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正飛
(云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云南 昆明 650500)
隨著國內網球運動的不斷發展,網球逐漸成為大眾喜愛的一項體育運動并逐漸引入到高校。現在的高等院校都建有網球相關設施并開設了網球選修課、普修課及專項課。網球運動也逐漸受學生喜愛,成為了學生的重要體育運動之一。高校的網球課程以及一些網球比賽促使國內網球進一步發展,因此網球教學在學校就顯得特別重要。為了提高學校網球運動的技術水平及教學質量,快易網球教學法便逐漸被引進到了高校網球課程中來。快易網球教學模式能夠使初學者快速、容易地掌握網球的運動技能,提高學生的技能水平,從而提高教學質量達到教學目標。
本文選取大理大學2018-2019學年第二學期2017級網球選修課2個班64名學生作為實驗對象,進行一個學期28個學時的課程實驗。
(1)文獻資料法。
通過圖書館查閱圖書、登錄網站檢索有關“快易”教學方面的期刊和本科論文如期刊論文庫、中國知網為文章提供了一定的理論基礎。
(2)問卷調查法。
設計針對學生在網球選修課中技術學習和網球興趣的調查問卷,并對問卷進行了信效度檢驗。在大理大學2017級網球選修班學生中共發放64份問卷,回收64份,其中有效問卷61份,有效率為95.3%。
(3)實驗法。
①實驗分組
隨機選取兩個網球選修班,每班選修人數為32人,一個班為對照組,另一個班為實驗組。其中實驗組采用快易網球教學法,對照組采用傳統網球教學法,以一學期28學時為一研究周期,設計考核標準檢查兩個班學生的教學效果。
②實驗設計及實施
a.對照組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實驗組采用快易網球的“十步教學法”進行教學。根據“十步教學法”把教學過程分成三個階段,每一階段的教學方法對應表一的各個階段的球及場地;
b.第一階段采用1-3步的練習方法使用紅球進行練習,練習課時為6學時,課時結束后進行測試,測試內容為原地顛球及兩人対顛球,實驗組和對照組測試內容相同;
c.第二階段采用4-7步的練習方法使用橙球進行練習,練習課時為12學時,課時結束后進行測試,測試內容為兩人隔網顛球及底線正反手,兩組測試內容相同;
d.第三階段采用8-10步練習方法,先用綠球練習2學時再換標準球練習4學時,測試內容為兩人大場地顛球及底線正反手,兩組測試內容相同且都用標準球測試。
(4)數理統計法。
根據本論文研究的需要,運用Excel2003、spss等統計軟件對實驗后所獲得的數據進行整理和統計。
“快易網球”教學模式的核心就是“十步訓練法”,十步教學法結合使用紅、橙、綠三種顏色的球進行教學,提高場地利用率,改善教學環境和條件,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并快速的掌握網球技能。
(1)快易網球在課堂教學中的實施步驟。
快易網球十步教學法分三個階段應用于實驗組一個學期28個學時的課堂教學中,其中三個階段教學時間為24學時,4個學時用于測試。
第一階段:紅色球階段,紅球的特點是氣壓低、彈性較小、球速較慢,可用于原地的顛球、拍球練習,也可兩人一組與小場地結合相互顛球、拍球,有利于學生們快速熟悉球性;
第二階段:橙色球階段,橙球相對于紅球氣壓增高、彈性增強、球速加快適用于有一定球感的初學者,與相應場地結合兩人一組進行固定線路或隨意線路練習,增加練習者對球性的熟悉是練習者向綠球過渡的一個階段,此階段的練習時間相對較長;
第三階段:綠色球階段,綠色球氣壓彈性以及球速接近于標準用球,練習者可以用此球進行全場的比賽練習,讓學生在網球的對打中體會擊球的動作,從中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幫助學生提高對打能力,增加學生對網球運動的興趣。
(1)教學內容:第一階段的教學時間為6學時,對照組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學生按照老師的練習方法練習。實驗組學生運用快易網球第一階段的練習方法,用紅球練習正拍顛球、反拍顛球和拍球,和搭檔練習時兩學員一組面對面站立,中間設置一個圈,兩名同學依次將球擊入圈中,要求學生拍面完全打開,強調擊球拍面向上,擊球點保持在身體前方;
(2)測試內容及結果:第一階段學習結束時進行測試,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測試內容相同即原地顛球及兩人対顛球。

