動作可以反映出一個人說謊或者很懦弱無能的性格,這個動作看似簡單易懂,人們通過細品卻可以了解人物性格特征、知道情節走向。
三、演員如何有效地塑造人物性格特征
(一)走進現實進行了解
人物性格的塑造不僅僅需要作家、編劇的努力,演員也起決定性作用。現在是一個“流量明星”橫行的時代,實力派的演員越發不顯眼,但是這并不阻礙他們對人物塑造的追求。演員會在塑造人物之前走進現實生活去了解人物的內心,如果表演一個車夫,就會去學習拉車,如果表演一個琵琶手,就會去學習專業的指法……想要把握好一個角色的內心想法,了解很重要。
(二)請專業教師指導
每一個演員不一定都是天生的演員,也需要后期的指導。電影學院、戲劇學院的教師有豐富的經驗,可以把握好一個人物的性格塑造,經歷了一代又一代的教學事業。演員可以在塑造人物角色之前,去拜訪專業教師,征求一些專業上的指導建議,使角色性格塑造得更加豐滿。劉天池就是一位中央戲劇學院戲劇戲曲學博士,她不僅飾演了影片《活著》里的啞女鳳霞這一經典人物,還為很多年輕演員提供了一些指導建議和實戰經驗。
(三)走進人物內心
曾經有一個辯題就是“入戲太深是演員之喜還是演員之悲”,每一個成功的演員都有自己表演出來的經典人物,但是成功的背后也有很多付出的努力。身為一個演員,要有很強的代入感,當你表演人物A時,你就不再是你自己,你就是人物A,你和A經歷一樣,什么都一樣,這樣才可以更好地表演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在1995年版的《神雕俠侶》中,李若彤就因為飾演小龍女入戲太深,得了輕微的抑郁癥。但是,想要塑造好人物性格特征,除了走進現實體驗了解、請專業教師進行指導,也要真正走進人物的內心,了解人物的內心百態。
四、結語
身為一個舞臺劇演員,要全身心地投入表演中,塑造一個鮮活生動的形象去體現舞臺劇表演的藝術價值。一旦一個演員塑造了幾個代表性的人物形象,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表現出這個演員的實力,角色塑造也是一個演員必須具備的一項能力,他所投入的表演給了一個角色很好的塑造,就會使得整個舞臺劇表演的效果上升。
(西安外事學院)
作者簡介:李玥婷(1999-),女,陜西渭南人,本科,研究方向:藝術類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