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各個民族都有自身的代表性民歌、民俗,這極大的豐厚了我國的音樂內涵。廣西少數民族音樂作為獨特的藝術因素,將其融入到高校聲樂教學中,實現其與聲樂教學的融合,能推助廣西少數民族音樂元素的發展、弘揚與傳承,并且達到良好的高校聲樂教育成效。對此,立足于廣西少數民族音樂元素,分析廣西少數民族音樂元素與高校聲樂教學結合的價值,提出廣西少數民族音樂元素與高校聲樂教學結合的路徑。
關鍵詞:廣西;少數民族;音樂元素;結合;高校聲樂教學
引言
在高校聲樂教學中,將廣西少數民族音樂元素融入到其中,實現聲樂元素與廣西少數民族音樂元素的融合,能豐富聲樂教學內容,并以聲樂教學為載體,推進廣西少數民族音樂元素的傳播、弘揚,使更多的師生知曉認知廣西少數民族音樂,提升學生聲樂演唱與表達能力,進而培養學生藝術素養與藝術審美能力。因此,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立足于聲樂教學現狀,推進廣西少數民族音樂元素的融入,從而提升高校聲樂教學質量。
一、廣西少數民族音樂元素與高校聲樂教學結合的價值
(一)為多元音樂文化的融入提供契機
廣西少數民族音樂元素具有自身獨有的民族音樂風采,將其融入到高校聲樂教學體系中,能夠為民族性音樂元素的實效性融入提供突破口。通過廣西少數民族音樂元素融入到高校聲樂教學中,立足于高校聲樂教學中,教育工作者、學者根據兩者結合模式,找尋兩者結合的突破點,推進兩者的更好融入,這為其他民族音樂元素融入到其中提供平臺與契機。高校聲樂教學中,可以此為切入點,將我國多個民族音樂元素融入到其中,包含苗族、瑤族等,同時實現多個民族文化信息、民俗信息的融入,拓寬高校聲樂教學內容與載體,進而推進我國本土音樂文化在高校平臺中廣泛的傳播與弘揚。
(二)培養學生藝術素養
高校聲樂作為一種藝術教育形式,需要從教育過程中,培養學生發現美、欣賞美、感悟美、表達美的能力,以音樂陶冶學生情操,讓學生從中感受更多的美,以此實現學生音樂藝術素養的培養。而推進廣西少數民族音樂元素與高校聲樂教學的融合,能夠以聲樂之美挖掘廣西少數民族音樂元素中的美,將其中的美通過提煉,呈現給學生,讓學生在知曉廣西少數民族音樂文化、風俗等前提下,更好的領會聲樂之美。
二、廣西少數民族音樂元素與高校聲樂教學結合的路徑
(一)轉變高校聲樂教學觀念
在廣西少數民族音樂元素與高校聲樂教學融合中,需要轉變高校聲樂教學觀念,以新的聲樂教學觀念為導向,推進兩者的融合,從而使廣西少數民族音樂元素在高校聲樂教學的更好融入。將廣西少數民族音樂元素融入到高校聲樂教學中,需要樹立民族聲樂教育觀念,以此為契機,深入研究廣西少數民族音樂元素,探析廣西少數民族音樂元素內涵,并且以廣西少數民族音樂元素為切入點深入挖掘相關的音樂信息元素,包含文化元素、風情風貌元素等信息,將這些信息進行整合,依次內容到高校聲樂教學體系中,作為聲樂教學開展的豐富教育資源。例如:高校以民族聲樂教學觀念為導向,認知到廣西少數民族音樂元素的聲樂教育價值,開展民族聲樂研究小組,在研究小組的支撐下,推進廣西少數民族音樂元素與高校聲樂教學的有機融合,達到良好的高校聲樂教學成效。
(二)完善高校聲樂教學體系
在廣西少數民族音樂元素與高校聲樂教學融合中,需以廣西少數民族音樂元素為導向,豐富高校聲樂教學體系,實現廣西少數民族音樂元素與高校聲樂教學的完美結合。因此,高校需要推進聲樂教學體系的完善,實現廣西少數民族音樂元素融入。首先,在將廣西少數民族音樂元素融入到高校聲樂教學中,以聲樂教材為導向,推進廣西少數民族音樂元素融入到聲樂教材體系中,以教材為基礎,在聲樂課堂教學中推進廣西少數民族音樂元素,增強學生對廣西少數民族音樂元素的認知與關注度。其次,在高校聲樂教學中,將廣西少數民族音樂元素融入到教學活動的方方面面,以廣西少數民族音樂元素為導向,增強學生對本土音樂文化的認知,并且著重的培養學生民族音樂樂感,讓學生體會西方音樂與本土音樂呈現效度的差異性。在將廣西少數民族音樂元素融入到聲樂教學活動中,教師從中獲取較多的教育心得,將這些信息內容都應融入到高校聲樂教學體系中,作為高校聲樂教學有效性開展、傳播廣西少數民族音樂元素的依據。
(三)打造網絡的聲樂教學平臺
網絡教學成為高校教育的主趨勢,針對廣西少數民族音樂元素涉及面廣,能豐富高校聲樂教學模式與內容,拓寬學生音樂知識面的教育優勢。因此,高校需在互聯網平臺中構建聲樂教學平臺,推進廣西少數民族音樂元素融入到網絡平臺中,構建專屬于廣西少數民族音樂元素網絡教育板塊,使學生在網絡平臺中了解多元化的音樂創作模式、演唱形式,以及音樂創作背景等信息,培養學生審美情懷,促進學生藝術道路的全面性發展。
結語
將廣西少數民族音樂元素融入到高校聲樂教學中,推進廣西少數民族音樂元素與聲樂教學的融合,通過對廣西少數民族音樂元素進行記錄、挖掘、學習以及傳遞,實現廣西少數民族音樂元素的發展、弘揚與傳承,彰顯高校聲樂教學開展的價值。因此,在高校聲樂教學中,重視廣西少數民族音樂元素融入,進而提升高校聲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嚴洪萍.文化自信視野中少數民族歌曲在地方高校的傳承與發展研究[J].藝術評鑒,2019(20):81-82.
[2]張寶國.探究廣西少數民族音樂元素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應用[J].藝術教育,2019(09):213-214.
[3]趙曉娜.“雙重樂感”理論在高校少數民族學生聲樂課程中的應用及價值研究[J].北方音樂,2019,39(05):111-112.
作者簡介:薛豐(1979.03)男,漢族,陜西西安人,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文學學士,講師,從事聲音演唱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