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潔
從瀏覽小學生評價手冊學生自我描述部分來看,學生們對自己大多持肯定的態度。但是,同時,他們更渴求的是自己的老師能給予自己更多肯定的態度。孩子們的需求給我們的啟示是:我們決不能用簡單的好與不好來給學生貼“標簽”,輕易評價一個孩子音樂能力的好與壞!
通常,我們成年人總是習慣性地做兩件事:一種是按照統一的標準來要求自己的孩子,另一種是“尋找缺點”而不是積極地“發現優勢”。因此,我們的孩子被無情地投入到一個統一的評價和成長體系中去,并經歷著后天的“轉變”——這種轉變并沒有創造出一個統一的精英力量。只有在內生力與實際生長路徑之間,才形成越來越多的角度,消耗了兒童固有的生命力和生長資源。
經常發現有部分學生只重主科(語數英現在加上體育)輕副科(音美勞等),這些孩子認為升學考試又不考音樂勞動美術,不用費那麼大的心思去學好這些學科,湊合能過得去就ok了!這里不乏有音樂潛能很大的孩子,因受家長社會一些片面狹隘的認識,甚至從一上學起就已經自己關閉了發展音樂智能之門,拒絕培養自己的音樂敏感性。大多數學生雖然樂上音樂課,但對音樂的情感是不穩定的,對音樂是忽遠忽近,若即若離。如何讓學生對音樂這門學科有明確的認識并從內心深處真正重視起來同時能主動地追求音樂從而達到自由的享受音樂呢?經過調查思考并實踐,我認為音樂老師必須先端正學生對音樂學科的態度,逐步轉變學生對音樂學科的認識。
一、首先要進行“雙變”
(一)變教師
1.變眼光
教師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學生。教學中應承認學生在發展過程中的個性差異,認識學生在發展過程中的不同發展水平,發現學生的優越智力,通過適當的評價強化其特點,增強自信,使學生獲得成功感和自我價值感。教師應該從發展的角度看待學生。從多角度觀察學生。
2.變態度
音樂教師要轉變對學生的態度,即一定要面向全體學生,不論男生女生,不論是所謂的好學生還是所謂的問題學生,都要一視同仁,公正對待,尊重為先。我認為老師既要有統帥千軍萬馬的將軍風度,不急不躁,又要能越過表象深入地了解每個孩子,向醫生看病一樣準確的為每個孩子做出現有的音樂能力診斷,找出每個孩子獨特的點,就以這點為突破口,使他們能夠積極發展自己的音樂智能,并建立對音樂課堂的信心。
(二)變學生
通過主動深入地了解學生對音樂學科的看法后,我將學生對音樂學科的認識分為三種狀態:
1.自認有天賦型
這種學生確實從小就顯露出音樂早熟的特征,還有的是家長有一方或雙方或家里大多數喜歡音樂,從而也鼓勵和支持自己的孩子學習音樂。這種孩子認為自己有一定音樂專長,往往在音樂課堂上表現積極,能夠主動學習音樂,自發的培養自己的音樂敏感性。
2.重主輕副型
一般這種孩子的家長認為畢業考試考什麼,這個學科就得重視、就要好好學,不考的混混過得去就成。這樣的功利思想也影響到孩子,使得孩子在學習中也表現出重主輕副的行為。
3.不知所以型
從小沒有發展音樂智能的良好環境,上學后家長和孩子認為是課就得學,準備什麼就上什麼,老師給什麼就吃什麼,不給也從不積極主動地要。對音樂學科的感情定不下來,忽遠忽近、若即若離。
縱觀上述學生學習音樂的狀態,我決定先給學生進行“洗腦”。首先,我面對每一位學生宣傳音樂課是國家法定課程,學科與學科之間沒有主次之分,不要懷著狹隘的想法看音樂學科。既然音樂課是國家法定課程,我們每一個學生都要真正從內心尊重這門學科,你以尊重的心態再去面對音樂學科時,你的學習態度肯定會發生很大變化!其次,我讓學生觀察自己生活中是否可以沒有音樂?學生回答非常肯定的說:不能!就說一天的學校生活,從升旗——上操——眼保健操——上下課鈴聲——課間所放音樂等等我們會發現音樂無處不在!我們每天聽的歌、看電視時、玩電腦時,甚至每天接送自己上下學的汽車里都會隨時傳出音樂!我讓學生們試想,如果我們的生活中沒有音樂,這個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學生們都一致的回答:“太無趣了!”“太可怕了!”“不可想象!”因此,學生得出結論:我們每一個聽力正常的人都離不開音樂。因為我們不能沒有音樂,所以,可以說音樂是我們終其一生的好朋友!那我們為什麼去拒絕這個好朋友呢?!通過這種交流,學生們清楚地了解了音樂學科。不管這個學生是哪一型的,大家對音樂學科的認識統一了,我沒有再看到學生以前上音樂課時不時出現的那種迷茫的、甚至木然的神情了。
二、制定音樂學習目標,使學生主動學習音樂
統一了認識,下一步老師要做的就是幫助學生結合一學期的音樂課程教學計劃制定出每一學期切實可行的音樂學習目標。我讓學生準備制定一份一學期的音樂學習達成目標,我會告訴學生本學期我們要學的歌曲范圍,要聽的音樂欣賞,要掌握的音樂知識,本學期中校級的大型文藝活動等等。同時,我告訴學生這份學習目標的制定要很慎重!要真正了解自己的現狀,可以咨詢我或家長,目標即不能定得太高又不能定得太低,如果這樣都會失去目標制定的意義。這個過程其實是學生自我內省的過程,已經動用了其他的智能參與其中。每一個學生最終制定的學期目標都要一式三份,一份自留,一份給我,一份給自己所在的音樂小組組長。同時,我還告訴學生:目標一旦制定就不能隨意修改,你可以超越自己制定的目標,但底線是必須達到自己制定的學習目標!有組員之間的相互鼓勵及相互監督,也有老師的隨時幫助與指導,目標達成的難度將會縮小。在完成學習目標的過程中,學生會顯露出各式各樣的性格和活動風格!而這個過程也這個過程也正好符合“音樂新課程標準”中所說的:“每個學生都有權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學習音樂,享受音樂,參加各種音樂活動,表達個人情感。”而我們的老師應該做的,是把所有學生的普遍參與,因材施教,創造生動、靈活和多元化的教學形式,為學生提供發展個性的可能性和空間。
設定音樂學習目標,使學生主動學習音樂。音樂教師要做的就是幫助學生能夠成為富有理解力的聽眾中的一員!老師不能扮演學生的人生裁判員,而應該幫助學生進入音樂之道,愛上音樂課時獨特的思維方式,在音樂課堂上能以自信的心態輕松愉快的投入學習,真正自由的享受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