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光升 路迎
奧斯卡作為世界電影屆的權威獎項,具有較強的國際影響力,奧斯卡影片中的中國元素向世界傳播著中國的風貌。本文通過梳理部分奧斯卡知名影片中的中國元素,分析中國元素在奧斯卡電影中的呈現情況及變化軌跡,探尋影片中中國國際形象的變化,尋找奧斯卡獲獎影片中濃濃的“中國式元素和精神”。
一、奧斯卡電影中的中國經濟元素
雖然近幾年中國電影和奧斯卡都擦肩而過,但是中國資本早已經蟄伏其中。實際上,中國資本在奧斯卡迎來高光時刻并非偶然。中國資本力量正在以另一種方式拿到奧斯卡的入場券——參與電影的上游出品環節。2011年,科幻大片《云圖》就有新原野娛樂傳媒公司的投資,2012年,《敢死隊2》也有中國樂視影業的800萬美元投資;2013年,華誼兄弟投資和參與了電影《狂怒》的拍攝和制作;2015年,中國阿里影業也參與了《碟中諜5》的投資。2016年,第88屆奧斯卡獲獎影片《荒野獵人》也有中國資本的注入,與此情況相同的還有第89屆奧斯卡獲獎影片《愛樂之城》《血戰鋼鋸嶺》,越來越多奧斯卡獲獎熱門影片背后都能看到中國出品方、發行方的身影。近年來,以阿里影業為首的中國文娛影視產業巨頭紛紛出海拓展業務,布局海外市場,使得中國資本在海外電影中的存在感越來越強。從資本注入到電影聯合出品,國內的電影公司越來越多地在國際影視圈掌握屬于自己的話語權。很多中國學者對奧斯卡影片的相關研究探討了奧斯卡對中國影視事業的意義和對中國影視發展的啟迪。
二、奧斯卡電影中的中國文化元素
(一)文化元素之宋徽宗畫作
第89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一部7分47秒的動畫短片《美麗的森林》的出現令中國觀眾耳目一新,這個短片以中國傳統工筆畫把宋徽宗筆下的小鳥、錦雞活靈活現地展現出來,是中國動畫歷史上距離奧斯卡最近的一次。
(二)文化元素之中國水墨
2006年,一部叫《山水情》(1988年創作)的水墨動畫片在法國昂西動畫節被評選為世界上100部最偉大的動畫短片,一時轟動奧斯卡,這部中國水墨動畫的巔峰之作堪稱時代之最和國產動畫絕唱。這部傳奇之作也曾深深吸引日本動漫大師宮崎駿的目光,他對此作品大加贊賞,而這部動漫的制作者上海美術電影制作廠也成了年輕時的宮崎駿心目中的圣地。
(三)文化元素之中國歷史
由意大利著名導演貝納爾多·貝托魯奇執導的《末代皇帝》獲得了大大小小近50個獎項,僅奧斯卡金像獎就有9項,如1988年第6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等。這部站在西方視覺拍攝的全實景的故宮電影全景展現的中國元素深深折服西方,以電影的名義詮釋中國古老而神秘的文化,確實是一部彰顯文化自信的大作。
(四)文化元素之中國功夫——《臥虎藏龍》《功夫熊貓》《殺手沒有假期》
1.《臥虎藏龍》
影片《臥虎藏龍》展現了中國武俠之美,尤其是周潤發飾演的李慕白和章子怡飾演的玉嬌龍叢林對打場面,輕功飄逸,劍法優雅遒勁,其堪稱中國武俠電影里程碑之作。這部李安導演的片子拿下中國人第一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項。
2.《功夫熊貓》
對武術精神的探索成為《功夫熊貓》的主線。據說,影片的幾位編劇都是中國功夫迷。他們讓這只圓滾滾的熊貓在舉手投足、一招一式間還真有些港產電影中武林大俠的風采,再加上好萊塢式的特效加工,更是讓它熠熠生輝。還有五只動物對中國拳術的象征、烏龜大師隨桃花化羽的過程、最后對武術精髓和意義的理解,無不體現好萊塢編劇非凡的創作功力及對中國功夫和文化的詮釋。
3.《殺手沒有假期》
兩個殺手被老板由倫敦派往比利時名城布魯日,在那里展開一段短期“休假”,以期待下一個任務的到來。殺手雷(Ray)顯得有些倉皇、憂郁,因為他在不久前刺殺一個牧師時無意間打死了一個兒童。殺手肯(Ken)終于接到了老板的任務,可內容就是除掉這個違反了殺手行規的雷。作為搭檔,肯接到指令后也顯得有些不安,手足無措。于是,就在一個猶豫的殺手、一個失意的殺手以及他們那個原則性很強的老板之間展開了一段奇妙的故事,本片的中國元素出現在兩個殺手的一段對話中。
肯:我沒殺多少人,而且當中大多不是好人。除了那個人。
雷:誰?
