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娟娟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改革進程的日益深化,對高職院校專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單一的技術技能培養已經無法滿足社會的實際需求,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培養學生的職業綜合能力,才是進一步凸顯高職院校社會人才供給源泉地位的重要教育理念。為了深化校企合作,加強對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建議院校、教師調整現有教學理念與方法,構建全新的、以職業素養為核心的人才培養模式,從而實現教育目標。該文結合煤礦開采技術專業,深入分析了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職學生職業素養、高職學生職業素養培養現狀,對高職學生職業素養培養模式構建路徑進行深入探究。
關鍵詞:校企合作 ?高職院校 ?職業素養 ?培養模式 ?崗位需求
中圖分類號:G712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20)12(c)-0080-03
Research on the Vocational Quality Training Mode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Based on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 Taking Coal Mining Technology Major as an Example
YANG ?Juanjuan
(Yuli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Yulin, Shaanxi Province, 7190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of China's education reform process, higher requirements have been put forward for the professional educ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ingle technical skills training has been unable to meet the actual needs of the society. Improving students' 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cultivating students' comprehensive vocational ability are the important educational ideas to further highlight the position of social talent supply sourc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order to deepen the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professional quality, it is suggested that colleges and teachers should adjust the existing teaching concepts and methods and build a new talent training mode with professional quality as the core so as to achieve the education goal. In this paper, the construction path of vocational quality training mode and in-depth analysis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professional quality is deeply explored based on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the status quo of vocational students' professional quality cultivation combined with the major of coal mining technology.
Key Words: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rofessional quality; Training mode; Job requirements
校企合作是現階段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中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是強化學生職業能力與崗位技能的關鍵舉措。在校企合作視域下,要想培養煤礦開采技術專業學生的職業素養,就要分別從教學方法、教學設計、教學評價與院校文化等多個角度入手,將崗位技能、崗位素養、職業素養、職業責任感與道德感、企業文化等融入專業課程教學的過程中,全面營造良好的職業素養形成環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思想與認知,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職業素養,為學生今后開展職業生涯奠定堅實基礎[1]。
1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職學生職業素養解析
職業素養就是指各工作崗位人員在日常工作過程中體現出來的綜合素養,其能夠有效衡量該人員能否勝任崗位工作。從高職院校各專業學生角度分析,職業素養形成的過程是循序漸進的,是學生在從事一些專業學習活動、技能學習活動、實踐操作活動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一種良好品質,具體如職業基礎知識、職業基本技能、職業操作技能、職業理想、職業習慣、職業興趣、職業責任感、職業道德觀念等;其中職業知識與技能均是一種顯性素養,而職業道德與職業觀念則是一種隱性素養。顯性職業素養能夠通過考取職業資格證書、獲取學歷證書、專業技能競賽等獲取,而隱性素養則需要學生在進入工作崗位之后才能夠體現出來,隱性素養也是企業考核學生職業素養的重要指標之一。
但是,現如今,一些企業過于看重學生的顯性素養,比如專業技能、基礎知識等,忽略了學生的隱性素養,如職業操守、職業觀念等,同時在校企合作的過程中缺乏與院校的溝通,缺乏企業文化方面的互動,促使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模式與企業需求之間仍然存在一定差異。因此,在構建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素養培養模式的過程中,院校不僅要關注顯性素養,更要關注隱性素養[2]。
2 ?以煤礦開采技術專業為例的高職學生職業素養培養現狀
結合煤礦開采技術專業學生的實際情況,建議發現當下的學生職業素養培養情況為以下兩點。
