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鑫
直腸黏膜側切術、經陰道或肛門實施直腸前突修補、直腸黏膜膠圈套扎術等是治療直腸前突或直腸黏膜脫垂所造成的出口梗阻型便秘的常用手術方式[1],但是有時創面愈合慢,手術創傷較大,疾病復發率高,有術后出血和感染并發癥的出現。本次研究旨在分析直腸黏膜內脫垂所致的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采用直腸黏膜套扎治療的效果,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于2018年9月~2019年9月在本院進行治療的直腸黏膜內脫垂所致的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72例,所有患者均自愿參與本研究,且簽訂了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患有精神疾患;腸道器質性疾病;不愿參與此次研究;存在嚴重器質性障礙疾病者。納入標準:符合直腸黏膜內脫垂所致的出口梗阻型便秘診斷標準;既往無精神病史;自愿參與此次研究;不伴隨嚴重器質性障礙性疾病者[2,3]。按照接診順序奇偶性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各36例。觀察組(奇數)男20例,女16例;年齡50~75歲,平均年齡(62.2±4.3)歲。對照組(偶數)男19例,女17例;年齡51~74歲,平均年齡(61.8±4.1)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采用直腸黏膜下硬化劑注射術治療。治療前患者排空大便,局部麻醉、消毒后,在肛門鏡下充分暴露直腸前壁,注射用消痔靈混合液10 ml(消痔靈︰氯普魯卡因︰注射用水為2︰1︰1),在直腸前壁齒狀線上0.5cm以上沿黏膜下向上注射藥物,一般選擇左、中、右3個不同平面,每一方向的注藥量約8 ml。術后無須特殊處理,控制排便1d。
1.2.2 觀察組 采用直腸黏膜套扎術治療。術前均行盆底超聲、動態排糞造影、肛門直腸測壓、Glazer評估[4],以排除肛周及盆底肌肉的功能性疾病,確診為直腸黏膜內脫垂所致的出口梗阻型便秘。簡化骶管麻醉,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常規消毒,鋪巾,充分擴肛,置入缺口透明肛鏡[5,6],觀察黏膜松弛堆積狀態,根據黏膜松弛的位置及狀態進行直腸內黏膜高位多點套扎,留置肛門排氣管,包扎固定[7]。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及治療前后焦慮癥狀積分(分值越低說明焦慮情緒越輕)、便秘癥狀積分(分值越低說明癥狀越輕)、直腸肛門測壓指標水平。臨床療效判定標準參考文獻[3]分為顯效、有效、無效,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4.44%(34/36),顯著高于對照組的69.44%(25/36),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焦慮癥狀積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納差、焦慮、痞滿、失眠等焦慮癥狀積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納差、焦慮、痞滿、失眠等焦慮癥狀積分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便秘癥狀積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排便時間、排便費力、排便不盡感以及大便性狀等便秘癥狀積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排便時間、排便費力、排便不盡感以及大便性狀等便秘癥狀積分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直腸肛門測壓指標情況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肛管靜息壓、肛管舒張壓、直腸靜息壓、肛管最大收縮壓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對照組患者的肛管靜息壓、肛管舒張壓、直腸靜息壓、肛管最大收縮壓水平均低于本組治療前和觀察組治療后,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前后的肛管靜息壓、肛管舒張壓、直腸靜息壓、肛管最大收縮壓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焦慮癥狀積分比較(,分)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焦慮癥狀積分比較(,分)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bP<0.05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便秘癥狀積分比較(,分)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便秘癥狀積分比較(,分)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bP<0.05
表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直腸肛門測壓指標情況比較(,mm Hg)

表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直腸肛門測壓指標情況比較(,mm Hg)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bP<0.05;1 mm Hg=0.133 kPa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認定,直腸內脫垂是肛腸科16種難治疾病之一。隨著現代化生活節奏的加速以及老齡化的加快,逐漸增加了此類疾病患者數量,對他們的正常工作生活產生嚴重影響[8-10]。選擇傳統外剝內扎方法治療,可能會出現肛門失禁等并發癥,盡管安全有效,因此選擇疼痛輕、療效佳、操作簡單、時間短的直腸黏膜套扎治療,是患者和醫護人員間的共同需求[11]。高位直腸黏膜套扎4~13 cm,操作原理:采用自動彈力線套扎器套扎松弛的直腸黏膜,套扎后松弛的黏膜皺縮,縮小腸腔內面積,使向腸腔隆起的黏膜平復(糞便流出道通暢)。套扎后黏膜球缺血,壞死脫落,組織修復后瘢痕形成,對松弛組織起到支持作用,延緩黏膜松弛的復發。
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焦慮癥狀積分及便秘癥狀積分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對照組患者的肛管靜息壓、肛管舒張壓、直腸靜息壓、肛管最大收縮壓水平均低于本組治療前和觀察組治療后,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前后的肛管靜息壓、肛管舒張壓、直腸靜息壓、肛管最大收縮壓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患者的肛門功能情況并不會因實施直腸黏膜套扎術而發生轉變。經此次研究結果證實,選擇直腸黏膜套扎治療直腸黏膜內脫垂所致的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可一定程度上減輕痛苦,提升患者生活質量,提升整體滿意度情況,對肛門直腸功能影響小,療效顯著,具備極其廣泛的應用前景。
綜上所述,針對直腸黏膜內脫垂所致的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采用直腸黏膜套扎治療,可顯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取得極佳的治療效果,改善患者負性情緒,加快患者康復速度,具有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