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宏偉
摘要:本文就有機蔬菜的種植特點進行了介紹,具體分析了有機蔬菜的種植模式,提出了生態農業技術推廣應用措施,希望能夠有效提高我國有機蔬菜的產量及質量,促進我國生態農業實現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有機蔬菜;特點;種植模式;生態農業技術;推廣;應用
有機蔬菜就是在蔬菜種植過程中有效控制蔬菜中有害物質的含量,使這些有害物質的含量在國家相關規定范圍內,并使它們不對人體健康造成任何損害的一系列蔬菜。近年來,我國農業技術實現了飛速發展,栽培技術也進行了不斷創新,在此基礎上通過有機蔬菜栽培技術的進一步提高,可以使有機蔬菜具備更高的質量。
1 有機蔬菜種植特點
我國幅員遼闊,不同地區氣候條件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北方地區四季分明,在冬季其氣溫明顯低于南方地區,而南方地區則具備較多的雨水。由于不同地區其緯度各不相同,因而不同地區其環境溫度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地勢的不同也會導致環境及溫度存在較大的區別。有機蔬菜在種植過程中對環境及溫度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環境溫度通常會使其產量和質量受到影響。因而在有機蔬菜種植之前,必須對當地氣候及種植環境進行充分了解,準確掌握有機蔬菜種植技術,可以使種植環境充分滿足有機蔬菜種植的要求且質量得到保障[1]。與此同時,掌握有機蔬菜的種植環境可以促進其更好的生長。
2 有機蔬菜種植模式
2.1 選擇種植基地
在種植有機蔬菜時,其種植的空氣、環境及水質等各種條件必須保證不存在任何污染,因而,必須嚴格選擇有機蔬菜的種植基地。所選擇有機種植地塊內嚴禁種植其他任何作物,同時對這些種植地必須標記“有機蔬菜種植基地”,通過人為設置隔離帶等各種措施來有效區分有機蔬菜[2]。設置隔離帶可以有效保護有機蔬菜生產區,以防其他種植地與有機蔬菜種植基地產生混淆,進而使有機蔬菜的種植品質得到保證。
2.2 施用有機肥
有機肥與傳統的化肥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在有機蔬菜種植過程中,可以將牲畜糞便以及作物秸稈等作為肥料向土壤中施加,可以實現保氧固氮的目的,進而有效提高土壤肥力。與此同時,也可以對植物殘體或者糞便進行加工后作為輔助肥料,從而有效提高有機蔬菜的種植效率。在肥料配置過程中,需要做好比例搭配工作,將蔬菜種植地內有機肥的施入量控制在4 000kg/667m2。在施肥過程中還需對施肥方式加強重視,通常采取開窩深施的方式。在開窩之前,必須對土壤清整工作加強重視,以防雜物的堆放使蔬菜無法有效吸收并且轉化有機肥。在種植過程中可以采取倒插輪作的方式,在此過程中需要注意同一蔬菜種植地嚴禁超過兩次連續種植,同時在每次種植工作結束以后必須對土地進行有效處理,尤其需要對病蟲害的殘體進行徹底清除,從而防止下一批有機蔬菜受到這些病蟲害的侵害。此外,還可以對地膜覆蓋技術、嫁接技術等各種先進的栽培技術進行充分利用,提高有機蔬菜的產量以及質量[3]。
2.3 病蟲害生物防治
在有機蔬菜種植過程中,采用生物防治措施來防治病蟲害,不僅可以充分滿足有機蔬菜實際種植需求,同時防止病蟲害的侵襲。在實際種植過程中,首先必須要嚴格調控輪作時間,每2-3年進行一次種植,這樣可以盡可能降低病原的數量。在種植地塊內做好雜草的清除,只有經過整體性清理后才可下種。其次,對防蟲網等各種農業機械進行大力推廣及使 用[4]。此外,在存在病蟲的田地內引入生物防控措施,如果病蟲較難消除,可以通過生物導彈(生物導彈是一種有效控制農民害蟲的新技術,即利用卵計生蜂傳遞病毒防治害蟲)來對其進行治理。與此同時,還可以通過黏蟲板或者太陽能誘蟲燈等各種物理方式來控制病蟲害。
3 生態農業技術推廣應用
為了使有機蔬菜具備更高的產量和質量,需要對各種生態農業技術進行積極推廣,這樣不僅可以使有機蔬菜種植業得到更好的發展,同時能夠推動區域經濟增長,使生態系統具備更高的穩定性,進而保證生態、經濟及社會因素得到全面平衡。
3.1 建立專業的生態農業技術推廣機構
