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衛麗
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農村人口進入到城市務工的數量不斷增加,這使得我國的企業發展在人力資源方面逐漸趨于飽和。而中小型企業作為我國數量最多的企業模式,其承擔了我國大部分勞動力人口的就業問題。但中小型企業由于自身發展過程中的資金和技術能力等的限制,在發展過程中對各種經濟風險的承擔能力較弱。為了更好地促進我國的中小企業發展,我國對中小型企業發展制定了各種扶持政策,通過這些政策的支撐和幫助,使我國的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承擔風險能力更強,同時在創新發展中具有更加充足的資金等支持。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市場經濟發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市場經濟形勢也在改革的背景下逐漸加快,中小型企業抓住國家發展的機遇,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各種中小型企業不斷發展,使得我國的市場經濟發展趨于穩定性。但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技術創新是必然的趨勢,同時也是保證企業長期穩定發展的根本,但對于我國當前的中小型企業,由于資金等方面的影響,使得其在技術創新方面還存在著較大的問題。因此,國家需要通過合理的政策支持,促進我國中小型企業的技術創新發展,這樣才能夠保證我國中小型企業的長期發展。
一、扶持政策對中小企業發展的作用
(一)為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更加充足的資金保障
中小企業同大企業相比,其特點是規模相對較小,可流動的資金較小,難以保證企業發展過程中應對風險的能力。在我國的中小企業中,想要實現長遠的發展,必須有充足的資金來保證自身的正常運行和發展,這樣才能夠保證企業發展的持續性。根據我國當前的中小企業數據調查可以得知,我國中央的財政預算中對中小企業的扶持數量和資金數目不斷增加,其中一些投資資金為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基礎性條件,這對實現我國的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此外,各地的政府部門也在逐漸增強對中小企業的資金投入力度,投入模式包括新型產品的扶持和全面信貸扶持等。
(二)為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政策傾斜
財政稅收制度的制定是國家發展的重要資金保障,而政府在促進企業發展的過程中也會通過財政稅收制度的一些優惠政策來降低中小企業發展中面臨的各種問題,通過財政政策的傾斜支持,能夠促進我國中小企業的全面性發展。政府部門在進行采購行為時,其對中小型企業來說屬于一種大型的資金注入,這樣能夠保證企業的產品換取充足的價值來維持中小企業的技術創新和發展,從而促進中小企業的正常發展。另外,政府的政策傾斜還體現在采購過程中,其能夠為中小企業創建一個良好的發展平臺,通過這一平臺能夠為中小企業提供非常優惠的扶持政策,這樣既能夠保證中小企業的經濟收入穩定性,同時為中小企業的技術創新提供了更加充足的實踐條件。
二、扶持政策對中小企業發展的現狀調查
(一)扶持政策難以滿足中小企業發展過程中的實際需求
由于我國的經濟發展速度較快,國家為了能夠更大程度上滿足我國經濟發展的需求,對我國的稅收等政策不斷進行創新和完善,但由于我國的中小企業發展現狀相差較大,政府的財政制度同實際狀況之間往往存在著不符的現象。根據我國目前政府出臺的相關政策優惠制度,其在開展的過程中對于中小型企業缺乏操作性,很多中小企業難以滿足政策的優惠條件,從而造成優惠政策并不能實際應用在中小企業發展中。一些中小型企業為了享受到財政稅收的優惠政策,往往會根據政策優惠條件進行調整,甚至完全不考慮對自身的影響,這種政策優惠的享受不僅不能帶給中小型企業發展的機會,甚至阻礙了一些中小型企業的正常發展道路。對于我國當前的稅收政策,一些大型的企業由于自身的發展,可以滿足基準稅率的需求,但對于很多中小型的企業來說,這種基準稅率是很難滿足的,甚至一些小型企業在這一基準稅率的影響下會面臨倒閉的風險。
(二)財政制度在中小型企業執行中存在的局限性
對于我國政府部門制定的財政制度,其在實施過程中靈活性相對較差,一些政府部門由于受到稅收目標的影響,往往需要中小型企業協助完成,但這種行為已經同我國對中小型企業的稅收扶持政策相違背。對于財政制度的實施,我國的相關法律文件等還存在著一定的不足,加上細則方面的缺失,使得其在執法過程中缺少新的模式創新,從而出現比較常見的不靈活問題。此外,中小型企業自身發展過程中的資金來源呈現單一性,而在規模上常常會受到現況的限制,因此,同很多大型企業相比,中小型企業在發展中的空間相對不足,無法滿足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需求。最主要的是銀行的貸款利率較高,加上各種小信貸等的影響,使得中小企業自身的融資難度不斷增加。
三、推動中小型企業技術創新的扶持對策
(一)加大財政稅收制度的扶持
對于中小型企業的發展,其中的財政稅收制度扶持是最重要的一種扶持政策,具體開展時可以通過兩個方面滿足,首先是財政稅收制度的落實,政府部門在制定相應的財政稅收優惠制度之后,其需要對中小型企業進行全面的宣傳,這樣才能夠保證中小企業對相應的優惠政策全面了解,從而合理調整自身的發展模式和方向,滿足財政稅收制度的需求和標準,促進自身的全面發展。另一點則是對中小企業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各種問題進行充分的考慮,同時對比財政稅收制度中的內容作出調整和優化,這樣才能夠滿足中小型企業的發展需求,為中小型企業的發展創造更加合適的條件。此外,中小型企業和大型企業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性,因此,在進行稅收政策的制定時需要將兩者進行區分,設定不同的稅收標準,同時結合企業的發展規模設定合理的基準線,這樣才能夠將中小型企業的發展和大型企業的發展進行更好的區分,保證稅收優惠政策執行的有效性。
(二)針對性的制定財政稅收制度
由于不同的行業和領域,中小型企業發展過程中的利潤和相應的發展模式也存在著較大的不同,加上時代的不同和經營模式等存在著的差異,使得稅收制度在執行過程中也會有較大的差異性,一刀切的稅收制度對于一些行業領域來說會造成較大的影響。若財政稅收制度在開展的過程中默守陳規,其不僅不會促進中小型企業的發展,甚至會為中小型企業帶來破產的災難。因此,在針對不同領域進行財政稅收政策制定時,需要考慮到中小企業發展中實際面臨的問題展開,最大程度上降低中小企業發展中因稅收而出現的倒閉風險。
(三)加強財政投放資金監督
財政制度的落實是保證財政工作質量的根本,各種財政制度只有真正的應用到實際的需求中,才能夠保證中小企業發展的長遠。對此,財政投放資金 需要加強監督,各地政府部門不可以對其進行削減,從而影響對中小企業的扶持。政府部門需要成立專門的監管部門,對削減中小企業財政投放資金的行為進行嚴格的管理。此外,在進行資金的投放過程中,還需要結合中小企業自身的發展狀況進行一定的調整,像技術充足但資金不足的中小企業,對其進行重點扶持,而對于經營不當或者因稅收等政策影響造成發展不良的中小型企業,其可以通過政策調整進行扶持,這樣能夠將政策投放資金發揮最大的作用。
四、 結語
綜合上述所說,對于我國的中小型企業發展,為了能夠更好地促進其技術創新,提高中小型企業發展的穩定性,需要對相關的政策進行調整,扶持中小型企業持續穩定發展。此外,政府部門還需要結合中小型企業發展的實際狀況,進行資金和平臺等方面的扶持,通過這些措施更好地保證中小型企業的持續穩定發展,保證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作者單位:赤峰市中小企業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