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騫 譚軍輝 梁天昱
(廣西民族師范學院 廣西 崇左 532200)
“SPOC+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用于足球教學中,可以改善傳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在實踐層面上推動了足球教學改革,而且可以極大的提升學生對足球必修課的學習積極性。因此,有必要對此進行實踐探索和研究。
選取廣西民族師范學院體教專業足球必修課183班男生15人,184班女生9人為實驗組,實行“SPOC+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選取廣西民族師范學院體教專業足球必修課183班男生15人,184女生9人為對照組,實行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兩組學生足球必修班學生,而且經過測試與調查得知,兩組學生體能和身體靈敏度大致相當。
(1)文獻資料法。
本文首先通過知網等互聯網渠道輸入 “SPOC”、“翻轉課堂”、“足球”等關鍵詞檢索相關資料,然后通學院圖書館借閱了與翻轉教學、足球教學相關的論著,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扎實的理論基礎。
(2)問卷調查法。
首先根據專家的意見設計了一份詳盡的調查問卷,全部發放到參與本次實驗的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同學,問卷全部收回以后,還抽取部分同學作為個案訪談對象,征求其對“SPOC+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足球教學中的意見。
(3)實驗對比法。
對實驗組和對照組采取不同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實驗組采取了“SPOC+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借助微課軟件制作開放平臺,采用了PPT、QQ、微視頻等工具,而對照組依然以傳統的以教師課堂講解為主的教學模式,通過不同的教學模式對比,分析教學效果的差異性。
本次實驗過程選取了腳背內側踢定位球技術作為實驗內容,教授時間4學時,對實驗組和對照組采用不同的教學模式,具體教學過程如下:
(1)課前自主學習階段。
翻轉課堂是一種學生自主進行線上學習的教學模式,視頻微課制作完成以后,需要教師將其上傳到網絡平臺,學生根據要求自行下載并自主學習腳背內側踢定位球的關鍵技術要點,比如支撐腳站位、踢球腳的擺動等,而對于暫時難于理解和記憶的技術難點,一是可以在QQ群等網絡平臺進行討論,二是由教師在線進行統一解答或個別輔導。在課前階段,同學對教學重點和難點問題已基本掌握。
(2)課中教師互動式教學環節。
根據常規課程慣例,教師首先對同學進行帶隊集合,并與同學一起進行簡單的關節活動和身體伸展運動,課前熱身運動完成之后,教師介紹本程的主要教學內容。第一項教學內容是原地模仿腳背內側踢定位球、第二項是踢球練習,第三項是定位踢遠,第四項內容是小對抗戰術練習。
在第一項教學內容原地模仿腳背內側踢定位球教學中,實驗組根據課前掌握的動作要領進行練習,而教師觀察同學的每個動作是否規范化和標準化,并對相關錯誤進行記錄,練習結束以后進行糾錯講解;在第二項踢球練習過程中,教師首先對課前的視頻教學內容進行現場提問,在鞏固視頻教學內容之后,將實驗組同學分成2人一組進行相互傳球練習,教師現場指正糾正同學的不規范動作,并要求同學根據視頻教學要領規范每一個動作;而在第三項定位踢遠教學中,更多采用互動式、分享式教學,比如讓個別學生演示,而讓其它同學觀察和討論,教師同時也參與同學的討論并適時加以點評,隨后,參與實驗的同學逐一上臺演示,其它同學也同樣根據觀察和思考進行互動討論,最后,由教師根據同學的表現進行糾錯指導,這極大的加深了同學對動作要領的掌握程度。而在最后小對抗戰術練習環節,主要是運用以上單項練習內容進行靈活運用。
(3)課程總結環節。
結束以上四項基本功練習之后,全體同學可以進行自由活動,比如原地放松、纖拉等,而在這種自由式的氛圍中,教師與學生共同討論課程練習中的收獲和體會,最后由教師進行總結。
(1)規范動作的基本理論講解。
首先是對對照組的同學進行課堂教學,教師根據教材內容分別講解腳背內側踢定位球的概念、作用以及動作要領,使同學對此項練習有一個較為抽象的理解。
(2)講解示范環節。
