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必鵬
摘要:在學生的學習時代,語文教學一直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初中階段,語文的教學肩負著教授知識和培養學生優良品格的重擔。核心素養是學生在自身發展過程中,為了適應社會發展所要具備的素養,而在核心素養要求下的語文教學更是初中語文未來教學的發展重點。核心素養為語文教學指明了方向,對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學生通過學習語文要不斷塑造優良的思想品格,快樂健康的成長。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語文;德育滲透
培養學生們的高尚品德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已成為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在教學中注重熏陶感染,潛移默化的讓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地人生態度。當今傳統教學模式已經遠遠不能適應當今快速發展的社會,在核心素養的教育改革下,教師在注重成績的的同時,也要重視對學生三觀和人格的培養。初中語文教師應作為教學的主體,讓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通過自己的不斷探索,讓課堂教學以更加科學的手法加強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加強德育教育的實踐,讓德育工作與初中語文教學同步發展。本文就核心素養下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進行探討,為語文教學的貢獻一份努力。
一、以課本素材為核心,拓展課外閱讀
語文授課以教材內容為核心,通過教材傳授不同的知識文化。然而教材對不同的學生個體會產生不同的效果,因此針對教材的使用,教師應該積極做出合理的加工改造,樹立“用教材教”的概念,讓課本教材變成學生們真正喜歡的讀物,從而豐富課堂教學,提升教學效果。語文教材中通常會編排著大量的引導學生積極向上的德育素材,教師如果能夠對教材加以合理的使用,以教材內容為核心,對手中工具合理的開發利用,為學生拓展課外讀物,其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提升思想境界。
在課本教學中,教師應該關注教材中的一些正面的人物素材,通過對核心人物進行剖析,發掘他們優良的精神和品格。例如在學習《我三十萬大軍勝利南渡長江》,通過分析該文章的創作背景,發現作者僅用193個字就將當時中國人民解放軍勢如破竹的氣勢描繪出來。我們從中可以感受到人民解放軍在為國家奮斗過程中的堅強意志和強大的戰斗力,教師在講授的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們的愛國主義精神,教授學生從小樹立遠大的目標和理想,在堅定的信念下,全面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同樣在詩歌作品中,讓學生通過接觸那些愛過文人,以他們為榜樣,促進思想道德境界的提高。
閱讀是培養優秀品格的一種重要手段,在語文教學中,核心素養的養成離不開閱讀,教師應該以教材為核心,積極引導學生開展恰當的課外閱讀,培養閱讀習慣。在閱讀教學中對學生滲透德育方面的教育,幫助學生實現個性化學習,做到掌握知識和智能發展的有機統一。在開展課外閱讀時,教師除了為學生選擇合適的讀物,也應該適當的做一些干預,為學生布置好閱讀任務,幫助學生養成科學的閱讀習慣。
二、提高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培養學生興趣
每個人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在學習的道路中所要具備的能力有很多。在語文的學習過程中要加強課本內容與實際生活和親身經歷相關聯。讓學生以自身為出發點,由課本內容聯想到實際生活歷程,給予學生們足夠的思考和發揮時間。例如針對課本中所出現的某一事件所反映出來的某一現象或者表達出來的情感,讓學生積極參與談論,聯想自身是否也發生過類似的事情。讓學生在課堂上積極的進行表達,在表達中將頭腦中所模糊的問題梳理清楚,引起情感上的共鳴。比如在八年級下冊的《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擇》一文中,文中最后作者給出一個公式,“把自己溶在集體中,去體現自我價值”。讓學生感受其優良品質的過程中,讓同學思索在日程學習和生活中,我們是否在集體的互動或者學習中,實現過自我價值,以及在為目標努力的過程中我們做出了哪些選擇。在積極思索過程中,讓學生深刻意識到,要想實現自我價值應該具備怎樣的品格和毅力,在面對選擇的時候,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實現自我價值。這樣學生將所學與實際經歷相結合,有助于鍛煉學生的責任和擔當。
同時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中,教師應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能力。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以視頻為媒介展示相關授課內容,以此為導入,激發學生積極參與討論的興趣。將課本內容與興趣相結合,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有助于培養科學的學習態度。
三、尊重學生個性化發展,加強合作學習
學生應發揮課堂上的主體作用,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該積極挖掘學生們的學習潛力,給予學生足夠的思考和表達的權利。在提問環節中,教師不必苛求學生的答案與自己預設的標準答案一致,教師應充分尊重孩子的表述,給予學生思維上的充分想象,激發學習熱情。每一個孩子都是以獨立個體,在生活中所經歷的、所感悟的都不相同,教師應充分尊重孩子的表述。當然尊重孩子的表述并不代表一味的遷就其觀念,當學生所思所想與描述相偏離時,教師應該積極引導學生如何用有理有據的方式將頭腦中模糊的問題進行清晰的梳理,以得到別人的認同?;蛘呓處熆梢圆捎锰釂柕姆绞綄W生的問題進行補充和質疑,讓學生在思辨的過程中使思維上更加靈活,在以后的學習總以一種更加輕松愉悅的方式開展,獲得自我存在感和認同感。
四、建立健全評價機制
語文學習的效果檢驗不僅僅是分數上的考核,在以后的設立中應制定一種系統的評價方式,從“學習知識”、“學習能力”和“學生品格”等方面進行綜合考核。摒棄以往傳統的學分制,在以后的評價過程中,增加教師課堂上對學生表現的關注度,增添課堂實時觀察和實踐操作等環節。用更加全面的考核方式,讓德育教學滲透語文教學,加強培育核心素養的形成。
總之,核心素養下的語文教學是一項重要工作,以核心素養為指導,為語文教學指明了教育的方向。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懂得培養學生的優良品德,感悟人生價值,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作為一名初中語文教師,應以身作則,在不斷的實踐和反思中加強德育教育的滲透,促進學生們的健康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