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雷珍
摘要:閱讀是一項運用語言文字來獲取知識信息的過程,閱讀能夠對學生的思維發展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而核心素養目標的課程要求正是要使語文閱讀教學能夠發揮積極的作用,從而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論文就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希望幫助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對于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教學有效性能夠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關鍵詞:閱讀教學;語文;核心素養
一、語文核心素養概述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是學生應該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的品格和關鍵能力。而在語文教學中,傳統的閱讀教學對于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是積極的,包括對學生語文知識和技巧的培養,但是傳統的閱讀教學對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卻并不明顯。現代語文教育講求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而閱讀教學更是對傳統的語文知識和技巧培養基礎上的一個教育升級的表現,在升級以后,使語文閱讀教學不僅需要培養學生對語文知識和技巧的掌握和應用,更需要專注于對學生的語言思維進行培養、對學生的審美能力進行培養,這說明語文教育應對學生的自身素質進行全方面的培養,使學生樹立健康的人格和價值觀。
二、閱讀教學中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
1.注重人文精神的培養策略
在閱讀教學中,應致力于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引導學生自主地進行閱讀積累,從而使學生自發在閱讀的過程中理解文章所表現的人文精神的內涵。教師在這個過程中應該對教學內容加以更大范圍的豐富,例如在《七色花》教學中,教師通過課文所要達到的教學目的更多的在于對一種助人為樂的人文精神的傳遞,那么就需要根據這個教學目標進行人文精神內涵的拓展,在教學中,語文教師可以找到類似主題的文章加入到閱讀教學之中,在擴大學生閱讀量的基礎上使學生學習相應的語文知識和技巧,更重要的是使學生更深地體驗善良快樂的生活的美好,如此一來,學生對于人們在生活中所散發的人文關懷就有了更深的理解,這對于塑造學生健康的人文性情具有很大的教育意義。
2.注重思維發展的培養策略
現代語文教育越來越注重對學生思維發展的培養,只有使學生的語文思維得到活躍性的發展,學生對于語文的學習才更具有體系化,從而學生對語文的“學以致用”才會更加靈活。而閱讀教學正是需要利用閱讀的方式,來打開學生的想象力,增強學生的體驗,培養學生自主的對語文的感悟能力。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的方法對學生的語文思維進行培養,教師不僅可以采取邊閱讀邊作圖的方式,來進行課文層次的劃分,幫助學生理清思維路線,例如在《七色花》教學中,根據每朵花瓣使用的愿望作為層次劃分點,理清課文表述的一個線性的時間軸;同時可以通過課文的通讀引導學生整合課文的資源,找到重點語句進行文章中心思想的分析討論,利用整合后的資源構建課文的知識框架思維導圖,從而幫助學生在對課文內容進行整體把握的基礎上,通過閱讀發現課文的中心思想,同時幫助學生注意到知識點相互間的聯系性,促進學生形成一個清晰、完整的語文知識網絡。
3.注重語言表達的培養策略
語文閱讀是學生進行語言表達的一個知識積累,充分地豐富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對于學生今后靈活地進行語言表達具有很大的促進意義,而要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就應該從最基礎的語文閱讀進行素質培養,從而使學生在交際過程中表現出更多的人文內涵、以及提高學生語言表達的清晰性、準確性和有效性。因此教師在閱讀教學環節應更加注重利用閱讀來豐富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這時,教師可以巧用一些語文訓練來培養學生的創造力,例如在《廬山云霧》教學中,教師不僅需要引導學生體驗廬山風景美,更要引導學生體驗課文文字美,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出示一些句式訓練,來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例如“廬山的云霧天姿百態,那些籠罩在山頭的云霧,就像是( );那些纏繞在半山的云霧,又像是( )。云霧彌漫山谷,它是( );云霧遮擋山峰,它又是( )。”在課文原句中,教師摘出一些有關廬山云霧景觀描寫的句式,使學生根據自己的想象填入體現自身感悟的詞句,這是在閱讀的基礎上對于學生語言表達應用能力的一種訓練,這種訓練是對學生自主地使用語言的訓練,同時也訓練學生能夠自主地表達情感。總體而言,在閱讀理解的基礎上加入一定程度的語言訓練是體現語文課堂活學活用的教學優勢的,因而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格外地注重這一點。
結論
現代語文閱讀教學注重的是對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而要進一步地實現這個人才培養計劃,在進行閱讀教學時,教師就應更加注重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對學生語文思維的培養、以及對學生語言表達的培養,教師應致力于多方面、多層次地進行閱讀教學從而全面地、系統地對學生的核心素養進行培養。
參考文獻:
[1]李作芳.淺談閱讀教學中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J].教育理論與實踐(14):62-63.盧碧云.
[2]淺談閱讀教學中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J].考試周刊,2018 (7):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