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媛媛
摘? ?要: 近幾年來,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越來越嚴重,養老事業的發展對相關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為了滿足我國養老事業發展對專業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多的高職院校開設了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將多元化教學方法運用到高職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教學有益于本專業服務人才培養。針對當前本專業教學存在的問題,提出在高職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教學中要運用多元化教學方法,制定多元化的人才培養方案等策略,提高高職院校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質量。
關鍵詞: 高職? ?老年服務與管理? ?多元化? ?教學方法
隨著老齡化人口數量逐年上升,我國養老事業的發展對于專業型養老服務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高職院校開設的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具有非常明顯的行業特點和職業能力。要想培養出專業型養老服務人才,必須對高職院校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教學現狀進行分析,針對性地運用多元化教學方法。
一、將多元化教學方法運用到高職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教學中的必要性
我國從1999年正式進入老齡化社會,到今天已經20余年。中國老齡協會2020年上半年發布的《需求側視角下老年人消費及需求意愿研究報告》表明,我國在2019年60周歲以上的老齡人口高達25388萬人,占總人口的18.1%,其中65周歲及以上的人口高達17603萬人,占總人口的12.6%。從1999年到2018年,19年的時間內,我國老年人人口凈增長1.18億,是世界上唯一一個老年人口超過2億的國家[1](14-17)。
涉老行業是專門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顧和護理服務,滿足老年人特殊生活需求的服務行業。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養老事業發展速度越來越快,對于養老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對于老年人的日常照顧、精神慰藉、心里支持、康復護理、緊急救助、臨終關懷等方面的人才需求量越來越大。加大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力度迫在眉睫。在這種情況下,高職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必須對現有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加強專業型老年服務人才培養[2](252-253)。
二、高職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教學現狀
(一)課程分配的合理性有待提升
雖然我國絕大多數高職院校不斷優化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的課程分配,但是依然有個別高職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的課程設置不是很合理。例如,某高職院校的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課程設置為一年級以公共基礎課程為主,主要提升學生的個人修養;二年級以專業核心課程為主,主要提升學生的專業素養;三年級以職場實習為主。這樣分配課程,將實踐教學集中到二年級和三年級。實踐課程的高密度安排影響了學生其他課程的學習,學生學習狀況并不理想。
(二)學生積累養老服務經驗比較困難
高職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的開設目的是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的專業養老服務人才。要想實現這一人才培養目標,需要充分整合學校、社會、企業等各方面的力量。但是,我國少數高職院校并沒有與當地涉老企業進行深度合作。尤其是部分養老事業發展比較緩慢的城市,當地高職院校在應用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方面充滿阻礙。另外,雖然部分學校為學生創造了到養老企業體驗養老服務工作的機會,但是并沒有給予學生充足的體驗時間。這樣,學生很難接觸涉老企業最核心的養老服務業務,無法在養老服務方面積累大量的工作經驗。
(三)專業師資力量有限
高職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具有強大的實踐性,專業課程教學需要任課教師具備較高的專業技能。也就是說,教師不僅要掌握大量的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理論知識,還要對養老行業有一定的了解,有涉老企業的基層工作經驗。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引導學生在做中教、在做中學。但是,實際情況卻是,很多專業教師都是其他專業轉型來的,并沒有很高的專業教學素養。另外,很多青年教師除了教學工作之外,還需要開展科研、行政、學生輔導等工作,根本沒有多余的時間和精力去涉老企業進行掛職體驗。如果直接邀請企業的工作人員來校講座,企業流動性太強,那么實踐起來具有一定的難度。這樣,教師的專業化教學水平就會偏低,無法滿足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的實際教學需求。
三、高職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多元化教學方法的運用
(一)制定多元化的人才培養方案
在高職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多元化教學過程中,需要制定多元化的人才培養方案。首先,需要深入涉老行業企業調研相關企業對于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人才的實際需求,了解社會對于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職業人才素質、職業技能、職業資格標準的要求,以此為基礎制定明確的高職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確保高職院校人才定位與相關企業的崗位需求相一致。其次,分析當地老年服務發展趨勢,以及涉老企業對于專業人才知識、能力及素質方面的要求,然后針對性地設置課程結構。再次,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學習規律,結合專業課程的難易程度,合理分配課程與課時。最后,高職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需要強調專業課程設置的針對性與適用性,強調學生實踐技能訓練的有效性,并對現有理論教學課程、實踐教學課程進行全面整合[3]。
(二)加強現有教學模式與教學手段的改革與創新
在高職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多元化教學過程中,需要加強現有教學模式與教學手段的改革與創新。首先,將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的教學模式與涉老企業的人才需求結合,加強工學交替、任務驅動等教學模式的應用。其次,結合我國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發展趨勢,借鑒國內外同學科的教學成果,對現有的教學內容進行完善,對專業教材進行優化,確保教學內容對當前養老企業的發展需求進行有效的反應。再次,構建開放性的專業教學資源平臺,確保教師和學生共享該平臺的課程資源,確保教師、學生及相關企業在這一平臺上進行有效的互動和交流。最后,加強現代化信息技術的應用,加大高質量多媒體教學課件的開發與制作,研發出多元化的教學手段,例如情境教學法、現場教學法、參與教學法、案例教學法等。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手段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4](56-58)。
