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青
【內容摘要】素質教育改革的深化,給教師的成長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教師只有不斷提升自我,實現自身的專業化成長,才能更好的開展教育,滿足素質教育背景下的教學要求。本論文以高中教師成長為研究切入點,結合高中學困生的轉化案例,對影響高中教師成長的因素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并在基礎上提出了相應的成長路徑。
【關鍵詞】高中教師 ?學困生 ?影響因素 ?成長路徑
一、案例分析
張萌,高二(3)班學生,平時經常違反課堂紀律,犯小錯誤,自控能力比較差,上課的時候經常管不住自己,注意力不集中。在學習中,張萌存在嚴重的拖延、依賴毛病。每次作業都是拖拖拉拉,非常潦草,甚至還存在嚴重的抄襲現象。因為張萌學習效率和質量低下,連續幾次考試都在班級后5名,是班級中名副其實的學困生。
面對張萌這一學困生,班主任在對其進行轉化的時候,首先從自身、家庭和學校教育三個方面,進行了歸因分析,將影響張萌學習態度和成績的因素進行了歸類分析。在此基礎上,班主任采取了積極有效的轉化措施,具體包括:(1)借助張萌喜歡打“籃球”的閃光點,指導其將這一自信進行轉化,使其成為強大的內驅力,逐漸引導張萌積極主動面對生活和學習;(2)幫助張萌改進當前的學習方法和態度,指導張萌端正學習態度、制定學習計劃,正確學會課前預習、認真聽講、記筆記、及時復習等;(3)及時與其他學科的教師進行溝通,協同其他學科教師在日常教學中,進行有效輔導和督促,并給予足夠的幫助;(4)與張萌的家長進行溝通,指導家長配合教師完成張萌的轉化工作。
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張萌逐漸改變了以往身上的缺點,上課能夠集中注意力,作業也能按時完成,課堂參與程度也逐漸提升,學習積極性提高,成績出現了明顯的進步。在最近的單元檢測中,張萌取得了班級第16名的好成績。由此可見,學困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只要教師能夠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付出愛心、誠心和耐心等,就會逐漸改變學困生的現狀。同時,教師在對學困生轉化的過程中,自身的綜合素養也隨之得到提升,真正實現了“教學相長”。
二、高中教師成長的影響因素分析
結合上述案例,以及筆者的教育經驗得知,影響高中教師成長的因素非常多,主要來源于以下三個方面:
1.興趣因素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促進教師成長的內在驅動力。教師要想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形成自己的特色,首先必須要對教師這一職業具有極大的興趣,教師只有真心熱愛自己的職業,熱愛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才能激發教師的進取心、求知欲望,促使教師主動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能,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同時,教師只有真正熱愛這一行業,才會在日常教學中任勞任怨,付出自己的愛心、耐心、真心對待和幫助每一個學生,實現每一位學生的成長。
2.能力因素
在影響教師成長的諸多因素中,能力因素是基礎和最為重要的一環。每一位教師之間的能力都存在一定的差異性,每一位教師都必須要清楚自己的能力所在,并且在日常教學中,將自己的能力發揮到極致。例如,有的教師專業能力較強,就可以將每一部分的知識進行恰當的講解,幫助學生扎實基礎知識;有的教師管理能力較強,可組織一個高效的課堂。因此,教師只有明白自己的能力長處,才能在此基礎上有針對性的成長①。
3.態度因素
態度是影響教師發展的重要因素。正所謂是態度決定一切,有一部分教師之所以沒有成為優秀的教師,沒有實現自身的成長,不是沒有興趣,也不是沒有能力,而是缺乏一個正確的態度。基于此,教師在實現自身成長的時候,必須要形成一個正確的態度,以負責任的態度對待每一位學生。只有具備這一敬業的態度,才會促使教師在任何外界環境中,以極大的激情、信心和意志力,積極參與到各種特色發展活動中②。
三、高中教師成長路徑解析
1.構建教師的職業認同感
結合上述教師轉化學困生的案例,以及影響教師成長的因素分析得知,教師對自身職業的認同感至關重要,直接決定了教師對學困生的態度??梢哉f,教師只有從心理認同教師這一職業,才能在日常教學中以積極、良好的態度對待每一位學生,才能照顧到每一位學生,最終促使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因此,在實現高中教師成長的時候,首先必須要構建教師的職業認同感,引領教師從思想上理解、接受這一職業,并樹立強大的專業理想,進而逐漸形成職業情操,最終促使教師的專業化成長。而要達到這一目的,學校在教師入職之前,必須要對教師進行專業認同培訓課程,開設“高中××教師的主要品格是什么?”“我要成為怎樣的高中××老師?”等學習活動。在具體進行培訓的時候,可采用專家引導、教師相互討論、團隊素質拓展等多種途徑,使得教師在職業培訓中,增加教師的職業認同感,使得教師更好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③。
2.強化師德,推動教師成長
結合上述學困生轉化案例分析,面對學困生張萌,教師并未采取放棄的策略,而是與其他學生一視同仁,切實結合張萌的實際情況,對導致張萌成績差的原因進行了分析,明確其中的原因之后,教師又制定了行之有效的轉化策略。在這一過程中,對教師的崇高道德品質進行了淋漓盡致的體現。針對教師這一特殊的職業群體來說,教師的道德素養尤為重要,是衡量教師素養的核心,也是實現教師成長的重要推動力。對此,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教育者的崇高道德品質,實質上是我們稱之為教育的這個微妙的人類創造領域中獲得成功的最重要前提?!币虼?,在提升教師綜合素養,促進教師成長的過程中,必須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強化師德培養④。
