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清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有企業在深化改革過程中,組織結構、組織職能、管理運營機制等都發生了重大變化。尤其是黨的“十九大”后,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世界政治、經濟形勢的發展變化,全民所有制企業在經營體制與機制上的弊病都不斷曝露出來,許多全民所有制企業經營陷入困境,企業紛紛進行改制,尋求新形勢下的新發展。思想政治工作所處的環境、面臨的問題也隨之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因此探索分析思想政治工作在企業改制期間的作用就顯得成為重要。
一、充分認識新時期新經濟形勢下加強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在過去幾十年中,國有企業(全民所有制企業)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和發展作出了突出的貢獻,國企職工艱苦奮斗、拼搏進取的精神一代代得以傳承發揚。但是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的加速發展、科學技術對生產力的巨大推動,全民所有制企業在產業、技術、經營機制、分配制度、思想觀念等方面受到了巨大的沖擊,許多企業由于不能適應市場而紛紛破產倒閉,職工生活受到嚴重影響,也給社會穩定造成巨大的隱患。因此,在新時代新經濟環境下,必須加強職工思想政治教育,最大限度地挖掘和發揮人的潛能,增強職工的主人翁思想,增強企業的凝聚力,激發職工為企業的穩定和發展貢獻出自己的熱情、忠誠與智慧。加強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是新形勢下應對職工思想意識形態變化的內存的客觀需要,也是國有企業適應社會發展、適應市場發展的客觀需要。
全球經濟一體化帶來的價值觀、生產理念、職業道德等思想意識形態的變化,對國企業職工的思想觀念產生了深刻的影響。2017年10月18日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國企職工同樣渴望過上美好的生活,而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國有企業在新時代如果不能適應市場生存發展,必然嚴重影響職工的家庭收入,必然嚴重影響職工的生活。如果職工的生活困難,與社會平均生活水平差距過大必然造成不穩定因素。因此,在這種內外部環境巨變的新形勢下,加強國有企業職工思想政治教育,是確保職工保持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思想認識,建立新型生產關系、培養和凝聚競爭力的重要保障。
二、企業改制前的思想政治工作
企業改制是一個艱難的抉擇,對于企業和職工都是一個涅槃重生的過程。員工要徹底改變幾十年來全民所有制企業固有的一等、二靠、三要的僵化思想,徹底打破長期以來吃大鍋飯、平均主義的思想。尤其是全民所有制企業面對普遍存在的人員文化素質不高、人員層次斷代,后繼乏力的現象。改制就是要打破大鍋飯、平均主義,就是要讓人員能進能出、崗位能升能降、薪酬能高能降。企業改制中一些亟待解決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集中暴露出來,一些職工對企業改制缺乏信心,對政策不能正確理解,甚至會產生抵觸情緒。思想政治工作如果沒做好,企業改制就無法進行,社會穩定就無法得到保障。因此必須在改制前收集好職工意見,做好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準確宣講企業改制政策,建立及時的信息收集反饋系統。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化解矛盾,建立完善的改制領導組織機構。
三、改制中的思想政治工作
企業改制中,富余人員的分流、調崗,以及涉及干部職工切身的工資福利、社會保險等問題,是職工關切的熱點。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堅持問題導向,用正確的思想理論引導職工,深入關心職工,尤其是要關心職工的生活、生產、再培訓、再就業,使職工深切的感受到組織的關愛,正確理解改制工作,積極支持改制工作。
四、改制后的思想政治工作
企業改制后,新的經營機制,新的生產管理要求,必然造成部分職工不太適應工作崗位,經濟收入必然不均衡,甚至出現巨大的差異。因此加強領導班子隊伍的建設、打造一支高素質的經營管理者和生產隊伍,建立健全激勵約束與監督機制,加強企業廉政建設,確保企業領導班子能正確貫徹執行黨的方針政策,遵守國家法律法規,使各級班子把全部精力都集中在創業、謀事、干事、成就事業上,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風。
要增強服務意識,維護穩定大局。思想政治工作必須緊貼員工思想實際,真正解決思想問題。政工干部必須增強服務意識,實心實意為企業發展服務,以實際工作成效贏得廣大職工的信任和擁護。要及時改進和創新工作方法方式,實現思想政治工作與職工同呼吸、共命運,促進企業共發展,保證企業改革的順利實施與后續發展。(作者單位:雅安市供排水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