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子祥
【摘 要】漢字是先祖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載體。書法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是人類文明的寶貴財富,是基礎教育的重要內容。隨著科技的進步及電教手段的普及,傳統的書法教學也插上了信息化的翅膀,與時俱進。本文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從運用電教手段,引入新課、訓練“兩姿”、講解技法、反饋評價四個方面進行簡單論述,介紹自己運用電教手段優化小學書法教學的一點做法,以期推動小學書法教學與時俱進,走向現代化。
【關鍵詞】電教手段;書法教學;漢字
漢字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以漢字為載體的書法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寫好漢字、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2011年,教育部下發了《關于中小學開展書法教育的意見》;2013年教育部又印發了《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中小學書法教育以語文課程中的識字和寫字教學為基本內容。2015年9月,經教育部審核通過的《書法練習指導》正式進入三年級小學生的課堂。縱觀傳統的書法教學,都是小班化的師傳身授。現在的小學班級大多45人左右,每節課40分鐘,傳統的教學方法很難奏效。電化教學手段的合理運用恰好可以改變這一狀況,能將枯燥的書法教學變得輕松愉悅。如何將電化教學手段與傳統的書法教學相結合呢?下面結合教學實踐,談一談自己的粗淺看法:
一、運用電教手段,引入新課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一堂課伊始,如果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全身心投入,課堂就成功了一半。在傳統的書法教學中,教師往往直奔主題,沒有懸念也沒有新意,使本就枯燥的書法教學“雪上加霜”,無形中增強了學生的課堂倦怠。喜歡聽故事、看視頻是小學生的天性,我們可以利用這一天性,選取一些著名書法家的視頻故事,讓學生在觀看視頻故事的過程中感受到寫字的重要性,端正學習態度,如王羲之書《黃庭經》換白鵝的故事。我們也可以選取一些著名書法家勤學苦練的視頻故事,讓學生從中感悟到學習寫字需要持之以恒、用心練習。如王羲之蘸墨當飯的故事、歐陽詢下馬觀碑的故事等。我們課前選擇的視頻故事一定要具有趣味性和教育性,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寫字教學除了必要的技法指導,還必須要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這就需要引導學生賞析古今書法名家的經典碑帖。我們可以利用電教手段將古今中外書法名家的作品直觀地展示給學生看。如歐陽詢俊美險絕的楷書,王羲之瀟灑飄逸的行書等。我們所選的經典作品要豐富多彩,進而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陶冶性情。
二、運用電教手段,訓練“兩姿”
“兩姿”是指坐姿和執筆姿勢。正確的坐姿要求是:頭正、身直、肩平、臂開、足安,眼離紙面一尺遠,胸離桌面一拳距,指離筆尖一寸高;執筆,通常采用的是五指執筆法,即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筆管,中指勾住筆管,無名指抵住筆管,小指緊貼無名指。正確的“兩姿”不僅能保證書寫自如,提高書寫水平,還能保證學生的身體健康。現在絕大部分學生在入學前已開始寫字,“兩姿”不規范者大有人在。為此,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寫字姿勢,糾正學生錯誤的姿勢,是書法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在短短的40分鐘內,僅靠教師口頭的反復強調,巡視時的一一指導,很難起到很好的效果。我在上課前利用多媒體播放正確的“兩姿”視頻,引導學生模仿;在寫字訓練時播放正確的“兩姿”圖片,幫助學生糾正。我在巡視學生習字時,還會用手機拍下班上“兩姿”規范的學生,隨機進行反饋展示,讓學生自己進行評價。每當我拿出手機要拍攝時,學生們都會自覺注意自己的“兩姿”,希望能被老師拍下展示。這樣時時講、處處看,幫助學生訓練“兩姿”,一學年下來,學生的“兩姿”得到了明顯改善。
三、運用電教手段,講解技法
講解技法是書法教學的中心環節。傳統的書法教學,學生人數較少,便于逐一講解示范;但由于現在的班級授課制,學生人數比較多,逐一講解示范的方法很難實現。我們運用電教手段,將教師的講解示范投放在大屏幕上,學生清晰可見、興趣盎然。運用電教手段,可以幫助學生清晰地理解筆畫書寫的要領,如在指導學生書寫“側點”時,可以用多媒體展示入筆、行筆和收筆的過程,并輔以“水滴圖”,讓學生直觀了解側點如水滴狀,入筆順鋒、較輕,收筆略重的書寫特點。漢字是由各種筆畫組合而成的,要使每個漢字規范、美觀,各個筆畫就必須依照一定的法則進行組合,如穿插錯讓、上下對正等。小學生在書寫時往往忽視這些法則,出現筆畫搭配不當、字體松散、歪斜等毛病。為了讓學生準確理解這些結體法則,我常常利用多媒體演示,給學生以形象直觀的印象。如在講解“枝”字時,我將兩個部件“木”和“支”用動畫演示的方法拼在一起,讓學生看一看哪種組合更合理,并說明理由。進而讓學生理解左右結構的字在組合時講究穿插錯讓。在講解“貢”字時,我同樣將上下兩個部件“工”和“貝”用動畫演示的方法拼在一起,讓學生選一選哪種組合更合理,并說明理由。進而讓學生理解上下結構的字在組合時講究上下重心對正。漢字雖是方塊字,但在書寫時不能像印刷體一樣方方正正。無論獨體字還是合體字,都必須順應字形來書寫,重心偏左或偏右的字一定要突出主筆,斜中求正。如在教學“曳”字時,我一開始就用多媒體展示了體育運動健兒的圖片,他們或滑冰、或打籃球、或踢足球、或跑步等,都呈現出身體偏斜而動作優美的姿勢。圖片一出示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他們積極思考,暢所欲言,進而理解:字斜者,以側取勢,重心平穩,斜而不倒。如果沒有電教手段的直觀展示,僅靠教師的講解,很難讓學生理解斜中求正的道理。
四、運用電教手段,反饋評價
反饋評價是書法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通過反饋評價,可以讓學生發現優點,找到不足,不斷進步。學生的書寫能力應該是在書寫—評價—再書寫—再評價中一步步提高的。實物投影反饋評價是最常見的形式,它能滿足小學生喜歡自我表現的心理特點,可激發學生的書寫興趣。我們可以選取優、良、需努力三種情況的習字,用實物投影儀展示給學生看,引導學生用心觀察,分析優秀的字好在哪里,需要努力的字應該如何改正等。反饋展示評價時,不要出現學生的名字,以免給需要努力的學生造成心理壓力。我們還可以通過網絡將學生在學校的書寫狀況反饋給家長,引導家長在家指導學生練習。實踐證明,運用電教手段反饋評價,形象直觀,及時有效,能較好地提高學生的書寫能力。
此外,在學生書寫訓練時,我喜歡給學生播放一些舒緩的樂曲,給學生營造良好的氛圍。學生在舒緩的樂曲聲中認真練習,是一種靜心,更是一種享受。
總之,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基礎。書法教育是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今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
在當今高速發展的信息時代,書法作為一門傳統藝術也需要適應新時代。電化教學手段的運用是教育與時俱進的體現,其有效彌補了傳統書法教學無法適應現代班級授課制的不足。我們將電教手段與傳統書法教學相互整合,能使課堂更有趣味,講解更直觀,反饋更及時有效,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相信,在現代電教手段的輔助下,書法教育必將煥發出更加迷人的光彩。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我們責無旁貸。
【參考文獻】
[1]教育部.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2013
[2]教育部.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2014
(鄒平經濟技術開發區實驗學校,山東 濱州 25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