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禧 李宏
【摘 ?要】在素質教育蓬勃發展的當下,現如今許多教師還在沿用著過去的“講授制”課堂模式,忽略了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導致他們沒有形成良好的思維能力。因此教師要培養他們課外閱讀水平,通過農村小規模學校學生課外閱讀能力的基本問題;激發學生閱讀興趣,提高學生閱讀信心;指導學生進行正確的課外閱讀,提高閱讀能力這幾大關鍵方面,為學生未來的學習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本文將結合筆者自身教學經驗,對該問題進行簡要分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解疑答惑。
【關鍵詞】課外閱讀;小規模學校;能力培養;策略研究
大多數的農村學生對于課外閱讀會缺乏一些興趣,在農村之中,很難形成一個良好的課外閱讀氛圍。而在家庭中,家長大多時候都很忙碌,很難做到手把手的督促學生進行課外閱讀,而在他們的心目中,孩子們都是可以獨立完成作業的。而在此基礎上,學校沒有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課外閱讀氛圍,從而使得學生的課外閱讀量逐漸跟不上他們的年級。
一、農村小規模學校學生課外閱讀能力的基本問題
受到傳統的教學觀念影響,大多數教師還是只會圍繞著課本進行教學,認為課外書是一個浪費時間沒有用的事情,而這一理念使得語文的課堂教學和課外的閱讀不能進行很好的連接,導致課堂學習過后不能更好的運用到生活中,從而導致思想和教育陳舊。其次,進行課外閱讀的范圍較小,在農村小規模的學校中,并不支持大量購買課外書,而家長也會認為一些課外書是沒有必要的,所以大多數家長和學生會選擇購買優秀作文集,認為優秀作文就等同于課外書籍,概念狹隘,這一閱讀模式也對課堂沒有任何幫助。最后,學生沒有一個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大多數學生閱讀時囫圇吞棗,并不能做到細細閱讀,大致的掃一遍文章就覺得自己閱讀了,很少有學生在書籍旁邊做閱讀筆記,即使有做筆記的,也只是隨隨便便的寫兩個字應付了事。
二、激發學生閱讀興趣,提高學生閱讀信心
教師需要在教學中充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這樣才會讓學生在課外閱讀中更加積極,并且沉浸在閱讀的世界中。首先,教師可以以自身的感受引發學生的共鳴,比如說,教師在講解自己對于某讀物的體會時,可以將自己在閱讀時的真實感受講出來,讓學生體會到共鳴,從而產生強烈的閱讀想法,并且有意識的搜集一些有關于讀書的名言和學生一起欣賞、提高。激發學生對于閱讀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從而形成強烈的閱讀意向,那么學生也會積極的進行課外閱讀。
例如,教師還可以運用榜樣的力量來激發學生的閱讀想法。教師可以為學生定期介紹一些歷史人物以及科學家,講授他們的成才之道,以榜樣的力量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定期舉辦讀書會,讓學生對于自己近期的閱讀進行分享,并選出閱讀之星,讓學生可以為此有目標的進行閱讀。教師可以提前為學生選擇一些適合的讀物進行推薦,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而對于學生而言,榜樣的作用是無窮的,告訴他們這些名人軼事也都在書中有所體現,如果認真閱讀,就會發現閱讀的無窮魅力,感知書籍的魅力。
三、指導學生進行正確的課外閱讀,提高閱讀能力
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要引導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現階段所需的作品,學會正確的閱讀方式,在閱讀過程中做好閱讀筆記,這一閱讀方式才會更加有效果,對學生的印象才會更加深刻。
(一)選擇適合的閱讀書籍
由于學生的鑒別能力以及免疫能力都相對較弱,而現階段的課外讀物包羅萬象,有一些書籍并不適合學生進行閱讀,所以教師一定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實際需要進行篩選,為學生推薦適合的讀物,并且在進行推薦時需要注意:在學生閱讀一本書或一篇文章時,這篇文章要給學生帶來啟示,提高學生的認知,讓他們可以通過閱讀來端正自己的思想,規范自己的行為。現在所流行的漫畫、口袋書,大多都不適合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所以教師一定要指導并規范學生選擇書籍時候的正確方向;為學生選擇的書籍,一定要對他們的思維有所開發,在閱讀時開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并且通過閱讀來豐富學生視野,讓他們的見識得到提高;要明確,學生再怎么說都是孩子,所以教師沒有必要選擇一些深奧的、看不懂的文章讓學生進行閱讀,這樣的閱讀不僅讓他們喪失了閱讀興趣,也會磨滅他們閱讀的積極性,所以無論是什么樣的書籍,只要對他們有所幫助,價值取向正確,那么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進行嘗試性閱讀。
(二)指導學生正確閱讀方法
閱讀一般分為精讀、略讀兩種,精讀是需要抓住重點的語句,并對于語句進行分析,來了解文章的語言文字以及所表達的思想內容;略讀則是需要大致看完目錄、序言等,大致了解文章的內容、性質等,再進行整篇的閱讀,了解大意。而在進行課外閱讀時,學生大多以略讀為主,甚至連序言和目錄都不會讀就直接開始文章閱讀。由于讀書的具體要求和目標不同,所以可以將略讀分為游覽式閱讀和篩選式閱讀。主要注意的是,由于學生的閱讀方法也會影響他們之后的學習和閱讀,所以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形成一個良好的閱讀方式,遵循以課內帶課外的閱讀原則,切忌拔苗助長,需要一步一個腳印,讓學生踏踏實實的掌握閱讀的正確順序,在進行初步閱讀后,明確文章大意,在進行精讀來品鑒文章,在最后進行摘錄。
(三)引導學生做好讀書筆記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在進行課外閱讀時,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已進行閱讀時就要拿起筆。而讀書筆記也分為:摘抄型閱讀筆記:摘抄好詞佳句、常識等來提高自己的見識,從而在之后的作文中可以運用進去;提綱型:在閱讀過一本書后,將書籍之中的基本內容以提綱的模式大致寫下來,來分析作者和讀物的思想走向,并從其中學習作者描述事物的方法;感想型:在閱讀完一本書籍之后,寫一篇針對于這篇文章的讀后感,首先闡述文章的基本內容以及自己在文章中體會到了什么道理,在結合現實以及自身來闡述自己在閱讀過后得到了怎樣的體會,從而提高分析事物的基本能力;想象型:通過對于書籍最后結局的續編,來進行想象力的發揮,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讓學生更好感悟書籍內容的同時,可以得到想象力的充分發揮,從而提高學生對于閱讀的積極性。
四、結束語
課外閱讀作為課內閱讀的延伸,也在最大程度上豐富了學生的視野和知識,教師需要為學生的閱讀進行嚴格篩選,讓他們可以更好的進行閱讀。教師需要明確,興趣就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會事半功倍。無論是課內閱讀還是課外閱讀,都要讓學生體會到閱讀所帶來的不同,從而在閱讀完一本書后,讓學生感受成功的快樂,閱讀能力隨之提高,讓學生可以變得越來越好,在班級中形成一個良好的風氣,帶動各個學生進行閱讀,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和課外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曲冰雙.農村小規模學校學生課外閱讀環境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策略[J].基礎教育研究,2019(03):28-32
[2]張瑞娟.農村小規模學校學生課外閱讀的調查研究[J].文學教育(下),2019(01):114
[3]李響.小學校園課外閱讀活動的開展現狀與改進策略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20
(莊浪縣南湖鎮曹灣九年制學校,甘肅 平涼 744603)
(莊浪縣南湖小學,甘肅 平涼 744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