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峰
【摘 要】如今,在高中歷史教學改革的背景下,歷史課堂教學中任課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及綜合能力,不能局限于基礎知識的傳授,這對促進學生的學科素養發展,提高歷史教學效率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所以,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基于孟子自得思想開展歷史課堂教學活動,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鑒于此,筆者就簡單探討了基于孟子自得思想的高中歷史教學,希望可以為相關同仁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自得;高中歷史教學;學法
孟子“自得”思想指的是在學習過程中,知識的獲取主要依托于學生積極、主動地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迄今為止,人類文明的發展已經經歷了很長的時間,而歷史教材可以體現的內容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所以在教學中,教師的主要任務還是培養學生學科素養,使學生可以具備歷史思維、樹立正確的歷史價值取向,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為他們今后的學習與研究奠定基礎。因此,如何在孟子“自得”思想的指導下有效開展高中歷史教學,是廣大一線教師目前應該重視的課題。
一、基于孟子“自得”思想的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特征
(一)創造性
在基于孟子“自得”思想的高中歷史課堂教學實踐中,學生不僅要去理解與記憶所學的歷史知識,還要在通過實踐來深化知識,在這一過程中其實就是學生自主創造的過程,從不同的視角去理解歷史知識,完成知識體系的建構,使運用的過程更富有創造性,實現學生的歷史能力提高。
(二)主動性
主動性特征是孟子“自得”思想的核心內容,即在教學實踐中學生要學會自律、學會主動,不能教師傳授什么就學習什么,而是要有獨立的思考與判斷能力,要有效運用現有的知識經驗來進行學習,教師則可以結合具體情況及時予以恰當指導。在這樣的教學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了提升,對學生的全方位成長有著積極的作用。
(三)開放性
在傳統的教育思維下,課堂教學基本圍繞教材展開,教師所講的內容也基本出自于教材。但是,如今人們已經步入互聯網時代,教師應該借助先進的教學技術手段,來構建開放性的教學空間,讓學生不僅可以從教材中獲取歷史知識,還可以通過電腦、手機來獲取歷史知識,增加個性化的內容,滿足個性化的需求,以此來豐富高中歷史教學的內容。
二、基于孟子“自得”思想的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策略
(一)問題情境引導,激發學生“自得”的熱情
眾所周知,歷史課堂教學的內容年代久遠,加上教師采取的教學手段單一,使得學生并不可能對所學的歷史知識有很深地理解。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就要運用多媒體技術,圍繞教學基本內容,精心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自得”求知。例如,在“鴉片戰爭”教學設計中,教師想要提升教學效果,就可以根據學生的歷史能力和教學內容,設計這樣以下幾個問題:列強為什么侵略中國,侵略是怎么進行的?而中國又是如何反抗的,反抗效果如何?在提出問題的同時,教師向學生播放一段相關的視頻資料,讓學生更加直觀去了解這段歷史,增強他們的親身體驗,以此來激發學生的“自得”熱情。
(二)加強學法指導,培養學生“自得”意識
高中生大多數已經具備比較強的自我意識,很多教師就為了響應新課改的要求,給予學生充分的學習空間與時間,過于放任自由。但是,很多學生在應試教育模式下,已經習慣了教師的分析與講解,對教師產生了一定的依賴性,并且很多學生還沒有自學的意識與能力,不知道如何有效自學。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重視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讓學生可以從被動的學習狀態下脫離,主動進行知識的探究與學習。例如,在“戰后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的形成”的教學中,教師應該從課前的預習、課堂的筆記、歷史事件的解讀以及課后的復習鞏固等多個方面,對學生進行“自得”意識的培養,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如本課時的教學重點是“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的形成”,教師要指導學生在課前預習中去搜集相關的資料,詳細了解當時的社會環境等。另外,教師還可以面對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提出幾個問題,既可以檢驗學生的預習效果,也能讓學生明確學習的重點,提升學習的效果。在分析“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的形成”時,可以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視角進行,使學生學會“自得”。
(三)合作交流學習,提高學生“自得”能力
在提高學生“自得”能力方面,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是一種有效的途徑。通過這種學習模式的運用,培養學生的“自得”能力的同時,也可以激發學生的“自得”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例如,在“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的教學設計中,教師提出問題“在西周統一中分封制發揮了積極作用,但是為什么封建社會實行分封制卻造成國家分裂呢?”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學生積極表達著自己的觀點,并結合史實進行初步分析與論證,最終實現“自得”能力的提高。同時,這種模式活躍了課堂的氛圍,增強了課堂的互動,使學生可以體驗到歷史學習的快樂,實現教學的良性發展。
三、結束語
教師在高中歷史教學實踐中要基于孟子“自得”思想,從學生個性化發展的角度出發,選擇與運用恰當的教學策略,使學生的“自得”意識逐漸被喚醒,自主學習的能力不斷被提高。同時引導學生分析歷史現象時更加注重理性思維的運用,通過“自得”培養和確立正確的歷史價值觀。
【參考文獻】
[1]鞠鑫.基于孟子“自得”思想的高中歷史教學實踐探索[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8(010):17
[2]毛秋華.論孟子教育思想對中學生素質教育工作的啟示[D].華中師范大學
[3]史瑩.從孟子教育觀看當代中學歷史教學[J].黑龍江史志,2009(9):131-132
(江蘇省泰州市口岸中學,江蘇 泰州 225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