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蕭紅小說當中,女性意識是一以貫之的意識,充分展現出來作家對于女性命運的關注,更加透徹的分析出當時的時代背景。蕭紅小說當中的女性意識,主要用來表現女性生育、關注女性愛情和婚姻、關注少女遭遇等方面,其目的就是想揭示出女性悲慘命運的原因,激發女性意識。基于此,本文主要闡述蕭紅文學作品中的女性意識。
關鍵詞:蕭紅;文學作品;女性意識
作者簡介:趙晉(1988-),女,河南鶴壁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文藝學。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20)-36-0-02
在中國現代文學史當中,蕭紅是一位才華橫溢的女文學家,其寫作風格獨特,她在作品當中表達出來了作為女性,自然性別為她們帶來的種種不幸;在生命價值、意義等層面當中,充分展示了對女性的關懷;從民族文化更深層次當中,揭示了封建主義在精神層面對于女性的奴役,深刻分析了造成女性悲劇的社會根源因素。
一、關注女性命運
(一)關注女性命運的主觀原因
人生經歷對一個人的價值觀、世界觀、婚姻觀等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蕭紅的個人經歷,影響了后續的寫作,更是對未來的生活產生了極大的影響。蕭紅個人經歷相對較為豐富,但是同時也伴隨著不幸,經歷過婚姻的不幸、生活的不幸、身體的不幸,甚至還不幸早逝。在蕭紅所創作的大部分小說當中,基本都是蕭紅的個人經歷作為人物原型,通過小說敘述方式,將真正的內心情感表達出來。蕭紅出生在封建社會當中,父親受傳統思想的影響,逼迫蕭紅離家出走,在未來蕭紅又被汪恩甲所拋棄。蕭紅先后與三個男人結婚生活,但是這三段婚姻當中,沒有一段婚姻是幸福美好的,蕭紅在這三段婚姻當中,曾有兩次生育經歷,但是兩個孩子都沒有在蕭紅身邊健康成長,第一個孩子因為蕭紅本身因素,無奈被送人;第二個孩子在出生之不久之后,受病痛折磨,不幸夭折。在蕭紅的一生經歷當中,她體驗到了人生的各種情感,使得她更加深入的思考了女性命運問題,從而為蕭紅創作小說提供了相應基礎。在蕭紅的小說當中,主人公與自己都有悲慘的遭遇,且情感體驗豐富悲慘,所以所有女性的命運結局都是死亡。在1940年,蕭紅去了香港,并且在香港寫下了眾多作品,如:《牛車上》、《小城三月》等,蕭紅在創作這些作品時,將更多的情感都放在了關注女性命運方面,在創作小說過程中,更是在其中融入了自己的悲慘遭遇。針對此,蕭紅在創作小說當中,充分流露出女性意識本質上就是一種悲劇意識。
蕭紅的作品女權意識較為突出,主要是因為在進行文學創作期間,受女性獨特生理以及心理因素的影響,難免會流露出女性獨特的認知方式,因而在文學作品當中,流露出女性性別意識,使得文學作品也是站在女性視角上,文字里都帶著悲憫的情懷。而蕭紅的性別意識,更是重視思考女性問題,在創作作品當中,如果作品當中沒有同女性相關的話題與內容,那么也就不能夠突出蕭紅的創作思想。在文學作品當中,蕭紅主要通過塑造女性形象,將女性當時的生活背景、環境等內容展現在大眾眼前,希望能夠以此控訴男權主義,希望以此激發女權意識。雖然蕭紅在主觀意識上,認識到了傳統舊思想對女性的迫害,認識到了舊思想對女性的束縛,但是當時時代如此,喚醒女性反抗意識的道路較長且艱巨。
(二)關注女性命運的客觀原因
一個時代的發展,能夠從女性命運當中充分展現出來。分析蕭紅為何如此關注女性命運問題,客觀角度來講,主要是因為女性覺醒,較為重視追求自由,追求獨立。但是在當時時代背景下,此目標并不現實。所以在此時期背景下,女性始終處于進退兩難的境地,女性解放仍需不斷努力。由此,引發了蕭紅眾多思考。
女子學校的出現,促進了部分女性思想的萌芽,激發了女性心中壓抑的自由意識,女性潛意識也被教育等因素所影響。同時,作家們都塑造了眾多新時代的人物,其中不免存在眾多女性知識分子,被人們所表揚認可,而且女性意識也得到了宣傳張揚。作家們在創作文學作品時,講述了女性如何獨自奮斗、投身社會的故事,如:謝冰瑩《女兵自傳》等作品。但是,蕭紅與魯迅相同,都發現了傳統觀念根深蒂固的農村,農民都并不能夠理解民主、自由的思想意識,大部分人的生活仍然處于封閉、落后的狀態,農民的思想狀態仍然是遲滯、麻木的。由此,啟蒙文學在當時時代背景下,十分關鍵。覺醒對于農村婦女來講,并沒有任何的意義,在此種形勢下,農村婦女更不可能出現覺醒的意識。理想與現實對比,二者有強烈的反差,促使蕭紅更加深入思考社會,思考現實,并且希望通過文學作品,來對現實記性反思,希望干預未來。
二、蕭紅小說女性意識的表現
蕭紅小說當中所表現出來的女性意識獨具匠心,其中對于女性愛情、婚姻的關注并不特別,那么對于女性生育、少女的遭遇關注則尤其特別。蕭紅的女性意識,讓她能夠充分結合自身經歷,結合文化背景,促使女性更加關注自身命運,從而使得蕭紅小說更加獨特,使得蕭紅作品更加具有藝術特色。
