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瓊芳 曾錦璋
摘? ?要: 基于網絡的學習平臺是互聯網與教育技術相結合的產物,功能是輔助課堂教學,為教育教學帶來新的變革。本文以“演示文稿的修飾”為例,在學習通平臺上建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主要運用學習通呈現教學資源,通過課前、課中、課后三個部分的教學設計,使教與學形成互動,提升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構建可以將學習通廣泛運用于其他課堂教學的模型。
關鍵詞: 學習通? ?翻轉課堂? ?教學設計
2018年8月20日,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發布第4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中顯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我國使用網絡的人口數量達8.02億,互聯網普及率為57.7%[1]。青年人群,特別是大、中學生是使用互聯網的生力軍。同時,教育部印發的文件《教育信息化2.0行動劃》指出,要依托人工智能、大數據、互聯網等高新技術,展開基于智能和網絡設備的智慧教育科研工作并起到示范作用,推動新技術支持下教育模式變革[2]。因此,教育領域要跟上時代步伐,必須改變教學理念,更新教學方式,提倡網上學習,實現智能且高效的教與學。
1.“學習通”與翻轉課堂
互聯網環境下催生了一大批基于信息化技術發展的網絡學習平臺。“學習通”是運用信息技術實現在線學習的平臺。它是由“超星”公司推出的,面向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的交互式移動學習專業平臺;教師可以登錄學習通平臺創建課程,邀請班級學生加入課程進行學習;在應用學習通之前,教師需要準備相關的學習課件、視頻資源,設置學習任務等;教師可以在學習通平臺上實現簽到任務,布置平時作業,以及進行期中和期末考試,還能統計學生的課堂內外活動情況,了解學生的參與度,實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并及時調整教學活動[3]。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讓學生在網絡平臺上先行自主學習,由于學生個體不同,獨立思考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不同,學生把需要解決的問題帶回課堂與同學或老師一起討論、一起分析,在“做中學”。翻轉課堂提高了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激發了他們的問題意識,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反饋情況,以學定教,使個性化培養成為可能。
通過對學習通平臺的應用,把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與網絡技術融合起來,創新教學實踐,實現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育模式,課堂教學效果得到顯著強化。
2.基于“學習通”的中職計算機翻轉課堂教學設計——以“演示文稿的修飾”為例
中職學校的“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比較具有代表性,現以“演示文稿的修飾”課程為范例設計一節基于“學習通”App的翻轉課堂教學案例。
2.1課前準備
2.1.1設計依據
依據中職電子商務專業“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標準、學習者特征分析、現代教育特征及職業教育特征,構建一個基于課堂教學策略設計,運用信息技術支撐教學,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鉆研,把教師、學生、平臺、產業有效結合在一起并形成體系的教學模式。
2.1.2學習目標與內容
第一,學習目標是使學生在學習制作幻燈片的過程中,學會對文字、圖片等內容的排版操作及將多媒體對象呈現在幻燈片中的方法;提高精煉幻燈片內容的能力;學會欣賞演示文稿優秀作品,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培養學生精益求精的職業素養。
