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金珂 鞠文欣 唐藝秦 沈華杰
摘要:戶外家具生態設計日漸成為人們討論的焦點,人與自然環境的矛盾點也逐漸擴大,本篇論文主要寫生態環境與人類生存的緊迫性所帶來的對戶外家具生態設計的思考,發展生態戶外家具對人類生活環境的發展意義以及提出的戶外家具生態設計的策略。
Abstract: The ecological design of outdoor furniture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focus of people's discussion, and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human and natural environment has gradually expanded.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ecological design of outdoor furniture brought about by the urgency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human survival. The development significance of ecological outdoor furniture to human living environment and the strategy of ecological design of outdoor furniture are put forward.
關鍵詞:戶外家具;生態環境;戶外家具生態設計策略
Key words: outdoor furniture;ecological environment;ecological design strategy of outdoor furniture
中圖分類號:TS664.01?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6-4311(2020)02-0264-03
0? 引言
戶外家具的發展日漸走上正軌,全球戶外家具市場日趨細分化,消費群體需要多樣化,形式化美感的現代氣息家具。戶外家具逐漸朝著個性化目標發展,這就對戶外家具市場的發展提出了挑戰[1]。進而也引起了對戶外家具產業的多樣化、專業化發展,生產力逐步提高,在此同時也帶來了相對的問題,自然資源的保護與利用,給人類沉重的生態環境問題值得我們深思。關于這個生態環境問題戶外家具生態設計做出了相對應的策略。
1? 戶外家具研究進展
1.1 戶外家具概述
戶外家具就是指在戶外空間中,為方便人們健康、舒適、高效的公共性戶外活動而設置的一系列相對室內家具而言的用具,主要涵蓋了城市戶外家具、庭院室外休閑家具、商業場所戶外家具、便攜式戶外家具四大類產品[2]。戶外家具主要的服務對象是人,它貫穿于人們的整個生活生存空間,每一件家具產品都是由人類的使用從而產生一定的價值。家具與人類使用者有著很大的關系,因此,家具在生活的空間環境的作用也是至關重要的。戶外家具產品的效能主要是通過人的使用來充分體現,戶外家具也是需要與人的需求匹配。戶外家具的發展推動著社會生活的向前進步,不僅需要考慮使用人群還要考慮相應的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每一個歷史時期,相應的戶外家具作為信息載體它所傳達的內容也是不盡相同的,映射出當時代不同時期的發展速度,物質文明及形態特征,也反應了各個民族在不同時期內的審美變化和思想觀念的轉變,也具有深厚的文化特征,傳達著中國社會發展進步的跡象。
1.2 國內外研究進展概況
就國內的戶外家具市場發展來講,戶外家具還是一個新興的名詞,利用率一直不是很高漲,雖然近幾年發展迅猛,但與發達國家來比較而言,仍存在一定的差距。關于戶外家具生態設計的發展競爭力還是相對較弱,這方面研究人員短缺,生態設計理念不夠穩固,企業沒有制定好完備的計劃,還在小規模的實驗過程中,公眾性的生態意識還未能確立,對生態的實施還沒有明確的態度,阻礙了市場發揮更大的潛質。在消費市場上主要是以數量多且價格低取勝,而不是因為質量的精美和設計的多樣化取勝,在國際站穩腳步還有一定的距離,我們必須創設本國完備的設計方案來營造本國的品牌設計特色,借鑒國外的實踐經驗,實現本國戶外家具更加專業化的設計創新,對戶外家具生態設計產品的普及化還有一定的距離。