肯:丹尼阿里班德的兄弟。他竭力保護自己的兄弟,就像你我那樣。他只是個來幫忙的糖果販子。他用瓶子砸我,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做?我射殺了他。
雷:依我之見,有人要拿瓶子砸你,那就是致命武器,他就要承擔后果。一個瓶子足以殺死你,不是你死就是他亡。如果他赤手空拳,情況就不一樣了。
肯:嚴格意義講,赤手空拳也能殺人。手也可以是致命武器。我是說假如他會空手道。
雷:你說他只是個賣糖果的。賣糖果的怎么會懂空手道?
肯:我只是假設。
雷:他有多大?
肯:大概50左右。
雷:一個50歲的賣糖果的怎么可能懂空手道?他是誰?中國的糖果販子嘛?天呢!
肯:我該說什么……我殺了個小孩兒,而你卻跟我提什么該死的賣糖果的!
三、奧斯卡電影中的中國政治元素——《對話尼克松》
影片《對話尼克松》取材于真實歷史事件。1977年的夏天,大衛·福斯特采訪美國前總統尼克松的電視節目成為所有人關注的焦點。這也成為美國新聞史上最經典的一次訪談。
電影中,無論是福斯特組織智囊團,商量如何進行采訪及采訪內容時,還是尼克松及手下準備如何應對這次訪談時,都曾多次提到“毛澤東”“中美關系”等話題。尼克松在任期間曾訪華,對中美關系起到了一定積極作用。據說,尼克松在中國出席宴會時能夠熟練地使用筷子。其實,在許多國外政治題材電影或是電影中有政府形象內容時,經常有關于中國政治的話題出現,如《變形金剛電影版》。
四、奧斯卡電影中的中國科技元素——《摔角王》
電影《摔角王》的中國元素同樣來自一段對話,對話角色為藥販子與大錘(Ram)。
藥販子:雄性激素250美元。腎上腺皮質激素75美元。兩瓶反式脂肪酸,每瓶25美元,一共50。胰島素100美元,這有4盒3件套胰島素……外加25美元。一瓶斯坦唑100美元,同那些合計算你200美元。全部加起來算995美元。如果你有400美元,那先給我400,其他的你先拿著。
大錘:你有注射器嗎?
藥販子:我這里有些中國貨。
大錘:我才不要什么中國貨。
藥販子:我可憐的大錘。給你這個行嗎?(掏出另一盒注射器)
大錘:可以……我要變得更魁梧、更壯實些。噢!看來國貨又令人擔心了。
大錘熱愛他的職業,特別是當親情、愛情和他往日的激情都一個個離他而去的時候。他需要他的職業,即使他已經不像以前那樣紅火和受人關注了。但他需要,那似乎已是他找回信心的唯一方式,是他存在的唯一動力。面對著摔角迷的歡呼與吶喊,即使豁掉他那條老命也在所不惜。所以,也許是本著對自己、對自己的職業負責的原則,他拒絕了“中國制造”。
五、結語
以上分析的電影也不全是獲得奧斯卡獎項,也有的是奧斯卡提名。但總的來說,中國人還是為奧斯卡貢獻了很多力量的。在一定程度上,人們可以取長補短,見賢思齊,這樣有助于提升我國觀眾的審美眼光和電影制作人的視野高度。希望中國電影能再接再厲,以后能在那些國際電影節上多看到中國電影的風采,展現更多的中國元素!讓中國電影搭上電影發展的國際列車,充分挖掘中國特色文化素材,電影中再現的中國符號取材于真實的中國社會,而且充分體現了其創作者的意識形態,最終呈現給觀眾的是一個部分真實的主觀世界。所以,要講好中國故事,以藝術的方式將中華文化的魅力傳播給大眾,繼續讓中國元素在國際文化舞臺上綻放異彩。
(山東現代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