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宇新



[摘? ? 要] 隨著互聯網+人工智能的到來,傳統記賬、審核、過賬和登賬等業務完全為計算機所替代,會計崗位職能也由核算型向管理型、參謀型逐漸轉換。在此背景下,本文分析了人工智能發展對傳統會計與財務教學模式的影響,探討了在人工智能環境下教學模式特征、對課堂教學的影響及教師和學生角色的變化。說明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意味著教師、教學管理者和學生需改變觀念,為新時代的到來做好準備。
[關鍵詞] “填鴨式”教學;互聯網+;人工智能;財會教學模式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20. 01. 030
[中圖分類號] F232?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20)01- 0066- 03
1? ? ? 引? ? 言
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發展,正在徹底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停留在靜止、單一的“灌輸式”教學模式越來越難以應對快速變化、信息“爆炸”的時代;作為新一代的知識主體——學生群體在面對搜索引擎幫助下,更是難以滿足傳統的知識傳授方式。基于人工智能的財務會計教學模式的探索,是適應這一模式變化的重要課題。
2? ? ? 智能時代財會崗位需求的變化
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意味著過去大量手工記賬的工作被機器所取代。特別是財務共享云和電子發票的出現,不僅改變了整個會計核算和管理系統的流程,同時對財會崗位需求產生深刻影響。由于電子發票的出現,傳統需要會計人員花費大量時間進行審核、校對和輸入的工作幾乎完全為機器所替代,會計人員絕對數量因此會大幅度下降,同時對財會需求會發生深刻變化。這一深刻變化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 ?會計崗位職能由核算型向管理型、參謀型職能轉變
從圖1中可以看到,在傳統財會崗位的主要職能中,交易業務處理占總工作量的66%,報表編制占比為16%,管理控制占比9%,決策占比為9%。而在自動化、人工智能財務核算系統中,交易業務處理的占比大大下降,僅僅占比為22%,其他報表編制和管理控制職能占比變化不大,而決策、參謀工作占比上升幅度較大,為55%??梢姡瑢τ趥鹘y記賬、審核、過賬和登賬等業務完全為計算機所替代;同時,隨著會計核算環境的復雜化程度提高,需要更多的財務人員從事復雜信息分析、信息處理和信息披露的工作。
2.2? ?對財會人員知識結構變化的要求
會計信息化從過去單項會計核算向全面會計核算、業財一體化(ERP)方向的發展。近期財務云技術的普及,使得會計信息化進入一個新的階段。體現在管理流程、管理制度深度融合、從原始憑證,記賬憑證到財務報告分析報告的全程自動化、跨產業鏈的信息交換和信息共享、信息標準化和個性化特征共存。在這樣背景下,財會人員知識結構需要向多元化方向發展。
除了具備會計與財務方面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以外,需要將會計與財務知識與管理決策、管理控制等職能相結合;將會計與財務知識與商務智能、供應鏈管理、數據挖掘等技術領域知識相融合。在人工智能時代,跨界知識結構需求變得越來越迫切,財會人員無疑需要擴大自身知識結構,在大數據處理、人工智能、商務智能、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等方面具備一定的知識與技能。這些技能最終用于信用評估、預算管理、內部審計、破產預測、風險評估等方面的管理與決策。
2.3? ?人工智能對管理決策模式的影響
在人工智能時代,依靠數據分析和數據決策成為管理決策的核心。通過對大量數據分析和挖掘,發現隱藏的、未知的知識或驗證已知的規律,從而支持企業的智能管理和決策,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人工智能的管理決策模型中,數據關系建立、數據挖掘和數據分析是智能決策的重要工具,并和財會核心理論,如作業成本管理理論、平衡計分卡、財務預警理論等相結合,實現數據動態性、關聯性和實時化。
3? ? ? 人工智能時代對財會教學的影響
3.1? ?財會教學體系的變化
為適應人工智能時代對財務職業崗位需求的變化,財會教學體系和培養方案需發生較大變化。這些變化體現在教學培養方案中更具有靈活性和可塑性。構建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財務會計模塊體系迫在眉睫。在整個培養模塊體系中,信息技術和信息系統構成了財務與會計的整個“骨架”,財務與會計知識模塊成為“搭建”在“骨架”上的內容。對知識模塊的學習要從與“骨架”結構和流程相結合視角進行學習。如認識憑證是如何產生,相關信息是如何在信息系統中進行流轉和“推送”,借貸自動生成以后,系統是如何識別并生成記賬憑證。基于信息技術為基礎的財務會計模塊體系中各個知識模塊不再是相互分割、各自獨立的部分;而是相互貫通、相互聯系的有機組成部分。在財務與會計的任何一個模塊都需要與信息技術、信息系統建立某種聯系?;谶@一變化,顯然需要重塑財務會計教學體系。將課程模塊和信息技術、信息系統相互聯系,如管理會計與數據分析、商務職能聯系;財務管理與智能決策聯系;稅務籌劃與大數據分析相聯通;計算機技術應用于審計服務,依賴更多數據,了解客戶財務與業務運營狀態,傳統抽樣審計方法在數據智能時代逐漸會“淡出歷史舞臺”。
3.2? ?財會教學方式變化
在人工智能時代,教與學之間界限模糊,教師不再是絕對權威者,而是引導學生如何在信息系統框架中,進行學習、識別、分析和探索。
如圖2,在傳統財會教學模式下,財會教育中每一部分是相互獨立的,教師根據每一部分劃定的內容,進行教學活動。盡管學生能夠對這一領域概念、原理和關系有全面認識,然而,每一部分是如何與現實活動、現實場景發生關系和聯系,學生卻知之甚少。結果是學生盡管每一部分能夠通過練習和考試掌握其基本內容,但在現實運用中近乎“白紙”,難以融會貫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