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群
【摘要】在初中語文自主探究學習活動中,教師更多地要采用鼓勵引導的方法,讓學生逐漸積累學習的有效經驗,讓他們能夠在自主探究中有真正的收獲,明確他們學習的態度,提高他們在自主探究中的創造性,實現自主性的發展。初中語文教師要結合著學生們各自的特點來進行個性化的探究學習組織和安排,讓學生能夠獲得知識和本領,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
【關鍵詞】語文教學 自主探究?學生
初中語文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更多地發揮自主性,帶著內在的興趣學習語文學科,能夠主動地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提高學生在初中語文活動中的自覺性,探索性和獲得感。初中語文教師在自主學習的過程引導中,要讓學生從外部的學習動機,感受到內部學習動機的轉化。增強內部學習動機的強度,從而在自主探究活動中,有更多新的探索和發現。在語文創新教育中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相當重要。“自主探究學習”在語文教學中以激發學生興趣為起點,以創設自主學習空間為載體,以學會自主探究學習為核心,以培養自主創新能力為目標,讓學生學會自主探究、自主體驗、自主發現、自我教育。那么,如何有效地開展初中語文的自主探究學習呢?
一、采用引導的方法,促進學生自主探究地學習
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強調的是自主兩個字,其次才是探究,所以自主探究的學習模式的引入,需要學生發自內心的有探究的意愿,從而他們才能形成自主探究的行動。所以,自主探究的學習,真正開展起來,并不是教師告訴學生應該怎么做,而是采用引導啟發的方法,讓學生自己認識到自己應該怎么做。我們在素質教育改革的過程中,不斷地發現學生的主人翁意識萌發的越強烈,他們在學習中承擔的責任會更多,自主性會增強。因此,這會讓學生更進一步地挖掘出自己的潛能,在學習活動中擁有越來越多的自信心。在課堂授課的過程中,教師不能直接地把自己的答案告訴學生,而是通過提出一些問題的方式,讓學生們對問題的答案產生好奇心,并且他們能夠知道自己該如何去尋找這些答案,初中階段的學生,在應用各種學習資料和手段進行能力的豐富方面逐漸提高了。因此,自主探究給他們提供了進行進一步豐富信息檢索和組織建構的能力,讓學生能夠越來越勝任自主探究學習的要求,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
二、為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提供適當的情境空間
在一定的情境空間中,初中學生的自主性會被極大地激發出來,學習情境模式的搭建,是學生自主探究行動得以產生,并且產生效果的有效的因素。初中語文教師要進一步地從豐富學生的綜合能力方面入手,讓他們在情境的信息資源的支持下,認識到自主探究的必然性以及自主探究的已有資源和未知的方向。情境教學模式是建構主義理論所提出來的一種重要的教學手段和模式方法,初中語文教師在構建情境的過程中,要為學生們提供更為直觀形象的刺激,促進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發展。對于很多問題的理解和認識,學生既需要抽象的思辨能力,也需要綜合掌握一些豐富的素材。這樣,他們才能將直觀和抽象的素材結合起來,對問題的認識也能逐漸的從表面深入到內在的本質。所以,教師在構建情境的時候,要綜合考慮各種媒體手段,要綜合運用實物、圖片、視頻以及教師豐富生動的語言等條件,來進行情境的搭建,提高學生在情境活動中的積極感悟力,為他們主動地進行探究式的學習提供足夠的動力支持。
三、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究學習的方法指導
在初中語文自主探究學習活動的組織和建構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讓他們掌握科學的方法。方法是學生在自主探究過程中的工具和手段,掌握了科學的方法,學生探究的效率會更高。這可以提升他們探究學習的自信心,進一步增強他們探究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所以,在方法方面,教師一方面要指導學生如何進行有選擇性的閱讀,在閱讀的過程中,如何抓那些關鍵詞句,如何通過快速地閱讀,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通過類似的一些方法的指導和訓練,讓學生自主探究學習中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初中語文的學習活動是可以豐富學生的綜合能力的過程,語文本身就是我們進行信息獲取和整理的工具,所以,語言文字本身可以給我們帶來很多的信息。而學生要學會如何利用語言文字完成自己的學習目標,所以,這是一個不斷深化和提高的過程,也是讓學生能力不斷提升的過程。
總之,在初中語文自主探究學習活動中,學生得到了更多的鍛煉,逐漸認識到,自己在學習中所應該承擔的更多的責任,而且自主探究也讓學生能夠對學習知識本身有了更多的體驗和新的認識,這對于他們鞏固并且熟練地應用知識,提供了更充足的經驗依據。初中語文教師要通過課堂教學實踐,不斷地總結,提升自己在自主探究學習中的課程設計能力和綜合素質。讓初中語文學科教學能夠在自主探究模式下,煥發出更多新的活力。
參考文獻:
[1]鐘曉玲.淺談如何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J].黑河教育,2019,(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