戶外家具在歐美盛行的時間比我國要早很多,研究出來的成果偏多,戶外家具占有一定的市場范圍,國外的居民比我國居民對戶外家具的認識要加透徹,這與他們的地理環境以及思想文化上的開放有很大的關系,比如他們喜歡戶外的一些活動,聚餐,野外派對等,體現了戶外家具的重要性。20世紀80年代西方設計界就興起了“生態設計”的研究,我國設計界在20世紀90年代以后,才逐漸引進了生態設計的概念,并開始在一些設計產品上實施[3]。
2? 生態設計的內涵
隨著生產力的顯著提升,對環境的思考也隨之而來,生態概念成為環境保護的核心而逐漸深入人心。生態設計強調用生態的觀點去規劃社會生活方式、人的行為方式、產品、以及人對物的認識。現如今,生活的方式開始朝著自然原生態的領域發展,人的思維觀念轉變,帶動了新一波設計思維的涌動,以人為本的設計思潮越發高漲。以自然為本,人和自然相互依存,相互發展,生態設計的話題也隨之越來越多。生態設計反映出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對在高速發展的新時期科技所產生的一些負面影響的思考,對原生態設計的重新研究,同時也體現了設計高尚的師道德情操和社會責任心的回歸[4]。產品本身需要符合國家標準規定的指定范圍標準以及滿足人們的精神需要和使用功能外,還要在設計之初考慮是否對環境造成影響和對人的身心發展是否有害,不能對環境資源超負荷的利用和破壞。體現以自然為本的重要性,人和自然和諧共存,提高資源利用率的新形式設計思想[5]。在整個生產周期中,密切綜合考慮到人類的健康,設計內容簡潔且符合大眾需要,又能達到對環境保護的要求。
3? 戶外家具生態設計的意義
3.1 時代必然性
在21世紀的今天,這個新興的時代,生態設計也具有了新的時代意義和內涵,是我們每一個人義不容辭去努力追尋的設計新方向。生態理念早已經在我們心中生根發芽,無形中會提到生態的設計想法,對自然環境現狀的緊迫感,和對美的生態層次感提高的狀態下產生的。生態設計來認識發展家具,用順應自然的智慧頂替征服自然行為方式中。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錢易在一項研究項目中比較了歐盟15個國家在1980-2000這20年間總GDP增長以及人口增長、人均資源消耗情況的總體變化情況發現,15個國家GDP增長了50%以上,而人均對自然資源的消耗卻相對下降很多,經過深究發現原來是提倡的生態設計發展理念,促使效率的提升從而也帶來了GDP的增長。我國新階段推行生態型設計思想理念是一個相對棘手的問題,也是一個漫長而艱巨的任務,對日后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生態文明建設,精神文化建設都起到促進作用,必須從根本上去努力實現對問題的解決。
中國古典家具造型精美,精雕細琢,錯綜復雜,加之中國文化底蘊,給人展示中國氣勢恢宏的品格,但是資源的有效利用問題,需要我們改變原有的傳統設計生活方式,改變原有的審美意識形態,轉變為簡潔的現代風格和審美情趣,設計消費觀念上的轉變將是一個漫長過程,但是能為社會帶來更多的利益和價值。生態設計的最終目標是,使生態理念深入每個人的心中,也是這個時代的內容和努力方向,讓生態家具的路走的更加長遠,緊跟時代的步伐,是這個時代必須要實現的偉大新任務。推崇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品質為目的來營造的適度消費生活模式。
3.2 價值新趨向
高速發展的市場消費現狀,標新立異的消費心理給了生態家具設計更多的生存空間和提出更多的挑戰,生態家具的價值新趨向將對未來消費者購買使用家具時的參考依據,具有生態外觀的戶外家具能引導人們形成一個生態保護價值新觀念的認識,是否能真正的打動消費者的內心訴求心理,是取決于設計者的思維導向。每一個家具必須有一定的情感價值,人性化的角度滿足人內心的情感需求,材料選取不一定是昂貴的原料,外觀不一定是非常豪華,但是其能滿足人們的需要和對環境沒有破壞的友好相處模式。
4? 戶外家具設計生態設計策略
4.1 以生態為本
戶外家具的創新發展,生態保護一直以來都是人們關注的重點話題,治標先治本,從人類大眾的日常生活做起,支持和引導形成正確的生態消費觀。戶外家具因其使用環境的特殊性,在材料的選擇時也有著特殊的需求[6]。一般在制作時材料要首先考慮室外氣候的變化,耐腐蝕性及抗壓能力等方面要強一些。戶外家具的發展除了考慮功能和材料外,也可轉變單一的設計方法和思維模式。第一,改變傳統的家具設計思維模式,提倡從最初的設計階段就著眼于生產和消費環節對環境的影響,建立生態可持續的家具創新模式結構。第二,在生產和流通過程中,不僅要滿足更多的使用功能和消費者標新立異的心理外,還要符合國家標準的規定,以及在流通消費的過程中,降低能耗和生產消費中的成本問題。第三,擁有一套完整的生態設計美學家具方案,適當減少層次的多樣化,提倡精美簡潔的設計風格,減輕企業生產的難度和對資源的嚴格把控,引導人們接受生態節約型消費觀念和生態安全保護生活方式,從主觀印象里開始維護家具的使用周期。