(三)完善工學結合實踐教學體系
在高職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多元化教學過程中,需要完善工學結合實踐教學體系。首先,高職院校要將校內實訓與校外企業充分結合,加強學生實踐教學技能訓練。與涉老企業深入溝通交流,結合涉老企業對于人才的需求設置針對性的實踐教學內容,構建針對性的實踐教學體系。其次,細化老年服務與管理的實訓模塊,確保實訓模塊包含以下幾部分:第一老年基本服務護理技能培訓,第二老年心理咨詢護理技能培訓,第三老年常見疾病防護技能培訓,第四老年養老機構管理技能培訓等。最后,設立以下幾種模擬實訓室,讓學生置身于逼真的模擬工作情境中:第一老年服務護理實訓室,第二老年心理健康咨詢室,第三老年機構管理模擬實訓室。這樣的實踐教學體系,讓學生在逼真的工作環境中獲得專業技能,并增強職業責任感和價值觀[5](32-35)。
(四)設置多元化的考核方式
在高職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多元化教學過程中,需要設置多元化的考核方式。首先,將高職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教學內容與涉老企業的相關技術規范對接,確保技能課程考核內容與涉老企業的職業技能考核相聯系。其次,將專業技能類的課程考試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日常考核,主要考核學生的學習態度是否端正、學生的作業完成是否按時、學生的實訓報告是否規范;與此同時,還涉及學生的階段性課程學習報告質量、學生的課堂參與度等方面。第二部分是期末考核,以職業技能操作考核及職業技能考證情況評價成績為重點。最后,如果學生在學習期間積極參加了學校或者行業具備的職業技能競賽,那么競賽成績應當納入課程考核總成績[6](24-25)。
(五)設置多元化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
在高職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的多元化教學過程中,需要設置多元化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首先,在高職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內,組建一支教學質量督查小組,主要成員為高職院校的專業教師及涉老企業的專家。主要工作是在高職院校的教學監督室指導下,對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教學質量進行督查,對專業教學計劃的制訂與實施進行檢查,對實際教學質量情況進行檢查。其次,組建一支學生教學信息員隊伍,主要工作是教學信息的反饋。最后,引進第三方教學評價機制,充分發揮涉老企業、學生家長、研究機構、宣傳媒體等方面的力量,對高職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質量進行評價,對學生在涉老企業的頂崗實訓情況、學生的就業質量進行評價,了解學生家長、用人單位等對高職專業辦學效果的認可程度。只有這樣,才能夠最大限度地促進高職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的可持續發展[7](85-87)。
(六)加強專業師資隊伍建設
在高職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的多元化教學過程中,需要加強專業師資隊伍建設,努力打造出一支業務素質高、學歷高、年齡合適、專業技術服務結構合理的高素質師資隊伍。首先,結合高職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制定與之相協調的管理制度,加強專業人才的引入,優化高職院校專職教師與兼職教師的比例,通過自主培養、對外引進高端人才等手段組建一支高質量的專業教學團隊。其次,構建一支由專業教師、骨干教師和普通教師組成的“三層次”師資隊伍,提升高職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的師資隊伍質量。最后,通過外出進修、企業調研、頂崗實踐、掛職鍛煉、實習帶教、課題研究、行業培訓等措施加深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教師對我國養老行業的了解[8](247+263)。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教學活動的實施,要為社會、為國家培養出更多高素質、高技能的應用型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人才。鑒于高職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教學現狀不甚理想,將多元化教學方法運用到高職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教學中,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同時,只有制定多元化的人才培養方案、加強現有教學模式與教學手段的改革與創新、完善工學結合實踐教學體系、設置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建立健全多元化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加強專業師資隊伍建設,才能提高高職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趙久華,朱文娟,崔道亮.“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改”模式下提升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建設水平[J].衛生職業教育,2019,37(22).
[2]陳琦.應用型大學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建設思路探討[J].智庫時代,2019(27).
[3]李杰順.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究[D].昆明:云南財經大學,2019.
[4]袁慧玲.高職院校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家庭服務,2017(10).
[5]侯曉霞.高職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以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為例[J].職業技術教育,2017,38(11).
[6]李玲,邵愛玉.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醫養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初探[J].衛生職業教育,2016,34(22).
[7]朱文娟,趙久華,臧謀紅,陳素琴,沈國文.基于高職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教學綜合改革的探討[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16,33(10).
[8]孫倩,韓玉曉,潘建田.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高端技能型人才培養體系研究[J].中國市場,2016(33).
項目來源:陜西國防工業職業技術學院2020年度校級科研計劃項目“老年照護‘1+X證書制度與人才培養方案融通研究”(項目編號:Gfy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