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婧
摘要:當前國際格局不斷發生著深刻且變化,全球經濟結構加速變革、政治多極化持續加強、國際安全問題也日益復雜,要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要強國,而強軍是強國的根基,強軍夢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依托,軍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軍隊建設工作的至關重要的部分。本文探析強軍夢背景下基層部隊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應的舉措,進而為基層部隊思想政治改革創新路徑提供一定借鑒。
關鍵詞:強軍夢;基層部隊;思想政治;創新
一、基層部隊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義
黨的十九大中習主席指出“明確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是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并勾勒了我國新時代的“強軍藍圖”。當前基層部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在面臨著新時代的新機遇、新挑戰,傳統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不足日益凸顯,基層部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得不到很好提高。而軍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軍隊建設工作的重要部分,強軍首先要強思想,堅定的靈魂和信念則是一只強大軍隊的必要支撐。由此,要提高軍隊戰斗力充分保障國家權益,實現強軍夢、復興夢,探索基層部隊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創新路徑勢在必行。
二、當前基層部隊思想政治教育的短板
當前基層部隊思想政治教育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教育模式的不合理,教育結構的不完善不健全,教育者專業性不夠強等影響著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發展。
2.1教育模式無法滿足新時代基層官兵的需求
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及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居重要位置,基層官兵雖然是思想政治教育特定的且相對穩定群體,但是當前基層部隊年齡層次跨度越來越大,在當前的基層部隊中“90”“00”后占比最大,他們的原生家庭、成長環境以及受教育水平等都存在著較大的差異,而且隨著社會發展,信息獲取便利,多元化價值取向的趨勢也在不斷深化,基層部隊思想政治教育的對象特點在不斷變化,教育模式的停滯不前已經成為了禁錮思想政治教育良性發展的牢籠。另一方面,基層部隊思想政治教育與現實的結合度較低,傳統的課堂單項理論灌輸思想教育已經無法滿足新時代基層官兵的教育需求。
新方法新手段缺失,教育內容或許信息有可能與受教育者的認知或者紛繁復雜的網絡觀點以及輿論存在一定的出入,使得基層官兵辨識可能存在偏差,而傳統思想教育被會認為“老舊”而得不到認可,基層部隊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與時俱進成為迫在眉睫的要求。
2.2教育內容以及結構不合理,實效性較低
當前基層部隊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結構的不合理在于,思想教育過分注重理論知識的“死記硬背”,教育內容枯燥單一,水過鴨背,無法實現入于心而固于腦。再者,類似于心理健康教育、法律教育、價值觀教育等在往往很容易被一筆帶過甚至被忽略,那么就直接導致了主體性教育不夠凸顯,基礎教育打不牢,經常性教育落實不到位,形勢政策教育跟不上軍事改革發展的步伐,那么官兵思想就無法走在前列審視全新的國內外局勢。思想教育結構的不合理體現在,思想政治教育碎片化嚴重,得不到科學的整合,其明顯的特征比如不同教育內容在時間空間上無法實現有機有效的互動結合,那么思想政治教育整體功能就會出現障礙。
2.3缺乏教育的雙向反饋,活力不足
基層部隊思想政治教育還是沿襲了政治干部講課、組織觀看新聞以及網絡課程等傳統。由于人數多且時間有限,“滿堂灌”的桎梏還是無法從根本上沖破,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沒有良好的互動及雙向反饋,使得基層受教育官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長期被動角色現狀沒有得到很好轉變。另一方面,在課后或者講座后該如何總結、評估教育的成效,并沒有一套科學合理的反饋體系機制,導致了教育者無法很好知曉思想政治教育所取得的真實成效以及存在的可改進方面。受教育者“習慣性應付”,導致了思想政治教育無法內化于心,更無從談及將所學理論知識轉變為日常行動的指導。
雖然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與受教育者是同等重要的角色,但是在基層部隊的政治工作中受教育的主體地位并沒有得到很好體現,而是更多的被教育者所取代,所以在教育過程中其主動性、積極性以及創造性得不到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活力不足。再者,基層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反饋機制不完善,使得基層思想政治教育如一潭無法流動的水,缺乏活力和動力,這等于阻斷了基層官兵主動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新道路的可能性。
三、基層部隊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的路徑
新時代豐富了我國強軍夢的內涵,作為強軍重要一環的軍隊思想政治教育更需要縱觀全局緊跟新時代步伐,興利除弊,破舊立新。
3.1優化基層部隊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及教育手段