4.2 可持續性發展
21世紀的新時代,可持續性的探索愈加深入,戶外家具的可持續性發展影響著我們日后生活的方方面面,有限的資源情況下,需要我們承擔責任,既要滿足當代人的使用需求又要必須滿足后代人對其的需求。現代建筑大師密斯凡德羅在設計中提出了極簡主義,提出了“少就是多”的理念,用極為大膽、簡單和完美的手法進行設計,后成為人們熱議且熱衷的話題,在歷史的長河中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現如今我們這個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為了滿足時代的發展推進,也可加以創新,亦可將這個思想理念加以運用到生活家具方面,滿足現實的需要,處理手法特別注重物體的穩定性,符合大眾的審美方向。
在日常的設計中加以借鑒,引起每一位設計師的注意和思考,設計資源的可持續性,發揮最大化的價值。在滿足設計的功能完整性外,在設計之初也應考慮到回收處理的本體結構和材料工藝,回收的利用價值的問題,對可持續發展有相應的措施:對家具材料進行分類處理,去除繁瑣的裝飾物,零部件的回收再利用,使其在后期維修中只需要更換其中的零部件就可以再次利用,而不是全部丟棄。合理利用好資源,走一條適合本民族的可持續發展設計道路,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和諧友好關系,建設可持續發展的文明社會和有利于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生態環境[7]。
4.3 和諧共存
戶外家具作為城市的“道具”,展示著城市的面貌,完美融入是一個需要考慮的話題。花草枝蔓充斥著整個城市的街道,戶外家具的生存與之息息相關,一直是以服務人類為目標,保持原生態的樣子,才能給予親近感和享受到生活的樂趣。新藝術運動時期,每一件物品不是單單的是一個符號象征,而是應該有其一定的相互交融成為一個新的整體,物與生態環境,人與自然,都是相互依存,相互貫穿。如萊特的流水別墅建筑,水與房屋與樹木渾然一體,既不阻礙生態環境的發展,又能親近自然,仿佛樹木就是在房屋里生長出來的一樣,模糊室內和室外的空間界限,增加人與自然的交融。設計的和諧性是以人為本,遵守自然規律,生態設計就是為了和諧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8]。
5? 結語
戶外家具生態設計的發展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營造人與家具與環境之間友好相處氛圍創新性設計思考,不能違背了自然環境的意愿,尊重自然,相互依賴,相互生存,改變傳統思維模式,填補生態設計價值缺口,做好戶外家具生態設計策略,重塑現代審美風格,營造和諧共贏的戶外家具生態環境。
參考文獻:
[1]林肖.戶外家具發展現狀與市場拓展[J].特區經濟,2015(08):159-160.
[2]肖麗.公共戶外家具環境協調性的設計研究[D].中南林業科技大學,2008.
[3]王小妍.生態學視野下當代產品設計新價值研究[D].蘇州大學,2018.
[4]王曉云.基于家具產品全生命周期的綠色設計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3.
[5]王冠文.生態文明視角下生態文化建構探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4.
[6]許蕾.現代戶外休閑家具設計研究[D].南京林業大學,2008.
[7]施志源.生態文明背景下的自然資源國家所有權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4.
[8]王列,陳祖建,鄭郁善.戶外家具的綠色設計理念[J].福建農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16(06):10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