第二,學習內容是學習如何修飾演示文稿,通過本節課學習,學會熟練更換幻燈片的版式;會使用幻燈片的母版;會設置幻燈片背景、配色方案,結合教師提出的設計產品推廣演示文稿任務,對知識點進行整合,使學生準確把握如何設定文件的版式和幻燈片的底色及調配色彩的方式。為了完成上述內容的學習任務,本節課將會用到任務驅動法、翻轉課堂學習法、移動互聯學習法和微課學習法等教學方法。
2.1.3學習者特征分析
將一年級電子商務專業學生視為教學實踐主體,已具備創建演示文稿及修飾演示文稿的能力,但根據學習通平臺翻轉課堂前置任務的完成情況,發現學生作品在演示文稿的內容精簡和設計風格統一兩方面仍然薄弱,幫助學生提高演示文稿制作水平,使學生有效運用信息技術落實自學目標成為教學關鍵一環。教師需充分尊重、了解、相信學生,給學生創造自學空間,為此在課程設計中引入學習通平臺,利用學習通手機App的各項功能,激發學習興趣。
2.2課程設計
2.2.1學習情境創設
常見的學習情境類型有:真實情境、問題性情境、虛擬情境和互動性情境。在本課程中,筆者會利用籃球賽贊助商推廣旗下產品,創設任務,創設真實情境;采用網絡資源、多媒體課件、學習通平臺,創設虛擬情境;創設相應的問題性情境,啟發學生探究、思考、提問;課后師生可以“學習通”為媒介建組討論,創設互動性情境,進行拓展互動、交流與探討。
2.2.2傳統教學模式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對比分析
第一,中職學生的水平參差不齊、學習偏好各異。傳統教學無法確保每位學生跟上老師節奏,并掌握課程內容;翻轉課堂中允許學生自定步調、重復播放微課視頻直至理解教學內容。
第二,傳統教學很難保證學生先預習再進課堂,但翻轉課堂會用課前任務單指導課前自學。
第三,在傳統作業布置過程中教師無法及時針對學生作業中出現的問題予以反饋,并且周期較長;翻轉課堂模式是課前查閱學生的前置學習情況,面授時答疑,反饋周期短。
2.2.3傳統教學與學習通App進課堂對比分析
傳統教學使學生無法隨時隨地學習,在課堂互動環節只能允許一部分學生發表觀點,而且因為要公開發言,大部分同學不愿意參與課堂互動,有些同學甚至被提問但不愿回答問題。
若使用學習通App,手機上就有老師發布的課程知識、任務、教學視頻,學生可以隨時隨地打開學習。在課堂互動中,同學們通過討論板塊留言發言較輕松,即使全班同學同時發表見解也不會受限制。
2.2.4教學過程
2.2.4.1翻轉課堂前置學習
第一,教學活動。教師將課前準備的教學材料上傳至“學習通”,并通過學習通App、QQ群、微信等發布課前學習通知;批閱前置任務,整理總結前置學習問題。繼續發布調查問卷2。
第二,學生活動。登錄學習通App課程,完成調查問卷1及完成前置任務,包括登錄直播平臺觀看小米/IPhone發布會視頻,參考發布會演示文稿制作贊助商產品推廣演示文稿。繼續完成調查問卷2,反思學習中遇到的問題。
第三,設計目的。運用課前準備的教學材料充實固有教材內容。設置任務,滿足項目式教學,結合校園活動,校企合作,產教融合。通過調查問卷2,了解學生學習實踐情況并提煉學生遇到的問題,根據兩次調查問卷反饋,明晰教學重難點。基于翻轉課堂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有利條件,同時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前為課堂聽課做好準備。
2.2.4.2翻轉課堂課中學習
活動1:教師總結前置任務學習情況,針對學生普遍出現的“文字內容冗長”“幻燈片風格不統一”“沒有主題或主題不夠突出”等問題,提出本節課學習重、難點,播放微課并進行分析講解。學生根據教師總結,小組分析本組課前前置任務完成的作品存在的問題,討論如何修改本組作品。活動設計的主要目的是引領學生剖析演示文稿,針對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展開教學活動,引導學生理解設計風格統一的思想,解決重、難點。小組討論發現問題,期間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合作精神、自主學習能力,使接下來的學習更具有針對性。
活動2:教師讓學生分組修改本組作品,到每個小組巡視指導;在學習通App上推送演示文稿設計示范課件,供學生學習;學生參考教師示范課件,小組合作修改本組作品。此次活動的目的是提高學生學習實踐能力,進一步熟練掌握操作,理解重、難點。利用學習通推送課件,兼顧學習進度較慢的學生。
活動3:讓學生分組展示作品,派代表進行解說,主要對比小組作品修改前后的差異,闡述修改原因;教師對每一個作品進行點評;學生代表上臺展示作品并解說,其他小組學生觀看學習。本活動的設計意圖是讓學生上臺自我展示,體現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其他學生觀看比較作品優缺點,進一步理解學習內容。
