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潔貞
摘要:事業單位作為我國行政運行的重要構成環節,其運營管理中牽涉到繁冗復雜的財務內容,隨著我國市場化經濟的不斷發展,對于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水平有著更高的要求,針對事業單位傳統的財務預算績效管理問題要進行改進才能夠更好地服務于廣大人民群眾。文章大量收集已有研究文獻,在其基礎上結合我國事業單位預算績效評價的現狀進行深入分析,根據實際預算管理情況提出合理的對策建議,為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優化提供保障。
關鍵詞:事業單位;預算管理;績效評價;現狀對策
一、事業單位預算績效評價主要內容
事業單位預算績效評價從內容上看,我國事業單位的財務預算通常涵蓋項目支出預算與基本支出預算。項目支出預算的主要方向是將單位年度特定的行政目標進行落實完成,主要是針對事業單位的基本建設項目以及行政類事業項目的預算;而基本支出預算則是事業單位為了維持自身運營所需要的日常經費支出,是生產運營的基本保障。但是對于事業單位的預算來說,進行績效評價是不可避免的,主要是通過落實效果、財務績效評價、單位基本支出績效評價、相應項目支出績效評價等多方面進行。
事業單位預算績效評價目標。事業單位展開預算績效評價的主要目標就是為了提升事業單位的國家資源利用效率,確保能夠將事業職能充分發揮,提升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服務水平,才能夠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發揮出事業單位的重要作用。首先是提升整個事業單位財務運營的效率與質量,各項財務工作要能夠有序的展開;其次就是推動事業單位進行合理資源配置,規范各項財務工作內容,增強整個事業單位的廉潔程度。
事業單位預算績效評價的準則及方式。從我國事業單位發展情況來看,對于其預算績效評價準則主要劃分為以下幾點,首先是計劃性準則,也就是事業單位要將績效評價與原先預算計劃進行比較;其次就是行業性準則,結合國家公示的相關行業的對應指標與數據制定相關準則;最后就是歷史性準則,事業單位根據當前數據與歷史數據進行對比分析,通過因素分析法、比較法、最低成本法等等,總結出有效評價結果。
綜上所述,事業單位預算績效評價是繁雜的系統性工作,對于事業單位來說存在極大的難度,而且也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進行建設;在市場化經濟背景下,需要提升自身競爭力才能夠在市場化競爭中保持著優質的服務,才能夠推動社會和諧發展,提升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服務水平。
二、事業單位預算績效評價現狀及原因分析
(一)事業單位對預算績效評價認識深度不夠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深入發展,給事業單位帶來極大的沖擊與挑戰,國家逐漸重視事業單位的預算績效管理。部分事業單位在預算績效評價中管理意識薄弱,簡單認為預算績效評價只是針對資金使用是否規范進行考核,標準沒有納入績效評價體系,造成預算考核機制中獎懲制度模糊,給事業單位的運營造成影響。另外就是部分事業單位根本沒有重視預算績效評價,只是簡單認為是財務部門的工作,其它各部門預算績效評價意識也欠缺。正是由于對預算績效評價的認識不足,在相關預算項目上并沒有進行監控跟蹤,績效考核流于形式。
(二)事業單位欠缺健全的預算績效評價機制
對于預算績效評價工作來說,需要健全的預算績效評價機制作為指導。但是目前的現狀就是事業單位在預算績效評價機制的建設上存在比較大的漏洞的,整個機制并沒有完善,主要體現在評價指標體系上。事業單位的預算定性指標繁冗復雜,定性指標很大程度上能夠進行人為操作,根本不利于事業單位的監管。另外就是由于地區、行業性質、服務對象、各級層次不同,直接使得事業單位的預算績效評價指標存在較大差異,沒有統一的標準,影響到事業單位預算績效評價的效果。一些事業單位根本沒有根據預算績效評價體系進行嚴格的落實,在評價方案的制定、評價依據、評價標準的篩選上都缺乏規范性,也會影響到事業單位預算績效評價的推進。
(三)第三方預算績效評價市場尚未成熟
從市場化經濟發展來看,事業單位能夠通過引入第三方中介機構進行預算績效評價。但是從我國目前的第三方預算績效評價市場發展情況來看,多數服務于市場企業,而服務于事業單位的第三方機構是極少的。主要原因在于市場企業更加重視預算績效評價來幫助其提升競爭力,但是事業單位在競爭力提升方面的需求則并不是那么急切,自然就形成許多第三方機構并不愿意承接事業單位的預算績效評價的業務。
三、提升事業單位預算績效評價工作的優化措施
(一)深化事業單位預算績效評價意識
事業單位要通過各種措施提升預算績效評價意識。第一、事業單位上級有關部門能夠多組織事業單位相關負責人進行預算績效評價知識體系的學習或者技能培訓,提升單位管理層對預算績效評價工作的重視程度,以上率下,組織職工進行學習;第二、將傳統的預算績效評價核心內容進行調整,要在執行層面投入精力,構建相應的監管部門對預算績效評價執行工作進行實時監督與管理,為預算績效評價工作提供保障。第三、各級事業單位應該積極收集預算績效評價相關資料,認真學習相關知識,提高業務技能。獎勵在預算績效評價工作中表現突出者,增強工作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
(二)構建完善的預算績效評價機制
對于任何工作的執行都需要相關制度指導,事業單位同樣也需要將預算績效評價機制進行完善,將預算績效評價指標體系進行優化。以國家對于預算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政策作為基礎,結合事業單位自身的實際,制定出科學合理的評價標準。主要就是將傳統的定性指標通過財務,或者其他數據轉換成定量評價指標,降低定性指標在指標體系當中的比重;同時對于存在較大差異的各級組織則能夠通過權重的形式,將其轉換為統一標準的指標,進行比較。整個預算績效評價機制的完善要結合實時監管制度,確保整個評價在運行時能夠處于監管下,避免人為操作,為事業單位的廉潔程度提供保障。
(三)不斷推動第三方評價機構市場
盡管對于第三方市場來說,事業單位的業務利益不足,但是一旦政策能夠適當引導,幫助其獲得更多的稅收優惠政策,能夠吸引到更多的第三方評價機構承接事業單位的預算績效評價業務。事業單位要構建合理的第三方評價機構工作制度,確保遵從國家利益,為其工作的規范性提供保障。事業單位在第三方評價機構完成工作后,結合實際有針對性地對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改進,提升自身預算績效評價的工作效率與質量。
(四)引入專業預算績效管理人才
認為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只是財務部門的事情,與自身沒有多大的關系,不利于工作的開展。只有引入專業的績效管理人才,才能夠推進各項優化措施的落實,幫助事業單位提升預算績效評價工作的質量,有效地落實相關制度。
四、結語
隨著國民綜合素質的不斷提升,對于事業單位的服務質量要求愈加嚴格。事業單位預算績效評價管理的不斷優化不僅是為其自身競爭力提升提供保障,同時也是為整個國家利益提供保障。因此,事業單位要重視預算績效評價工作,國家才會支持事業單位的發展,才能夠更好的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提升我國行政管理的綜合質量。
參考文獻:
[1]倪靜文.關于加強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績效管理的思考[J].中國集體經濟,2019(08).
[2]吳琳.事業單位預算績效管理問題研究[J].納稅,2019(03).
[3]張敏.淺析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績效管理[J].經濟師,2018(11).
(作者單位:佛山市南海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