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錦霞
摘? ?要: 新時期堅持立德樹人的培養方針,針對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個性化差異,如何更好地引導學生健康成長、成才,值得所有班主任深思、探討。本文結合當前中職班主任管理工作實際情況,從班主任的主觀意識、班級管理工作的要求、安全教育的方式轉變、心理健康教育、如何利用社交平臺等方面分析如何更好地了解學生、走近學生,如何提高班級管理效率,助力學生健康成長。
關鍵詞: 新時期? ?中職班主任? ?班級管理
中職學校學生有特殊性,思維活躍、有冒險精神,但是大部分同學缺乏自主學習能力,文化成績低,生活自制力差,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心理問題。如何引導他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掌握一技之長,是中職班主任面對的難題。本文將從以下幾方面介紹中職班主任如何更好地管理班級,提高管理效率。
一、中職班主任要從主觀意識上重視班級管理工作
用心管理班級,不是形式主義,不是做給領導看或者應付檢查,而是班主任從主觀意識上重視,真正考慮如何把班級管理好,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用心對學生,真心關心每個學生。學生因為文化成績不好,經常被老師責罵,心理敏感,需要別人的關注、關心。班主任可以把他們當作自己的孩子或者弟弟妹妹,多關心他們、愛他們、包容他們,讓他們覺得自己被重視、被關愛,才能得到學生情感上的接納,才能走進他們的心靈,才能更好地教育他們。
班主任既要當嚴父又要做慈母。嚴格要求學生是必要的,但是嚴格不等于態度強硬、偏執,否則會讓學生產生畏懼心理。嚴格管理學生、嚴格要求學生,才能成就一個有序、自律的班集體。生活上,班主任應該慈母般地關心學生。他們缺乏生活經驗,離開父母的保護,生活自理能力較差,這時候就需要班主任擔起家長的責任,常到宿舍看望學生、關心學生、鼓勵學生,幫助他們克服生活上的困難。但是要注意的是,不要以愛學生的名義溺愛或者放縱他們,讓他們錯誤地以為班主任是“自己人,沒關系,一切好說”,失去威信。
二、迎合新時代需求,中職學校班主任管理工作要科學化、規范化、藝術化
(一)制定班規,獎懲分明。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部分孩子自律性很差,學習主動性欠佳,想要他們自覺遵守學校規章制度是很難的,更不用說主動學習。通過制定班規,把被動的各種要求變為主動的行為,可以更好地約束學生,讓他們知道什么是對什么是錯,做錯了會有相應的懲罰。
學生如果表現優秀,就應該有相應的獎勵措施,激勵他們繼續保持下去,爭取做更好的自己。這個年紀的孩子還是渴望被關注的,看到身邊的同學被表揚了,希望下次受表揚的是自己,慢慢地,就會端正行為習慣。獎勵的方式可以考慮更貼近學生的年齡特征,比如發個朋友圈表揚,制作小視頻表揚,改變獎勵方式。
(二)多請教資深班主任。
雖然每個班級的情況不盡相同,資深班主任在多年經驗積累下,已經形成了管理模式,碰到突發情況,可以快速“對癥下藥”。通過多請教、多交流,摸索出適合本班情況的管理方式,甚至有些優秀的經驗是可以直接搬過來用的。這樣,在“山重水復疑無路”時,自然就會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驚喜。
(三)平時注重和學生交流、談心。
一些學生行為習慣不好、學習成績不好,很大程度上不是孩子的原因,而是家庭教育的問題。從家庭背景和經濟條件來看,首先,職業院校學生的父母學歷層次以“初中及以下”為主,其中,中職生父母的這一比例分別為57.63%和61.22%,從家庭教育和家庭關愛情況來看,半數左右學生缺少家庭關愛。與父母長期居住在一起的中職生僅占49.07%,不與父母長期居住在一起的職校生的家庭情況較為復雜,很多都是父母離異、離異再婚、父母雙方或一方長期在外打工等。據了解,我校2017級有個班級,全班共31個學生,就有17個學生的父母是離異的,這個數字真的很讓人心痛。
部分學生存在一定的心理問題:缺乏自信,甚至感到自卑,意志力薄弱,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依賴性強。在這里,我推薦所有班主任看一部電影——《再見十八班》,據說這是真實的故事改編的,相信大家一定會有很大的觸動。劇中的十八班是遠近聞名的“差班”,各種問題學生,在所有老師都放棄他們的時候,譚老師承擔起了班主任的責任,用心了解班上的每位學生,發現學生內心深處隱藏的自己,幫助他們打開心結,重新拾起學習激情,邁向未來之路。很多所謂的“壞學生”,本質都不壞。他們表現出來的各種叛逆,有可能是一種保護色,也有可能是為了引起關注、關心,甚至還有可能是因為沒人跟他說這是不可以的。
班主任要用心關愛學生,走進學生的心靈,讓他們愿意將自己的困惑、煩惱等傾訴出來,幫助他們整理情緒、解答疑惑、化解心結,盡可能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實際問題,使每個學生都有健康、積極、向上的心態,正確面對生活、面對社會、面對未來。班主任工作是良心活,我相信,可以走進學生內心深處的老師一定可以教出好學生,改變學生的未來。
(四)個性化對待每個學生。