活動4:教師在學習通App上推送作品投票;請學生和現場企業代表進行投票;評選本節課的最佳作品;學生登錄學習通App,互相對各小組作品進行投票。本活動的設計意圖是多元評價使評價結果更客觀,課堂教學中運用“競賽”機制,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挖掘學生的潛能。利用學習通App投票,快速統計出最終結果,投票過程公開公正。
最后,教師對整節課進行總結歸納,幫助學生認識到共同點,整合本節課學習內容。
2.2.4.3翻轉課堂課后拓展
教師在學習通App上推送拓展任務;發布調查問卷3,收集本次課的教學反饋。學生完成并提交拓展任務;完成調查問卷3,對課程進行反饋。拓展任務可讓學生課后鞏固所學內容,在實踐中再學習、再探索、再求真,能掌握解決具體問題的方法,繼而提高綜合素養。收集教學反饋促使學生對課堂進行反思。
2.3課后反思
職業教育需推行“以就業為導向”辦學理念,需要教師在育人進程中融入“職業”理念,加強對學生自我學習、終身學習、自我創新能力的培養。對于電子商務專業中職學生來講,基礎性學習必不可少,“計算機應用基礎”能幫助學生夯實學習基石。作為一門公共基礎課,教師為指引學生全面發展需做到“教、學、做合一”,借學生一雙手,為學生搭一座橋。能自主操作的讓學生自己操作,能夠講解的技巧應調動學生學習自主性,教師轉變角色,作為“引導者”助力學生學習成長。
縱觀教學歷程,基于“翻轉課堂”開展育人活動凸顯學生的學習核心地位,與以往課堂相比,更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課堂重難點不再根據老師的經驗定或教學指導書而定,而是由學生前置任務呈現效果決定的,使學生在學習進程中更加主動、高效、專注,而不是老師反復強調學生已學會的內容,而學生不會的則一帶而過。
教師總結課前任務學習情況,針對發現的問題,提出本節課學習的重、難點,并進行分析講解。教師在總結學情的同時引領各組學生圍繞問題分析探討,討論如何修改本組作品。小組討論發現問題,可有效培養學生質疑精神、思維能力、自學能力等核心素養,使接下來的學習更具有針對性。在合作學習結束后教師引領學生創設“產品推廣會”情境,讓學生小組派代表上臺展示他們的作品,學生和企業代表投票,評選出最佳作品,給予獎勵。以競賽為依托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挖掘學生的潛能。最后,學生完成拓展任務,鞏固學習效果,并對教學進行反饋,為教師不斷改進育人方案提供依據。
3.結語
通過使用學習通App,“翻轉課堂”的前置學習鮮活起來,學生進行充分預習,上課能聽懂、會發言,課堂氣氛非常活躍。課堂中學習進度較慢的學生可以反復播放老師事先錄好的微課,達到最終學會的目的。基于App溝通交流實時高效,教師可在批改作業的同時與學生互動,及時做出點評、指導;學生可運用App自主學習,養成良好的自學習慣,提高自學效率,讓學習能力差的學生有慢慢跟隨的領路人。應用學習通App時亦存在不利之處,如有些不自覺的學生偷偷玩手機游戲、刷抖音、朋友圈等,不僅影響課堂紀律,還無法發揮App育人的優勢。如何引導學生將手機運用到正確道路上,而不是成為被手機游戲控制的人,應該是新時代每個老師都必須思考的問題。
參考文獻:
[1]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4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EB/OL].(2018-08-20).http://www.cac.gov.cn/2018-08/20/c_1123296882.htm.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印發《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通知[Z].教技[2018]6號.2018-04-13.
[3]王會,方金強,蘇偉,張雷雨.基于超星學習通的翻轉課堂教學設計——以BIM建模及應用課程為例[J].創新與發展,2019(07).
[4]潘春麗.基于“學習通”的高校體育翻轉課堂教學設計與實踐[J].學校體育學,2020,10(03).
[5]龍瓊芳.基于學習通平臺的翻轉課堂教學活動設計——以中職《SQL數據庫》課程教學活動為例[J].當代考研論叢,2019(07).
基金項目:本文是廣東省教育技術中心課題“基于學習通平臺的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設計與應用研究”(項目編號:19JX06245)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