表1 第一階段測試結果(N=16)
由表1可清楚地看出對照組和實驗組兩項測試的結果沒有明顯的差異,兩項測試的標準差值較小說明實驗組和對照組內的學生之間的技術水平沒有較大的差異,此階段學生的網球技術水平都很低,兩種教學方法均適用且教學效果穩定,所以沒有較大的差異。
(1)教學內容:第二階段教學時間為12學時,對照組按傳統的教學方法學習,實驗組運用快易網球第二階段的練習方法練習,把橙球應用步驟四到步驟八的練習方法中,先固定路線練習再隨意路線練習,然后用網帶隔開進行練習,在這個練習過程中教師要強調擊球時拍面向上,擊球點要在身體的側前方,擊到球后向球拍前方推送;
(2)測試內容及結果:第二階段結束時進行測試,對照組和實驗組測試內容相同即兩人對顛球及正反手擊球。

表2 第二階段測試結果(N=16)
由表2可知,實驗組和對照組兩個測試項目的標準差值均較小,說明兩種教學模式的教學效果都比較穩定,學生之間沒有較大差異。在兩人対顛球測試中P<0.05,說明在第二階段教學結束后對照組與實驗組在兩人対顛球技術方面有較大的差異。因為此階段注重對學生正手和反手動作的鞏固定型和糾正,所以在正反手擊球技術方面卻沒有明顯差異。由此可以說明在第二階段的教學中,快易網球教學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對球的控制能力和球感,較傳統的教學模式有明顯的優勢。
(1)教學內容:第三階段教學時間為6學時,實驗組照第二階段的方法,先用綠色球練習,場地為網帶兩邊發球區域,雙方先合作進行相持球的練習,只打落地球。練習2學時后換上標準球練習并擴大場地,要求學員們在擊球時加大擊球力度和高度,同時也要求學員更多的移動,引拍幅度要大,同時擊球點仍應在身體前方,球過網時保持合適距離。4個學時練習結束后進行兩球對擊球和正反手擊球測試;
(2)測試內容及結果:第三階段結束時進行測試,測試內容為兩人對擊球及正反手擊球。

表3 第三階段測試結果(N=16)
由表3我們可清楚地看出,對照組和實驗組的兩人對擊球項目P<0.05有明顯差異,由此可以說明經過三個階段的教學,應用快易網球教學模式進行教學的實驗組學生對網球的控制能力及對打的能力明顯高于應用傳統教學模式的對照組學生。由于實驗組學生對球的控制能力較強,所以正手及反手擊球穩定性也高于對照組學生。
通過實驗結果可以看出快易網球教學模式中,改良后的小網球場地和不同顏色的球可使學生輕松將球擊過網,在教學過程中循序漸進的擴大球場、更換不同彈性的球進行練習,使學生在與對手的對打中增加對球的控制快速提升球感,同時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輕松快樂,積極主動地參與網球技術的學習。
(1)應用快易網球教學法的實驗組學生,普遍在正手擊球、反手擊球等基本技術的成功率,以及對球的控制能力都高于對照組的學生;
(2)快易網球教學模式有效解決了我校網球教學現狀中存在的問題,小場地的設計增加了場地數量,使得學生練習的頻率提高。不同的練習方法降低了網球學習難度增強了趣味性,使學生積極主動的投入到學習中,從而提高了教學效果及教學質量;
(3)快易網球教學法能夠讓學生更早地參與到網球比賽中去,學生在第二階段的學習中便可在小場地中進行對打記分比賽,學生在比賽中可以單打、雙打或者是團體賽的形式,在增加樂趣及經驗的同時使得學生在技能、體能、心理等方面都得到鍛煉。
(1)根據表2的分析第一階段6學時的練習沒有顯著性差異,因此在大理大學網球選修課中第一階段的課時應當減少,相應的增加第二和第三階段的課時;
(2)快易網球教學方法適用于大理大學網球選修班教學的要求和規律,這種教學方法能讓學生快速熟悉球性,促進學生間的相互交流和幫助,能夠提高學生對學習網球的興趣,提高學生的技術應用能力和比賽的能力。我們學校的網球教師在針對網球選修課的教學中,應該多采用快易網球教學模式的方法;
(3)快易網球教學方法注重學生的主體性,學生們主動學習,積極幫助配合,創造性學習,教師要有效地控制課堂,有效地指導和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