首先,教師必須要對學生進行全面的認識。在實現教師成長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要樹立一個正確的育人態度。教師必須要明確學困生并不差,他們的想象力、創造力、動手操作能力等往往更加出色。教師必須要對其進行全面、正確的認識,不片面放大學困生的缺點,不譏笑和冷眼對待學困生,才能積極尋找學困生的轉化策略。
其次,教師必須要擁有一顆仁愛之心。正如我國著名的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所言:“愛是一種偉大的力量,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痹趯W困生的轉化過程中發現,由于學困生常常不被人關心、重視,無法得到他人的尊重,其內心的深處常常缺乏自卑等。因此,從學困生心理上來說,更加需要教師的關懷。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只有具備一顆仁愛的心,才能使得學困生感悟到教師的愛心和期待,才能逐漸實現學困生的轉化。以張萌這一學困生轉化為例,教師在分析出原因之后,就對其進行了大量的情感投入,主動和他進行聊天,使得張萌逐漸感受到來自教師的關愛。久而久之,張萌就將教師作為自己的朋友,吐露心聲。于時,教師有針對性的進行安慰、關心和幫助等,最終逐漸幫助張萌走出了學困生的行列。
最后,要有一顆公平之心。在實現教師成長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具備公平公正的態度,認識到雖然學生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性,但不能將學生劃分為三六九等,即便是針對學困生,也要以公平的態度進行對待,找到學困生身上存在的閃光點,肯定學困生的優勢,以此作為切入點,帶領學困生進行轉化。以張萌轉化為例,教師就充分借助了張萌喜歡打籃球的優勢,通過放大、肯定和表揚,促使張萌逐漸找回學習的自信心,最終完成了學困生的轉化。由此可見,教師在實現自身成長的過程中,必須要擁有公平公正的態度,正確對待學困生,完成學困生的轉化⑤。
3.錘煉基礎知識,提升自身的能力
在實現教師成長的過程中,教師還必須要重視自身基礎知識的更新,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因為,教師只有具備堅固的基礎知識,才能在教學中旁征博引,才能使得教學內容更加精彩,最終激發學困生的學習興趣。而要達到這一目標,教師必須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全面加強自身的基礎知識錘煉,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
首先,教師必須要加強學習,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一方面,教師在教學活動之余,可積極參與到多種課外培訓中,或者職業繼續教育中,不斷充電,更新自身的知識體系,更好的服務于教學活動中;另一方面,教師在提升自身專業素養的時候,還可以通過集體備課、“一周一科一課時”的教研活動,引導教師在相互交流和討論的過程中,通過取長補短,最終實現自身的專業成長;另外,教師在充電學習的時候,不僅僅要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還要在此基礎上加強其他學科的學習,全面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使其更好的服務于課堂教學⑥。
其次,強化專業研究,促進專業成長。教師在實現自身專業成長的過程中,必須要明確執教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風順的,途中必然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這就必須要加強專業研究,奠定教師安身立命的基礎,促使教師在學科研究的過程中,了解學科領域內最新的知識、前沿動態等,進而更好的開展教學。
最后,強化課堂教學實踐,在實踐中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課堂教學是教師實施教育活動的重要途徑,也是促使教師在實踐中,及時發現自身教育中存在不足的重要途徑。因此,在實現教師專業成長的過程中,必須要重視課堂實踐,并積極反思,立足于課堂實踐中存在的不足,及時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不斷彌補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最終實現自身的專業成長⑦。
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課程改革的實施給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必須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師德素養等,才能更好的服務于課堂教學,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據此,教師必須要立足于影響教師成長的興趣、能力和態度等三方面的因素,從構建教師的職業認同感、強化師德、錘煉基礎知識等幾個方面,不斷推動教師的成長。
【注釋】
① 李玉倩. 幫“學困生”走出“困”境[J]. 小學教學參考,2020(15):95-96.
② 何玉玲. 淺議學困生轉化的對策[J]. 中國校外教育,2020(13):33-34.
③ 何忠秋. 愛心教育促進學困生的轉化[J]. 貴州教育,2020(09):47-48.
④ 李旭珍. 試論高中數學學困生的轉化[J]. 才智,2020(10):122.
⑤ 陳燕. 立足于數學的生活意義,尋找數學的教育意義——兼談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師的專業成長[J]. 數學教學通訊,2020(06):28-29.
⑥ 束曉霞. 用“學科教研”引領思政名師成長[J]. 中小學德育,2019(08):55-57.
⑦ 郭冬青. 關于縣域教師專業成長的思考[J]. 教育理論與實踐,2019,39(17):35-37.
(作者單位:甘肅省皋蘭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