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凡
農業發展是我國經濟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普及和全方位運用,極大得促進了農業的轉型升級,我國的農產品電子商務營銷的發展勢頭也日益壯大。但是由于信息技術人才的缺失和農產品的特殊性等導致在電子商務環境下,農產品的營銷效率沒有達到預計的效果,農業經濟還不能實現再次騰飛。所以本文筆者將針對電子商務環境下農產品的營銷效率的提升路徑展開分析探討,圍繞農產品本身的特殊性質,探究出一條屬于他適合他的發展路徑,實現營銷效率的實質性飛躍。
一、引言
我國的農產品發展一直受到銷售途徑狹窄、商品流通不暢的制約,在電子商務環境的發展下,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這個問題,但是仍然不能滿足我國農民的發展的實際需求,我們還必須要加大對農產品營銷效率的路徑的創新與探索,找出一條科學的實用的發展道路,切實解決農戶的銷售問題,促進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
二、電子商務環境下農產品營銷效率不高的原因
(一)農產品特殊性的制約
首先,由于農產品自身的特殊性,在電子商務環境下營銷,我們不得不考慮農產品的保鮮周期、季節、運輸時間、地域差異等多種因素,他同時受多種不可控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導致賣家無法給予買家準確的信息,所以當農產品的質量出現變質時,買家只能被動選擇退貨,對于農戶來說也是很無奈的境況;另一方面,考慮到成本的問題,農產品的銷售價格相對于其他的電子商務產品來說,他的銷售價格是很低的,甚至一些產品的價格遠遠低于他的運輸成本,收益更是無法言說;除此之外,就是電子商務的產品的營銷講究一定的策略和手段,但是農產品的種類很多,營銷的手段也就大不相同,對于大部分農戶而言,熟練掌握農產品的線上營銷技巧也是一項很嚴峻的考驗。
(二)農村信息化人才欠缺
目前,農村的信息技術還不發達,很多村落對于上網還很陌生,在重農輕商的傳統思想的影響下,他們并不能意識到利用網絡來獲取農業發展相關信息情報的重要性,接受到的信息往往具有滯后性。所以在電子商務環境下發展農產品,對于農戶來說,就會顯得尤其被動,首先,他們沒有利用網絡線上營銷的意識,其次,他們也沒有掌握線上銷售的技術,這些基本素養的缺失都是電子商務環境下農產品發展的障礙。
(三)法律環境不健全
農產品的電子銷售是一個完整的產業鏈條,從他的生產到銷售再到售后服務及評價,都存在著很大的風險。但目前來看,我國并未對農產品電商發展給與相關的重視,還不曾頒發出臺過一部解決這些風險的相關法律法規,整個環節都沒有足夠的保障性,也就是說發展電子農產品,對大部分農戶而言,都是在冒險,是不利于農產品電子銷售的長遠發展的。
三、電子商務環境下農產品營銷效率的提升措施
(一)提升營銷主體素質
電子商務環境下發展農產品營銷對于農戶的綜合素質是有一定要求的,農戶一定要意識到掌握電子信息技術對于發展農產品線上銷售的重要意義。當農戶具備這種意識之后,就可以進行專業素質的培訓,通相關企業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樹立自己的品牌影響力和說服力。提高全民的信息化意識,讓他們相信電子商務環境下對農產品發展的巨大促進作用,以此來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和熱情。當地政府還可以在現有的信息技術上進一步完善,成立大型的綜合性的農產品銷售網站,定期統一開展培訓工作,增強農戶的自信和積極性。
(二)完善營銷服務體系
對于農產品營銷的各個過程,生產、銷售、售后等都要建立一個完整的信息服務體系,保證客戶可以快速獲取產品的信息,有利于增強客戶對我們產品的信任和保證產品交易的安全問題;同時,農產的生產要以國家統一標準為基準,務必要保障產品的質量合格;其次,各農戶可以注重市場信息,發揮出市場的調節作用,在擴大商品交易中介的同時,擴大產品交易的市場范圍。
(三)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
國家和政府一定要對電子農業的發展給于重視,出臺相關法律文件,健全法律體系,保障農戶和客戶的雙向利益。一方面,農戶在電子商務環境下發展存在很大的風險,他的生產標準,銷售途徑,以及售后服務問題都需要相關的條文進行細化和保障,在成本收益極低的情況下,給農戶的選擇帶來保障;另一方面,我們也要對客戶的下單負責,由于產品的質量保險期有限,在質量出現問題時,牽引出來的退貨、調貨還是退款等問題都需要明文規定,所以完善相關的法律條文刻不容緩。
四、結語
在當下電子商務環境下大力發展農產品,提升農產品的營銷效率,是每一家農戶的必然追求,農戶要樹立起電子商務發展的意識,培養信息技術綜合素質,尋求相關法律的保護,保障自己的發展利益。當農產品電商營銷效率進一步提高,我國的農業經濟發展也勢必再度興盛,從而促進我國整體經濟的快速發展。(作者單位:成都師范學院)
基金項目:四川省社會科學規劃項目 四川農村電子商務創新發展路徑及模式研究(SC16XK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