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輝
進入新時代后,上海不僅僅面臨著各種新的挑戰,更是肩負著黨中央所賦予的重大使命,在改革中積極攻堅、做先鋒。文中,則主要就上海在知識產權先導區建設中取得的經驗進行介紹,為進一步推動我國的知識產權建設提供借鑒。
進入新時代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新一代黨中央集體賦予了上海系列新的歷史使命和任務,發揮國際貿易優勢、充當示范先鋒、突破攻堅先導。上海積極作為、勇于擔當,繼承和發揚歐東新區開放精神,大力推動浦東新區持續發展,發揮新區排頭兵和試驗田作用,為全市高質量發展作出重大貢獻,勇當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和轉型發展標桿,建立上海知識產權先導區。
從2018年開始,上海市委市政府修訂《上海市專利資助辦法》,重點強調了高質量發展方向。上海市知識產權局,聯合江蘇、浙江和安徽三省聯合簽訂了《長三角地區知識產權一體化發展框架協議書》,為構建長三角地區協同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進一步推進上海的開放程度。隨著上海市知識產權工作頂層理念設計創新,科創中心建立健全,成為上海市知識產權創新重要的助推器。2018年7月,知識產權相關工作和措施納入《上海市貫徹落實國家進一步擴大開放重大舉措加快建立開放型經濟新體制行動方案》,在方案中明確了新時期上海必須建設開放共享、內外聯動的知識產權保護高地,加快上海市創新升級步伐。與此同時,功能型平臺建設加速,以上海商標審查協作中心為主體,持續推進上海國際知識產權學院建設。同時,成立了上海知識產權服務行業協會,將功能布局、創新服務統籌到經濟發展中去。2018年8月,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與上海同濟大學達成聯合培養知識產權法碩士項目,“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培養的知識產權碩士項目首屆學生順利結業,標志著聯合培養創新工作得到進一步發展。在新的歷史時期,新一屆的招生規模將持續擴大,為知識產權創新發展提供后備的人才保障。
知識產權是激勵創新最有效的方式,是實現創新升級最基本的手段,能夠有效地保持創新動力,增強區域綜合競爭能力。知識產權是新時期推進上?!拔鍌€中心”建設的重要發展戰略支撐,將知識產權保護、運用與上海“四大品牌”戰略協同發展,對于新時期落實和服務國家發展戰略有著重要的意義。隨著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縱深發展,上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一是知識產權管理能級顯著提高?!吧虾U大開放100條”標志著上“加快建設開放共享、內外聯動”的知識產權保護高地正式形成。知識產權局重點修訂了專利資助管理實施辦法,進一步規范了專利、專利申請的力度和標準;市工商局《關于開展重點商標保護工作的意見》和《<上海市重點商標保護名錄>管理辦法(試行)》,將商標保護工作與商標保護名錄明確地納入知識產權保護體系。進一步出臺《關于開展商標海外維權工作的意見》,將商標海外維權保護與商標品牌發展工作深度融合,促進知識產權保護國際化發展;二是知識產權國際合作成效明顯。市委市政府與WIPO簽署了《知識產權領域合作諒解備忘錄補充協議》,推動知識產權運用轉化、新型人才培養、知識進產權仲裁調解等層面深度合作。
技術轉型不僅能夠有效地提升科研動力,還能有效地促進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堅持科技金融雙向融合,創造出更多的新產品、新行業,增加社會就業崗位,增強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作為中國金融中心之一,區域內擁有60多所高校和眾多科研院所,但是上海的發明專利授權數量不足北京的50%。在2018年上半年全國企業專利數量排名中,上海沒有一家企業進入前十。針對此種情形,必須大力推進“技術轉移之都”,加快建設技術領域中的“阿里巴巴”,從而有效的規避發展中的資源瓶頸,整合上海人才、科研和金融優勢,打造一個面向全球的科創領域產業,實現產品研發、采購和生產一體化的產業發展鏈。
建設“技術轉移之都”,打造技術轉移高地不僅需要市場效應,還必須有政府保障。堅持政府為主體,搭建轉移平臺,做好頂層設計:堅持激發技術主體活力轉化為根本目標,加快建立健全“技術轉移之都”配套政策體系,保障技術之都轉移規范到位。將多元化投融資機制、人才轉移政策等納入頂層理念設計中去,促進各項工作順利實施。
上海市在持續發展中必須緊緊把握歷史發展機遇,加快構建“產、學、研、用、融、管”生態發展體系,建立一家區域性、全國性乃至國際性的技術轉移梯級市場,實現技術融合和技術流通。打造上海市“技術轉移之都”,充分發揮上海現有的技術、人才、科研和金融等領域的優勢,將科技服務與產業核心融合起來,實現知識產權與科技創新融合發展格局。同時,進一步聚焦“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打通沿線國家技術轉移體系,加快構建獨具影響力的國際技術轉移網絡建設節點。堅持長三角技術融合發展戰略,通過“技術金融市場服務”實現區域性服務發展,并且將區域性影響力逐漸輻射開來,最終建設成為世界上獨具影響力的“技術轉移之都”。(作者單位:民進上海市委文化藝術專委會;點擊律(上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