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在“物態變化”復習中,運用課程整合能進行系統、深入的復習.課程整合打破了章節的界限,將相關的知識點按照內在的聯系放在一起,使它們系統化、整體化.學生通過這樣的復習能掌握各知識點之間的內在關系,把它們融會貫通,融為一體.
關鍵詞:課程整合;物態變化;復習
文章編號:1008-4134(2020)02-0046?中圖分類號:G633.7?文獻標識碼:B
作者簡介:侯艷紅(1976-),女,山東德州人,本科,中學高級教師,研究方向:課程整合下的初中物理教學.
課程整合是以某個點為中心,把與它相關的知識點按著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放到一起,建立一個網絡,把這些知識點系統化、整體化.鑒于物理學科的特點,在進行綜合性的復習時比較適合進行課程整合,通過整合讓學生把零散的知識系統化整體化,掌握各個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把它們融會貫通,融為一體.“物態變化”是初中物理熱學的重要部分.在中考復習過程中可以將該部分與熱學的其他相關知識進行整合.
1?基礎再現,整體建構
物質常見的狀態有固態、液態和氣態,當溫度發生變化時,不同狀態之間可以發生相互轉化.同種物質不同狀態之間的相互轉化過程就是物態變化.自然界中常見的物態變化有六種,如圖1所示,請完成圖1中對應的物態變化的名稱和吸放熱情況.
晶體熔化的特點是____________;液體沸騰的特點是___________;晶體凝固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
2?溫故生疑,追本朔源
由圖1可知:固態變液態即熔化,液態變氣態即汽化,固態變氣態即升華,都是吸熱過程;相反液態變固態即凝固,氣態變液態即液化,氣態變固態即凝華,都是放熱過程.熔化、汽化和升華三者有什么共同點,為什么都是吸熱過程?凝固、液化和凝華三者又有什么共同點,為什么都是放熱過程?
宏觀的現象都是由微觀結構決定的,因此,要想解決這些疑問,就得從物質的微觀結構入手.關于物質的三態微觀認識見表1.
由表1不難發現:熔化、汽化和升華都是分子間距離變大的物態變化,凝固、液化和凝華都是分子間距離變小的物態變化.為什么分子間距離變大的物態變化需要吸熱,分子間距離變小的物態變化要放熱呢?
從能量守恒的角度分析:當分子間距離變大時,分子勢能是變大的,物體的內能是變大的,而根據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是不可能憑空產生或憑空消失,只能從一種能量轉化為另一種能量,或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因此,這些分子間距離變大的物態變化需要從外界吸收能量.相反分子間距離變小的物態變化,分子勢能變小,內能變小,多余的能量需要釋放出來,它們都是放熱過程.
從做功的角度分析:當分子間距離大于平衡距離r0(10-10m)時,對外表現為引力,當物體分子間距離變大時,需要能量克服分子間引力做功,所以這些分子間距離變大的物態變化都是吸熱過程;相反當分子間距離變小時,分子間的引力做功,分子勢能變小,所以它們都是放熱過程.
當然能量角度分析和做功角度分析并不矛盾.做功的過程就是能量轉化的過程,克服分子間引力做功的過程就是把吸收的熱變成分子勢能的過程,而引力做功的過程就是把減少的分子勢能轉化成內的過程.
3?前后對比 突破難點
對比晶體熔化和液體沸騰的特點不難發現:二者都是雖繼續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這與第十三單元“內能”中所學的物體從外界吸收熱量內能增加好像矛盾,其實不然,關鍵在于溫度與內能的關系.物體的內能包括所有分子的分子動能和分子勢能,影響分子動能主要是分子無規則運動的速度和分子質量,影響分子勢能主要是分子間距離和分子質量.宏觀上分析同一物體內能的變化,主要分析它的溫度、體積的變化.同一物體體積變大,分子間距離變大,分子勢能變大;溫度升高,分子無規則運動更劇烈,分子動能變大.所以溫度只是影響物體內能的一個因素,而不是唯一因素.二者之間的關系是:溫度升,內能增;溫度降,內能降;溫度不變,內能不一定不變,內能可增可減可不變.晶體熔化、液體沸騰的過程中,物體從外界吸收的熱用來克服分子間的引力做功,增大了分子間的距離,轉化成了分子勢能,而沒有轉化成分子動能,所以物體溫度不變,當然物體由于分子勢能增大了,所以內能增加.在晶體凝固過程中,分子間引力做功,分子間距離減小,分子勢能減小,向外放出的熱來源于晶體減少的分子勢能,而晶體的分子動能不變,所以溫度不變.這樣突破了學生熱學學習中關于溫度、內能、熱量關系的難點.
通過把物質的三態微觀結構、做功、能量的轉化和守恒、內能、溫度與熱量的關系與物態變化的相關知識進行整合,使學生對物態變化的知識有了更系統、更深刻的認識.
參考文獻:
[1]季衛新.驗證“浮力方向”的創新實驗設計[J].教學與管理,2017(25):59-61.
[2]王曉林.物理實驗課程與現代信息技術整合的策略研究[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15,36(04):130-132.
[3]張峰.物理新課程教學中新型教學法的整合實踐探究[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6(11):56-57.
[4]雷曉歡. 初中物理《物態變化》一章教學案例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5.
(收稿日期:2019-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