(一)女性生育
從生理角度來看,生育是女性獨有的經驗,男性并不能夠感同身受,在實際生育期間,女性會有較強烈的痛苦感,但同時又會伴隨著慢慢的幸福感。而在蕭紅的小說當中,作家所塑造的女性人物在生育期間,僅僅有痛苦感,沒有新生命為母親所帶來的幸福感,作家描述生育如同動物繁殖一般盲目。在蕭紅部分作品當中,真實的描寫了女性生育場面,為世人展現了蕭紅所關注的重點內容,同時,蕭紅卻并沒有向世人展示出生育所為母親帶來的幸福感,而是加重描寫了生育的艱難與痛苦,甚至是死亡。這些悲劇,不僅僅將生育本身所帶給女性的痛苦與生死所描述出來,更是展示出來外界對于女性生育的壓力與摧殘。同時,在此當中更是展現出來了作者自身的生育體驗,展示出來作者對于女性角色的思考。面對這些悲慘遭遇,女性最終很難逃脫死亡的命運。由此可見,蕭紅的一生很是悲觀。
在上文當中曾提到,死亡是蕭紅作品當中的大部分女性人物的結局,充分展示出來女性在封建主義當中的宿命。如:《王阿嫂的死》作品當中,就充分講述了王阿嫂剛失去了丈夫,身懷六甲依然需要繼續干活。當王阿嫂即將臨產時,地主還找借口狠狠踢了王阿嫂一腳,導致王阿嫂早產,并且產后死亡,向世人展示了女人的無奈和辛酸。再如:在《生死場》這一作品當中,蕭紅也重點描述了女性生育場景,通過描寫麻面婆與五姑姑的姐姐生育情況,再次向世人描寫了女性生育的艱難與痛苦,同時描寫了男性在面對女性生產時的冷漠反應。在蕭紅的眾多作品當中,用辛酸、含淚的語言,將封建時代婦女的悲慘遭遇描述出來,在作家蕭紅看來,女性生育通動物生崽相似,女性沒有任何的尊嚴可見,更是沒有一點幸福感的體驗。而蕭紅在創作時,為何頻頻描寫女性生育的場面,不僅同蕭紅自身經歷有關,更是希望以此來向世人展示女性生育的艱難,描寫女性的悲慘遭遇,以此激發女性的反抗意識。
在小說《棄兒》當中,蕭紅還描寫了另一種生育困難情景,即經濟拮據。小說當中的男女主人公因經濟困難,在有了孩子之后,無能力撫養,無奈將孩子送與他人。在文章當中,作者才用了多種形式,來描寫生活的辛酸與困難,充分展示了年輕夫婦的悲慘生活,同時也表達出了夫妻二人在失去孩子之后的悲痛感,充分展現出來作者的境遇。
(二)對女性愛情、婚姻的關注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大部分女性認為愛情與婚姻等同于生命,認為愛情與婚姻在一生當中十分重要。在舊時代當中,愛情與婚姻不僅僅是女性群體認識生存環境的根本,更是女性認識時代的關鍵。在蕭紅的作品當中,作者經常描寫女性追求愛情與婚姻的失敗案例。讓人們也感受到蕭紅想要表達的思想意識,認識到真正的愛情如何珍貴難尋。另外,蕭紅在作品當中,還將婚姻比作牢籠,女性一旦進入到牢籠當中,就會成為男性的奴隸,沒有自由可言。在小說中,作者發表了自己對于婚姻的認識,對于愛情、婚姻的理解,描寫了愛情與婚姻對女性的殘骸與欺騙。蕭紅的作品當中,不僅僅是受到個人經歷的影響,更是受到社會背景的影響。由此可見,蕭紅是因為自身經歷等原因,對于婚姻已經不抱任何的希望,這種失望的態度對于文學作品創作自然產生了極大影響。
例如:《小城三月》是一個愛情悲劇故事,翠姨向往著單純美好的愛情,但是因為自身和堂哥地位的懸殊,導致二人不能過相守。翠姨努力想要追求幸福,但是在封建禮教的影響下,翠姨更是明白她想要追求的愛情沒有任何結果,她也始終沒有踏出雷池一步,只能夠苦苦壓抑著自己的內心。在當時時代背景下,女人自身并沒有愛情,只能夠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翠姨最終抑郁而死,她的結局就是表達出來對于封建家長制和封建包辦婚姻的控訴。再如:在《生死場》小說當中,金枝幻想著美好的愛情,希望自己能夠過上幸福的生活。但是在現實當中,卻用自己的一生闡述了女性對于愛情的奢望。在婚后,金枝才發現生活當中僅僅存在性,而丈夫也只是把她當做生育的工具,并沒有任何的愛情而言。對于任何一個沒有自主意識的女性來講,她已經陷入到了家庭牢籠當中,并且沒有辦法逃離婚姻的牢籠,婚姻已經沒有甜蜜與幸福。
三、結束語:
在蕭紅的眾多作品當中,都關注著女性的生活狀態,描述了女性的生存狀態,描寫了她們對于愛情的追求,通過對女性形象的塑造,揭露出了廣大農村婦女的生存困境和精神折磨,充分體現出鮮明的女性意識。
參考文獻:
[1]張拴剛.淺議蕭紅小說的女性主義文體[J].青年文學家,2019(30):30-31.
[2]吳師蘭.淺談蕭紅小說創作的女性主義色彩[J].遼寧經濟管理干部學院.遼寧經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03):45-47.
[3]徐敏.以蕭紅作品看我國女性文學批評之流變[J].濟南職業學院學報,2019(05):96-98.
[4]黃秋瑩.女性作家作品中抑郁色彩——以張愛玲、蕭紅作品為例[J].芒種,2017(20):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