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梅花
【摘要】現階段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開展得如火如荼,雙創大賽也備受關注,本文從打造專創融合模式,建設專業教師團隊;重視創業項目質量,提供優質指導服務;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塑造學生創新思維三個方面探究如何打造創新創業“課賽一體”人才培養模式。
【關鍵詞】創新創業;“課賽一體”;培養模式
當下全球進入高科技主導和創新推動的發展新時期,大學生需要進行什么樣的創新創業教育、如何讓他們在創業過程中少走彎路,成為當前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考慮的首要問題,本文從三個方面對創新創業“課賽一體”人才培養模式進行了探究。
一、打造專創融合模式,建設專業教師團隊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戰略背景下,創新創業教育成為高職院校提升學院高質量就業創業的重要抓手。創新創業教育旨在培養出具有創新創業精神、符合企業人才需求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這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的新探索。要想改變傳統教學觀念,形成“人人都能創新,人人都有潛力”的教育理念,應在專業課中也融入創新創業教育資源、校企合作資源等共融共通的大教學資源平臺,形成良好的創新創業生態環境。
麥可思《2018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顯示:2017屆高職高專大學生畢業半年后自主創業的比例為3.8%,創業大潮可謂風起云涌,但在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中,最大的痛點是:“你沒有創業過,為什么來教創業?”目前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教師基本以兼職為主,主要由思政教師、招就辦人員、輔導員等兼職任教,這部分教師既不能集中精力做專事,也沒有相關專業知識和能力來支撐,上課容易感到力不從心,指導項目也總是事倍功半,因此急需建設一支“雙師+學校教師+行業導師”的協同指導團隊。
二、重視創業項目質量,提供優質指導服務
在各類創新創業大賽中,縱觀學生的創業項目,發現開網店、做家政、辦手工坊的比較多,真正有技術含量的少,體現互聯網思維的就更少,創業項目同質化嚴重,這個現象說明:目前高職高專的創新創業教育目標和定位出現了偏離,只重數量不重質量,只重理論不重實踐。這使得創新創業教育很難融入高職院校的整體教育中,被邊緣化的現象相當嚴重,陷入了表面上看誰都在管,實際上誰都不好好管的尷尬局面,以至于很難催生出高質量的創業項目。因此急需一個專業的教師團隊給予學生專業的賽前指導,包括創業項目的理論和實戰指導、公眾演講能力指導、賽前心理情緒指導等。但目前的狀況是:招就辦、任課教師、輔導員一起帶隊參賽,表面上是一個團隊,實際上并沒有起到團隊應有的作用,導致課、賽分離,在多頭管理中落空,出不了精品。
三、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塑造學生創新思維
很多學生上創新創業課純粹是為了學分,既不是真正感興趣,更不是為了培養自己的創新思維。而對于多數創新創業思維沒有得到開發的學生,需要老師的啟發性教育去挖掘學生這方面的潛能。基于這種情況,應對傳統課堂進行改革,最大程度地去開發他們的創新思維,每個模塊完成一個創意作業,比如:職業生涯模塊設計一份有創意的職業生涯規劃書;職業素養模塊是上好翻轉課堂;求職就業模塊制作個性化的求職簡歷;創新創業模塊完成一個創業構思等。通過創業項目路演、校企合作單位參觀游學等實踐環節,更深一步地了解創業,培養學生的企業家精神。通過課堂教學理論和創業實踐的改革,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真正塑造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培養學生的創業能力,這將是高職高專創新創業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突破口。
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是當前高職院校為適應時代需求進行教學改革的方向,也是順應國家發展潮流的必然趨勢,只有與時俱進、勇于改革創新的青年才能勇立潮頭,為國家的發展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劉前紅.高職市場營銷專業課賽一體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J].現代商貿工業,2018(11):169-170.
[2]杜文嶺,徐敏.高校職業指導工作提升的對策研究[J].才智, 2019(19):95.
[3]何雪冰,蔡志楠.美國高校職業指導教師發展路徑的特征與啟示[J].世界教育信息,2019(16):34-39.
【本文系2018年度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課題“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下高職院校職業指導新思路”(2018SJSZ244)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江陰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