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夏燕
摘要:信息化的普及為整個社會的發展帶來了很大的幫助,信息技術也促進了教育教學的發展,通過信息技術,很多老師提高了自己的課堂效率。但是在學生們的學習幾何知識的過程中,總是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錯誤。本論文對學生們出現的各種錯誤進行整理反思和分析,根據學生幾何學習的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進行分析和研究,淺談一下如何利用信息技術開展小學數學幾何教學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數學;幾何教學;策略
一、小學高年級學生幾何錯題出現的原因。
1.邏輯混亂造成的錯誤
在做幾何題目的時候,學生們一定要有較強的邏輯,一旦邏輯上出現了錯誤,學生就很容易做錯幾何題目,出現不必要的失誤。有的學生們的推理能力比較差,一旦題目給的條件太多,就會理不清整個題目的脈絡,因此只有學生們認真審題,知道這個題目講的是什么,才能夠解決好數學問題。因此老師要讓學生們學會分析題目,根據題中的間接條件和直接條件,確定各種變量之間的數量關系,善于把握已知變量和未知變量之間的聯系。在做題的過程中學生還要善于做標記,知道自己做這道題是為了求什么,如果學生們連題目邏輯也都搞不清楚,一定會出現各種不必要的失誤。
2.幾何圖形的相關概念理解不清造成的錯誤
有的學生在做幾何問題的過程中,由于概念上的混亂,也容易做出錯誤。比如說,學生在做平行四邊形面積相關的習題過程中,在面對相關例題如:“一個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都擴大到原來的三倍,面積擴大到原來的多少倍?”或者判斷題:“周長相等的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相等。”的時候,學生們由于對幾何概念理解不清,不知道在有平行四邊形的底與其對應的高或者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擴大或縮小倍數等條件時,怎么計算面積,就會產生各種各樣的錯誤。
3.不善于分析復雜圖形
有的學生在面對一些簡單的圖形的時候,很少會出現錯誤,但是只要遇到相疊加的復雜圖形,就很容易造成知識的混亂。在做題的過程中,如果學生的觀感不強的話很容易就會出現錯誤。因此老師們要根據學生們的學習的特點多加練習,幫助學生們增強解決復雜圖形的信心。
二、利用信息技術減少小學高段數學幾何錯題的策略。
1.加強練習,提高學生們分析題目的能力
為了減少學生因邏輯混亂造成的幾何錯誤,老師首先要注重培養學生們分析題目的能力,老師在習題的講解過程中,首先要先對學生們進行良好的示范,利用信息技術向學生們展示分析數學問題的步驟,在讀題的過程中畫出必須的條件,讓學生們能夠明白題目的有關信息,減少自己在題目分析上的時間浪費。其次,老師還可以通過大量的練習,利用多媒體展示數學問題讓學生們學會分析數學問題,通過課堂提問,讓學生們參與到題目的分析中去。比如:“一個直角三角形的兩條直角邊分別是8厘米和6厘米,斜邊是10厘米,求斜邊上的高是多少厘米?”通過這道題我們可以看到,我們解決這道問題的目標是求出斜面上的高,那么怎么樣求出斜邊上的高呢?我們知道的是兩條直角邊分別是6厘米和8厘米,那么通過這兩條直角邊,我們可以求出什么呢?老師可以通過這樣一系列的提問引導學生進一步的分析問題,即求出面積,求出面積之后,我們就可以求出斜邊上的高是多少厘米了。通過老師的一步步引導,學生們分析問題的能力也會不斷的上升。
2.利用信息技術,理解抽象概念
在幾何圖形的教學中,由于學生們的數學知識掌握程度參差不齊,只是通過老師口頭的講述,是不能夠讓學生們理解嚴謹科學的數學知識的。因此老師就需要讓學生們通過自己的實踐去感知數學,利用信息技術去解決學習中的重難點知識。這樣不僅能夠將讓老師抽象的知識變得更加形象和具體,還能夠讓學生通過動態的畫面刺激自己的求知欲,加深對抽象知識的理解。比如說,在學習垂直與平行的數學知識的時候,老師就可以通過多媒體,把垂直和平行的概念通過動態圖的方式向學生們展示,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移動不同的直線位置,讓學生梗更加直觀的理解垂直和相交的概念。除此之外,利用信息技術不僅能夠讓學生們學好垂直與平行知識的難點,還能夠課堂變得更加活躍。
3.利用信息技術發展學生們的數學思維
信息技術不僅擁能夠將抽象的知識變得更加具體,直觀。它還能將課本知識變得動態化,通過特殊的動靜結合方式,讓學生們更好的理解幾何知識。比如,在學習多邊形面積的知識的時候,老師還可以通過旋轉平移,讓他們知道各種圖形之間的不同之處。讓學生們知道是可以通過旋轉平移的方式將梯形轉化為平行四邊形,然后根據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計算出梯形的面積。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們更好地理解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還能夠通過圖形之間的對比,了解圖形之間的相同和不同之處。讓學生們學會舉一反三,學會通過自己已經掌握的原有知識,卻獲取新的知識,進一步開發學生們的探索能力和創新能力,通過深刻的思考一步一步的去發展學生們的數學思維。
4.利用信息技術幫助學生分析復雜圖形
在學生遇到復雜圖形的題目的時候,由于相關概念理解上的不足或者圖形結構的復雜,不管是在老師的講解上,還是學生們的學習上都會出現一定的困難,那么通過信息技術就很容易的解決這個問題,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的手段,將復雜的圖形拆分成簡單的圖形,然后再去帶領學生們解決問題。這樣不僅能夠讓復雜的問題簡單化,還能讓學生增加學習的興趣。其次,老師利用信息技術,還能夠讓學生把直觀的觀察到自己所犯的錯誤,進而改正自己,防止錯誤的發生。
總結語:
綜上所述,利用信息技術來輔助小學數學幾何教學,不僅能夠有效的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還能夠讓學生們更容易突破重難點知識,加深對知識的印象,讓整個課堂變得更加輕松,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能力,減少錯誤的發生。
參考文獻:
[1]畢之軍.淺談信息技術在幾何教學中的作用[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小教研究).2005 (12)
[2]梁晶晶.論信息技術在初三幾何教學中的應用[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