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瑤
小泉八云原名拉夫卡迪奧·赫恩(Lafcadio Hearn),是一名被稱為“日本解釋的第一人”的西方作家,來日后,以小泉八云為名進行文學創作與日本研究。他的名作《怪談》受到日本民眾的喜愛,也被稱作“日本怪談的鼻祖”。
一、小泉八云的再話文學
小泉八云的作品主要涉及日本文化、文學、民俗、宗教、歷史、教育、風土考等方面,其中收錄了不少小泉八云的再話作品。日本學者平川祐弘認為,小泉八云作品的最大價值在于他的再話文學,這是因為在其再話文學中,小泉八云并非簡單翻譯東方民話故事,而是在改寫過程中加入了自己對日本、東方、文學的思考,因此他的再話作品對發掘其文學價值有著極大的幫助。比起歐美讀者,日本民眾更加熱衷閱讀小泉八云的作品,并給予小泉八云“日本安徒生”的稱號。小泉八云的再話作品與安徒生童話故事在題材、原創等方面都不同,但《鳥取的棉被》這一篇再話作品與安徒生《賣火柴的小女孩》有著極大的相似之處。
不管是在西方還是在日本,小泉八云的作品都能夠與安徒生相提并論,盡管小泉八云最有文學價值的作品并非童話,而是民間故事的再話創作。那么,為何《鳥取的棉被》與《賣火柴的小女孩》能給予讀者相似的讀后感?
二、《鳥取的棉被》與《賣火柴的小女孩》
《鳥取的棉被》主要講述了兩兄弟父母病逝,因家境貧寒被房東趕出門,只有一條棉被抵御寒冷的兩兄弟最終被凍死,最后二人的靈魂寄居在被子里。《賣火柴的小女孩》講述了小女孩在寒冬賣火柴,卻因寒冷被凍死在路邊的故事。以下將通過比較,分析《鳥取的棉被》與《賣火柴的小女孩》的異同之處。
(一)西方敘述風格與情節
19世紀以后,西方借助其文明的力量發現并企圖征服東方,西方人帶著西方中心主義與偏見批判東方,同時,東方也作為充滿異國情調的地域吸引著西方人。要讓文學受到歐美讀者的接受,小泉八云必須使自己的創作符合歐美讀者的審美。因此,《鳥取的棉被》的再話創作中利用與《賣火柴的小女孩》的相似情節。《賣火柴的小女孩》中,貧窮的小女孩在冬天必須賣火柴,否則會被父親打罵。《鳥取的棉被》中,兄弟倆因家里窮苦,無法支付房屋租金,二人被房東趕出門,只剩下棉被抵御寒冬。另外,兩部作品的主人公都是死亡之后的狀態比生前更為幸福。除此之外,兩部作品文風美麗純潔,具有西方浪漫主義色彩。《賣火柴的小女孩》與《鳥取的棉被》雖然描寫了許多主人公受到欺負、沒有父母疼愛等的情節,但劃火柴的物質渴望到精神渴望的幻想、佛祖為兄弟二人蓋上雪白棉被的情節都很夢幻,讀后的感動遠遠多于他們所遭受的不幸。作品文風靈動輕巧而又飽含濃重的憂傷,技巧精致而不矯飾。作者能讓文學傳統中那些浪漫、古老、深情和微弱的成分產生愉快和傷感。
(二)異文化書寫
小泉八云的異文化書寫包括以下幾個特點。其一,東方文化書寫。《鳥取的棉被》以被褥為道具,并且利用兄弟之間的超自然對話推進了故事發展,引出兄弟的故事。從被子里傳來死去的兄弟的對話則展現了日本人信仰的萬物有靈思想。文中描述了大量日本風土人情,涉及日本人的家庭觀念與風俗。其二,東方宗教書寫。《賣火柴的小女孩》中,小女孩和奶奶奔赴天國體現了基督教的信仰,相信人死后有靈魂與天國的存在。《鳥取的棉被》中,千手觀音則體現了佛教思想與傳統。小泉八云雖然是西方人,但他非常認同東方佛教。早在美國時期,他就對佛教思想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并發表過《中國的神話與宗教》等論文。他對佛教思想的關心一直持續到日本時期,并在《來自東方》《心》等著作中發表佛教研究論文。《賣火柴的小女孩》與西方作品相似,其多依據生活實況來批判現實主義。相比之下,《鳥取的棉被》中,小泉八云注重通過宗教民俗相結合的方式來批評現實。