整個講解過程分為分步講解、連貫動作講解、教師示范、同學模仿等多個環節。教師講解內容包括:一是助跑,斜線助跑的方法;地理支撐腳應注意的事項,包括腳底著地、腳尖方位以及膝關節的擺動幅度等,并特別強調腳尖與球內側后方的距離應保持在20cm-25cm之間;三是講解做踢球動作時,大腿、小腿以及髖關節的協調擺動規范要求;四是講解觸球技術,其動作要領是腳尖向外,而在腳面繃直的同時,以腳背內側部位快速將球踢出;五是講解足球踢出的同時,身體部位應注意的事項,主要是講解身體隨著擊球方向做慣性前進。
整個講解結束后,下一步進入教師示范環節,將剛才講解的動作要領進行連貫性的示范,在此之后,再要求對照組同學進行分組模仿練習,腳背內側踢定位球由多個連貫動作組成,每個練習小組進行重復之后,教師再要求同學將難于掌握的動作要領進行再次講解和示范,然后再由同學模仿練習。在整個過程中,教師對同學的不規范動作進行糾正,同學也在不斷糾偏中逐漸規范。
(3)課程總結環節。
腳背內側踢定位球技術從講解到示范和模仿,課程告一段落,在課程結束前,教師對教學內容進行總結。
在實驗“SPOC+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之前,本文對參與本次實驗的48名同學發放調查問卷48份,收回48份,本文對其中的主要調查項目分析整理如下:
表1 前測問卷調查內容分析
“SPOC+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實驗課程結束以后,為進一步分析實驗效果,本文再次向參與實驗課程的48位同學以放了調查問卷,調查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學生對“SPOC+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適應度。
表2 學生對“SPOC+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適應度分析表
本調查問卷發放對象是參與實驗課程的48位同學,問卷設置的內容包括非常適應、比較適應、不適應三個梯度,從收回的調查問卷數據來看,這一梯次數據分別66.7%、39.6%、6.3%,由此可以得知,大多數同學對“SPOC+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持認可態度,也能夠適應這種新型教學模式改革。詳情如表2所示:
(2)學生對“SPOC+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認可度與參與意愿?!癝POC+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實驗以后,參與本次實驗的48位同學對這一教學模式有了切身感受,經過與傳統教學模式比較,同學們對這一教學模式的認可程度不一,但大多認為這種教學模式有助于自己足球技術與戰術的練習,教學效果比傳統教學有所提升,但總體來看,大多數同學表示希望在以后的足球必修課教學中繼續采用這一模式。
表3 學生對這一新型教學模式的認可度分析
圖1 學生對這一新型教學模式的參與意愿分析
(3)學生對“SPOC+翻轉課堂”互動交流方式的滿意度分析。
在本次“SPOC+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足球必修課中,滲透了師生互動交流環節,參與實驗的48位同學中,其中有31位的同學表示,這種教學模式有助于自己對腳背內側踢定位球技術的全面掌握。
與傳統足球教學模式相比,“SPOC+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引入了微課視頻制作開放平臺、PPT、視頻以及QQ交流平臺等工具,這對于學生在課前掌握腳背內側踢定位球技術難點有著重要作用,學生帶著任務參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的疑難解答以及動作示范更加深了學生對技術要領的掌握,因此,學生對這一教學模式大多持滿意態度,并表示愿意接受這種新型的課堂教學模式。
為此,本文建議,在廣西民族師范學院的體教專業足球必修課中,可以大面積推廣應用“SPOC+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但是對課前視頻內容的制作上還需要進一步完善,比如,足球分步動作中的重點和難點還要更加突出、慢動作鏡頭和正常速度鏡頭相結合,在QQ交流平臺,教學也需要針對不同學生的潛質進行個性化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