新時代,很多東西都講究私人訂制。同樣的,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性格特點,有的開朗,有的內斂。班主任平時在管理班級或者做學生思想工作的時候,要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采取不同的方式,特別是一些心理比較脆弱甚至有心理問題的學生,班主任更應該留意、保護。過于強硬的管理經常會忽視學生的性格和情感,學生很可能只是表面上遵從了,實則內心更叛逆了。要注意的是,滔滔不絕地講大道理已經不適合新時代的學生,我看到這樣一句話——“我見過情商最低的行為,就是不停地講道理”,學生從小到大已經不知道多少次被老師苦口婆心地教育過,他們聽過的所謂的道理已經很多。班主任在管理班級、教育學生的時候建議選用柔性管理方法,講究技巧,講究方式方法。
(五)培養優秀的班干部團隊。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要管理好一個班級,單靠班主任一個人的力量是不行的,培養一支優秀的班干部隊伍是必不可少的。
班主任通過觀察、聽取意見,挑選出有威信、有能力、愿意為班級做貢獻的班干部。有的老師會憑個人喜好或者成績挑選班干部,成績固然重要,但是作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威信和能力更重要。班主任要精心培養班干部,教會他們如何處理班級事務,如何協調人際關系,如何平衡學習和工作,在提升自我的同時成為班上其他同學的榜樣。班主任要把班級事務細分化、明確化,合理分工,均衡好各個班干部的工作,鼓勵他們大膽施展手腳,班主任更多的起指導的作用。
三、說教式的安全教育轉向體驗式的安全教育
馬斯洛需求理論指出,人類的需求從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其中安全需求占據重要位置。學生的安全教育就是生命教育,是學校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學生正處于叛逆期,還不成熟,自制力比較差,往往考慮不到后果甚至不顧后果,無法預見危險,班主任這個崗位的安全責任更加重大。不僅要多注意多觀察學生身邊可能存在哪些安全隱患,還要教會學生如何發現身邊的安全隱患,發現后要第一時間學會自我保護并且報告給老師。
新時代,教師要不斷豐富安全教育管理知識,不斷積累安全教育案例素材,變換教育方式,最好采用體驗式安全教育,比如每學期的消防、地震等應急疏散演練必不可少。學生通過親身體驗,知道自我保護的重要性,在實踐中總結經驗教訓,形成自我保護的技能。除此之外,班主任進行安全教育的方式也應該多樣化,盡可能避免說教式。比如可以通過播放影片、模擬表演、舉辦知識競賽、懸掛宣傳圖片、黑板報等方式,也可以請有關人員進行專題講座,介紹事故案例。還要開展家校合作,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孩子行為習慣有著重要影響。和家長配合教育在家、在校外如何保障安全,比如如何正確使用燃氣、如何安全用電、交通安全教育、防溺水安全教育、飲食衛生安全教育等,讓學生增強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自我救助能力,做到家校合一。
近年來,很多城市都建設了城市公共安全教育基地,消防、交通等很多領域都有了專業的安全體驗館,部分企業紛紛推出了體驗式的安全教育場館或者VR館。學校可以通過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安全實訓基地,讓學生身臨其境地體驗、學習,寓教于樂,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四、不容忽視的心理健康教育
世界衛生組織給健康的定義是,生理、心理及社會適應三個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種狀況,不僅僅是沒有生病或體質健壯。我們身邊一些學生曾經歷或正在經歷焦慮、抑郁,如果沒能及時發現、正確引導、干預,可能影響今后的人生。
在學校中,班主任與學生的接觸最多、影響最大,在中職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
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這是對學生系統地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徑。在平時班級事務管理中,班主任更容易察覺學生的情緒變化、心理困擾。班主任可以利用班會課、晚自修等對全班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消除誘發學生心理問題的內在因素,使其平和正視心理健康這個話題。班主任應盡可能發現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給予肯定、表揚、鼓勵,引導學生認可自己,增強自信心。
(二)多開展集體活動。
在參加集體活動的過程當中,學生進入特定的心理氛圍,在不知不覺中加強心理建設,及時發現不能融入集體活動的同學,并對其做進一步跟蹤、引導,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當發現個別學生存在焦慮、煩躁、抑郁等情緒時,班主任要及時開展個案輔導,并邀請學校心理咨詢老師一起協助,及時引導并做好后續跟蹤工作,需要到醫院治療的,應該協助家長做好后續工作。
(三)發揮同齡人效應。