三、《鳥取的棉被》體現的思想與特征
(一)靈異思想
從被子里傳來死去的兄弟的對話是一種靈異現象。盡管靈異思想是東方社會文化的一特征,但也是西方人小泉八云自身所認同的思想,這是由于他是一名泛靈論信仰者,也同他的靈異體驗有著相當大的聯系。由于小泉八云的經歷,他受到出生地希臘的宗教影響而信仰萬物有靈。來日后,隨著日本游歷的深入接觸,他發現日本的神道教萬物有靈思想與希臘的宗教思想在“靈”的觀念上有著極大的共同之處,因此逐漸崇信日本萬物有靈思想。除此之外,小泉八云幼年時期體驗過靈異事件,對超自然、靈異現象非常感興趣。收錄于《怪談》的隨筆《向日葵》以及自傳散文《哥特式的恐怖》記錄了小泉八云自身體驗的靈異故事。他十分認同“靈異”的存在,因此自然而然地被日本鬼怪文化吸引。所以,無論是幼時所接受的希臘宗教還是日本的固有信仰,都具有萬物有靈思想的認同,小泉八云對此產生了共鳴。
(二)東西方思想融合
小泉八云十分喜愛安徒生的作品。他的舊書籍中就收藏有由Mrs·E·Lucas翻譯的《安徒生童話故事》。在東京大學講學時,小泉八云曾在講義上寫道:“安徒生童話是世界名著中不朽的作品,他通過童話故事告訴孩子們道德真理與社會哲學,他借用古式的故事,創造杰出的作品。世界上大人比小孩子更喜歡讀安徒生的故事。”
由于《鳥取的棉被》的日本民話原典并沒有文字記錄,根據小泉八云書寫怪談故事的經歷與妻子小泉節子關于小泉八云的回憶著作《思いでの記》,日本比較文學學者平川祐弘推察認為,或許是受到了《賣火柴的小女孩》的啟發,在小泉節子口述的基礎上,小泉八云增添了被房東趕出門被凍死、佛祖給兄弟二人蓋上雪白被子等情節,并且將安徒生的基督教背景改換成了千手觀音佛教背景。
《鳥取的棉被》與《賣火柴的小女孩》在文風上浪漫與現實、美麗而哀愁的特點、主人公相似的死亡方式、相似的主題絕非偶然,而是小泉八云在文學上受到了西方作家的影響而有所啟發。《鳥取的棉被》的超自然現象對話一方面體現了他對東方靈異的認同,另一方面結尾增添的情節,人們可以讀出小泉八云對佛教思想的認同。因此,《鳥取的棉被》既有東方的情調,又有西方的特點,實現了東西方思想的融合。
四、結語
《鳥取的棉被》與《賣火柴的小女孩》在題材、創作等方面存在不同之處,小泉八云作為作者,為使自己的創作與文學能夠得到讀者的接受,他充分吸收安徒生文學營養,將其運用在了《鳥取的棉被》二次創作,并讓讀者擁有東西結合的閱讀體驗:于西方讀者,能夠體驗到東方風情;于東方讀者,能夠感受到西方浪漫。通過深層的閱讀,人們能夠發現小泉八云再話文學的特征與價值。
作為異文化者,小泉八云橫跨東西國度與文學文化,將不同文化的特征結合在一起。《鳥取的棉被》借由妻子小泉節子口述,小泉八云再話時把握住了日本人的心神,讓讀者直觀地感受到日本的風土人情。作品中所出現的佛教情節、主人公的故事充滿東方色彩。同樣,受到安徒生影響而構思的結局與故事的文風很明顯帶有西方浪漫主義色彩,使作品讀起來既有東方的情調也有西方的浪漫。
作為再話文學者,小泉八云并非簡單地翻譯民話。通過妻子小泉節子口述再進行創作這一方式,小泉八云巧妙地把握作為日本人的妻子在口述故事時的情感與心境,向讀者展現真實的日本人的感受。他運用適合的語言將民話進行原則性的藝術加工,而不是恣意改編。再話文學者小泉八云同時以日本解釋者的身份向讀者傳達他的文學文化價值與日本的風土特征。
(大連外國語大學日本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