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政治工作過不了網絡關,就過不了時代關。信息技術發展利弊共存,所以需要直面挑戰抓住機遇,使網絡科技為基層部隊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提供更廣闊的空間?!拔⒄n堂”、“互聯網+”等是豐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的載體和手段。習近平總書記也多次提及互聯網相關的內容,所以在互聯網飛速發展的今天,要構建起“互聯網+”與基層部隊思想政治教育有機結合的模式。雖然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與教育內容本身沒直接的關系,但是它直接關系到思想政治工作中教育對象對知識的認可度和接受度,教育在課堂也要走出課堂,才能更好地被趕潮流的“90”后“00”后官兵接受。
在教育手段上也可以挖掘更有效的教育方式,如改善基礎部隊的文化氛圍,把休閑娛樂、身心放松和文化建設結合起來,不斷豐富基層部隊的文化內涵。教育的開展方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時間可以選擇勞動節、建軍節、國慶節等特殊節日,同時以特定的節日為主題,活動方式比如演講比賽、板報設計、公益活動等,實現可持續可循環的良性思想教育。
3.2完善基層部隊思想政治教育結構及內容
提高實效性,就要穩抓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以及教育結構的優化。思想政治教育結構不斷分化再整合,這個過程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結構得到不斷趨于科學合理。也就是說,基層部隊思想政治教育結構以及內容不應停留于固有的框架模式,而是要在立足于繼承的同時通過開放式的與時代接軌的方式來延續生命力。值得注意的是基層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不在于多,而應精準適用,在開展基礎理論教育的同時不能忽視開展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道德教育、榜樣教育以及時政教育等教育的作用。結構合理化且多學科交叉形成合力,將抽象轉化為具體,將理論放置于現實,提高吸引力,提高實用性,基層部隊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才會進一步提高。
3.3建立思想政治教育雙向反饋以及長效機制
基層部隊思想教育質量,質在首位。有效的雙向反饋機制是構建長效機制的基礎,一方面是基層官兵明確自己在教育的過程中收獲了什么,有何種新的認識以及可能存在的偏差,一方面是教育者通過反饋回來的信息對教育的效果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在后續的思想教育中才能夠更好地及時調整教育手段,來突破存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局限性。而如何才能實現有效的雙向反饋,那么就要根據現實制定科學的考核量表以及反饋模式,而在考核量表的定制以及反饋與模式的構建中要突出群體針對性,如大學生士兵和文化水平相對較低的士兵應使用不同的反饋及考核手段,在教育者開展教育的過程中也要依據反饋回的不同情況作出不一樣的調整,實現有效的雙向反饋,由此提高基層官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的可持續性,逐步建立起基層部隊思想政治教育的長效機制。
3.4提高基層部隊思想政治教育主動性及針對性
如何提高基層部隊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動性和針對性,這也是提高基層部隊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內在要求。基層官兵作為思想政治教育一個特定群體,但是不同年齡階段不同教育背景,初中文化到本科、碩士都有相應的占比,這又決定了特定群體中不同的特點,在日常教育中要基于對基層官兵的認知水平以及知識結構等進行綜合性考量,靈活調整教育內容和教育方式,因材施教因實施交,循序漸進,避免在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時出現部分人無法理解、部分人能夠接受、部分人覺得多此一舉的情況。
另一方面,文化水平以及思想覺悟相對較高的官兵可以積極主動發言、宣講或者給他人授課等,并將其納入考核指標,這樣不僅減輕政治干部的沉重負擔,而且能為思想教育模式注入新鮮血液,還可以使自身可以得到相應的鍛煉提高政治素養,對身邊官兵也能起到積極的榜樣作用,形成良好的營區學習氛圍。
五、結語
基層部隊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國內外環境的深刻變化以及政治經濟的發展,新時期賦予了我軍新的歷史使命,也賦予了軍隊思想政治教育新的時代內涵,基層部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要在原有的體制機制上不斷探索和創新,這個意義上的改革創新不能僅僅停留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自身層面,而是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理念和整體機制的不斷創新完善,融合多學科,兼顧多主體,同時還要積極發揮社會、新技術、新平臺、家庭以及環境等多方面的聯動作用,才能更好地保障培養新時代“四有”革命軍人的各項基礎,使基層部隊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創新發展更好助力強軍夢、強國夢的實現。
參考文獻:
[1]張耀燦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學.[M].人民出版社,2001
[2]蔣少散.創新背景下軍隊思想政治教育的職能和目標[J].軍隊政工理論研究,2003年10月第4卷第5期.
[3]顧恒銘.習近平治軍思想引領下的部隊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研究[D].南京工業大學,2018.
[4]李德祥.堅持“四不”著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質效.政工學刊,2016 (5).
[5]習主席在出席解放軍代表團全體會議時強調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國防和軍隊建設實現新跨越[N].解放軍報,2016 (3)
[6]張超林.基層部隊思想政治教育精準化探析[J].政工學刊,2019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