現在的學生非常重視朋友關系,更愿意跟身邊的朋友分享喜悅、訴說煩惱,同伴能夠在第一時間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心理狀態。因此,班主任可以私下指定幾個學生負責了解班級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態,實時將疑似心理障礙等情況反饋給班主任,班主任和心理健康老師才能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學校應該建立學生的心理健康檔案,定期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檢查。
(四)正確處理學生早戀現象。
相信所有班主任都會碰到學生早戀這個問題,有的班主任一發現學生疑似早戀,就嚴厲批評學生、通知家長、請家長到校,甚至通報處分。不但沒有遏制住學生的早戀現象,反而會激發他們的逆反心理。青春期對異性的好奇、欣賞是正常的身體、心理反應,我總結出了學生談戀愛的幾種心理:1.對方的優秀吸引了自己;2.愛面子,覺得沒有談戀愛很丟臉;3.缺少關愛,想找個依靠;4.逆反心理;5.好奇心。
班主任應該先了解學生為什么喜歡和對方在一起,才能引導學生正確處理好早戀和男女生交往的關系。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學生缺乏性知識。學校一定要開設性教育課程,男女生分開上課,進行青春期性知識教育、性健康教育、性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教會學生如何正確保護自己。
五、充分利用社交軟件,發揮互聯網+優勢
互聯網+時代,各種信息平臺、各類App、各類游戲軟件的使用,深刻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學習方式。現在的中職生基本都是“00后”,他們思維活躍,有冒險精神,喜歡新鮮事物,樂意在網上發表看法、交流思想,傳統的“收其手機、斷其WIFI”的管理模式顯然已經不適合。班主任借助各社交平臺開展班級管理工作,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一)利用社交平臺進行班級管理。
班主任應該充分利用QQ、微信、微博、抖音等社交平臺進行班級日常管理,關注學生動態。比如發布通知、考勤、衛生督促、征求意見等,隨時隨地進行班級管理和家校溝通。有些學生害怕自己的動態被班主任看到,通常會屏蔽朋友圈,讓班主任看不到,班主任除了申請小號外,也可以換個平臺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比如微博、抖音等。有的學生不敢直接跟班主任說話或者有些事不方便當面說,可以通過微信、QQ等與班主任私下溝通,反映問題、訴說煩惱,班主任能夠及時反饋,積極引導。有的學生自尊心很強,當面批評很容易引起逆反心理,班主任可以通過社交軟件了解他為什么犯錯誤,對他今后的表現提出要求。
通過微博、朋友圈,班主任除了可以及時發現學生的思想動態外,還可以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充分發揮其特長,調動其積極性。通過點贊、評論功能,班主任可以與學生互動,拉近師生關系,建立良好的感情基礎。
(二)利用社交平臺進行家校溝通。
通過微信、QQ等社交軟件,班主任可以及時、方便地跟家長交流溝通。一方面,通過跟家長的交流,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更好地引導學生,另一方面,班主任可以通過拍照、拍視頻等方式讓家長直觀地了解學生在學校的表現。比如學生在運動會上的精彩瞬間、文藝晚會上的優美舞蹈、實訓課上的優秀作品,班主任可以實時跟家長分享。有效的家校溝通,可以促進學生更好地成長。
(三)利用社交平臺培養班級榮譽感。
孩子很愛刷抖音、發視頻,班主任可以利用這一性格特征,利用抖音、剪映、愛剪輯等視頻軟件制作班級的小視頻、小影片,記錄班級的珍貴點滴,發布到抖音、班級群、朋友圈,培養集體榮譽感,增進班集體的感情。
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應該養成自我反思的習慣。每隔一段時間,比如一周或者半個月,及時總結反思,考慮為什么有些事情一再強調還是沒能做好,沒得到落實,問題出現在哪里,哪些是做得比較好的地方可以繼續保持,都應該總結記錄下來,及時尋找解決方案,提高班級管理效率,為下階段的工作提供借鑒作用。
總之,班級管理工作任重道遠,沒有固定的模式,只要不斷實踐、摸索、優化,不斷更新觀念,與時俱進,班級管理就會事半功倍。
參考文獻:
[1]蔡漢敏.新形勢中職班主任管理中的問題與對策[J].教育現代化,2018,5(25):250-251.
[2]朱敦瑋.中職班主任如何進行班級管理[J].西部素質教育,2018,4(15):195-196.
[3]王立.移動互聯網新常態下中等職業院校班主任的工作方法[J].教育信息技術,2016(5):62-64.
[4]魯效峰.試析新形勢下中職學校班主任工作的探索與思考[J].教育現代化,2019,6(57):283-285.
[5]管志婷.新形勢下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班主任工作[J].教育現代化,2015,5(10):75-76.
[6]李輝.中職班主任工作的探索[J].教育現代化,2018,5(22):322-323.
[7]陳小蘭.基于網絡環境的中職班主任德育工作[J].課程教育研究,2016(19):64-65.
[8]李雙旺.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四心”探究[J].教書育人,2019(1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