第一,學生就業崗位與專業不一致。在煤礦開采技術專業中,由于該專業的職業受眾面較小,且學生缺乏對煤礦開采技術的認知,缺乏對其領域相關行業、崗位的了解,導致很多學生輕視自己的專業,沒有形成良好的職業價值觀念與職業理想,最終在就業時選擇了與該專業完全不相關的工作。
第二,學生在崗位上體現出來的職業素養與企業的職業素養需求差距較大。結合上述內容可以發現,在校企合作的過程中,由于企業與學校之間缺乏對隱性素養的溝通,導致在學生的職業素養培養過程中更多地關注學生的顯性素養,比如專業知識儲備、專業技能能力等,這就導致在學生進入企業崗位之后發現自身職業素養與企業職業素養要求之間存在較大的差距[3]。
3 ?以煤礦開采技術專業為例的高職學生職業素養培養模式構建路徑
3.1 構建以崗位群為核心的課程體系,實現專業與職業的對接
在高職院校煤礦開采技術專業的學生職業素養培養模式構建中,建議院校要關注該專業相關行業、崗位的實際素養需求,加大對企業之間的聯系,深入了解各采礦企業的不同部門崗位對員工的顯性素養要求與隱性素養要求,從而調整人才培養模式,構建全新的職業素養培養課程體系,實現該專業與企業崗位之間的對接,進一步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職業素養。在實際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分別從該專業的相關行業—— 煤礦開采業,對應崗位群——技術崗位、運營崗位、內部管理崗位、現場管理崗位、安全管理崗位,崗位能力的具體需求等多種角度出發,綜合分析煤礦企業不同崗位的人才需求,結合現有的專業人才培養目標,進一步調整課程體系,分別提出“煤礦開采技術研究與分析”“先進煤礦開采技術應用及其前景”“煤礦開采的安全管理”“煤礦開采的設備管理”等不同的課時,以此構建符合崗位職業素養需求的課程體系,實現對學生煤礦開采技術相關職業素養的培養[4]。
3.2 全面優化煤炭開采技術課程設計,調整課程教學方法
在高職院校煤礦開采技術專業的學生職業素養培養模式構建中,建議教師要優化專業課程設計,積極改變教學方法,在理實一體化的基礎上進一步引進合作企業的具體工作流程,促使學生能夠產生較為真實的企業崗位感受,形成清晰的專業崗位認知,有助于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與技能的同時形成正確的煤礦開采行業認知,促使學生在畢業就業時能夠做出更合理、理智的選擇。在實際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煤礦開采技術專業的各項課程,結合煤礦企業的實際情況,將其各種先進開采技術引入院校的實訓基地中,同時借鑒企業的生產流程,設計煤礦開采技術相關項目,模仿企業的經營方式與管理方法,構建真實的企業運營環境,讓學生以“完成工作任務”的形式完成各項實踐操作活動與學習任務,獲取知識與技能,形成良好的職業素養,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綜合就業實力[5]。
3.3 構建以崗位能力為核心的標準體系,引導學生形成良好職業素養
在高職院校煤礦開采技術專業的學生職業素養培養模式構建中,教師要充分利用課程評價的作用,構建科學、合理的課程評價機制,全面、客觀、有效地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職業素養情況,為學生提供可參考的建議,幫助學生更好地成長,促使學生的職業素養能夠充分滿足企業的需求[6]。在實際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煤礦開采技術課程課時設置及教學內容,根據煤礦企業的各崗位對顯性職業素養與隱性職業素養的需求,構建以崗位能力與素養為核心的課程評價標準體系,提出具體的標準,比如:面對開采技術崗位,學生需要具備基礎的知識與技術能力,需要具備安全作業、規范作業、協同作業、聽從指揮、克服困難作業環境等素養,同時認識到技術人員的責任所在,具備良好的崗位責任感等??傊?,就是將煤礦開采企業各崗位的綜合素養量化為具體的評價標準,幫助學生形成職業素養,促使學生能夠勝任企業崗位工作[7]。
3.4 全面融入企業文化,培養學生形成正確職業價值觀念
在高職院校煤礦開采技術專業的學生職業素養培養模式構建中,教師要進一步融入企業文化,將企業文化融入學生專業課程學習的全過程,營造良好的職業素養文化氛圍,潛移默化、耳濡目染地影響學生的思維、認知與價值觀念,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職業價值觀念,能夠更加客觀地看待煤礦開采技術專業的相關崗位與職業。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現有的合作企業,根據院校本身的文化風氣,進一步引進企業中的“科學嚴謹”“認真負責”“合理開采”“綠色開發”“積極拓展”等文化理念,開展各種各樣的業余文化活動,比如:以“綠色開發”為主題的煤礦開采流程模擬設計,以“合理開采”為主題的話劇小品競賽等,全面營造相應的專業文化,不斷強化學生的職業意識,讓學生在這種企業文化的熏陶下形成良好的職業素養[8]。
4 ?結語
綜上所述,職業素養是高職院校學生參與職業生涯的必備素養,也是學生適應崗位環境、參與崗位工作的重要素養之一。在高職院校的煤礦開采技術專業教學中,為了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院校結合專業相關的崗位情況,設置了以崗位群為核心的課程體系,從而實現專業與職業之間的對接,為培養學生職業素養營造良好環境。與此同時,專業課程教師要優化課程設計,將崗位能力作為課程評價標準,為學生提供更加客觀、全面的評價與建議,幫助學生提升自身職業素養水平。最后,教師要在教學的過程中融入企業文化,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思想認知,進一步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職業價值觀念,實現對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
參考文獻
[1] 曹璟.高職學生職業素養培養途徑分析——以山西警官職業學院為例[J].晉城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12(6):19-21.
[2] 譚淑芬.加強校企文化融合,深化校企合作[J].華夏教師,2019(30):3.
[3] 孫瑜.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探討[J].中國商論,2019(19):248-249.
[4] 姜華林.高職學生職業素養“四雙”培養模式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9,15(11):128-129.
[5] 楊玥.大眾創業背景下高職學生職業素養培養體系的構建[J].天津商務職業學院學報,2019,7(1):92-96.
[6] 陳楚瑞,戴馥心.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職學校學生職業核心能力培育與職業素養提升策略[J].肇慶學院學報,2018,39(6):81-85.
[7] 蔣豐偉,崔建娥.校企合作下的高職學生就業能力影響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7(2):218-220.
[8] 李翠微,朱林莉.對學生職業精神的培養與提升是高職院校不可忽視的重要課題[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7(35):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