在我國,解決農業相關問題一直以來都是政府部門的工作重點。我國不僅從事農業的人員較多,同時農業分布范圍較廣,地區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因而要想對生態農業技術進行有效的推廣應用,就需要結合房地產實際情況建立專業的生態農業技術推廣機構,具體負責為轄區內農民指導新型的農業生產技術。因不同地區農業生產方式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同時其所種植作物種類各不相同,因而生態農業推廣機構其組織結構以及所采取的推廣方式也應存在差別。生態農業推廣機構在對生態農業技術進行推廣應用過程中,首先需要對農民傳統的生產理念進行轉變,采取講座、培訓以及視頻鑒賞等各種措施使農民更好地掌握生態規律,提高其對農村生態體系進行維護的自覺性。
3.2 保證資金充足
首先,在生態農業發展過程中,政府部門起著主導性的作用,因此,政府部門必須要不斷建立各種優惠政策,從而為生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投入大量的資金支持[6]。
其次,財政部門還需在各個方面加大對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傾斜力度,充分發揮國家資金的作用,嚴禁私自挪用資金。
此外,政府部門還需對多種社會資金進行積極鼓勵,使其對生態農業技術發展加大投資力度,通過一系列積極有效的措施對生態企業以及種植企業進行吸引,加大對生態農業產品生產工作的支持力度,保證生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有效開展。
3.3 提高人才素質
首先,針對當前現存的技術人員,需要做好其培訓工作,使其明確較為先進的各項生態農業生產技術,獎勵參與自學以及培訓的技術人員,對現有技術人員提供幫助使其具備更高的專業技術。
其次,當地企業還需與高校加大溝通,不斷引入高校內所獲得的各種研究成果,加大對高校的鼓勵力度,保證高校能夠結合當地的具體情況,采取各種針對性的措施來培養具備較高專業素質的人才,使生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實際的人才需求問題得到滿足[7]。
此外,要想提高生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人才素質,還可以建立專業的人才培訓機構,一方面積極鼓勵大學畢業生,另一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吸引社會有識之士,使其參與到培訓當中,在培訓工作結束之后即可進入工作崗位,保證生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能夠獲得足夠的人才。
4 結語
在有機蔬菜種植過程中,必須對種植基地選擇工作加強重視,同時需要合理配置并使用有機肥,使有機蔬菜獲得一個良好的種植條件,進而提高其產量以及質量,與此同時還需對生態農業技術進行有效應用,使有機蔬菜的質量從根源上得到保證,進而促進我國有機蔬菜產業實現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 汪騫,萬紅,陶婧,等.泰國北部山區有機蔬菜栽培技術及模式初探[J].熱帶農業科學,2017,31(7):27-31.
[2] 欒玉霞.淺析有機蔬菜種植基地的選擇及其種植技術[J].南方農業,2017,11(5):14+16.
[3] 吳潔松.淺談有機蔬菜種植的幾點技術[J].農家致富顧問,2019(22):50.
[4] 宋元園,李國華.上海地區有機蔬菜上黃曲條跳甲的生物學特性及綜合防治技術[J].上海農業科技,2019(6):128-129+133.
[5] 李小侖.淺析生態農業技術推廣策略[J].花卉,2018(22):312.
[6] 廖玉倫.我國農村生態農業技術的推廣探討[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8,29(2):12+25.
[7] 郭中建.生態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構建及實踐舉措分析[J].農家參謀,2019(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