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麗平 劉佰勇 胡光輝
(山東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山東 臨沂 276000)
體育是高校現代化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學生身體素質不斷下降的大環境下,高校體育教師必須要充分認識到當前學生身體素質的現狀,通過完善體育運動訓練方法,讓體育鍛煉的目標能夠順利實現。但是在實際上,在高校學生體育運動訓練中,存在諸多影響訓練效果的因素,這就決定了未來體育教師在工作中必須要進一步轉變工作模式,這樣才能為全面提高訓練效果奠定基礎。
對于大學生而言,身體健康是一切活動的前提條件,并且健康的體質也被認為是全面發展的重要保障。對于大學生而言,他們正處于青春、活力的大好年華,但是目前高校學生的整體身體素質情況堪憂,超重、高度近視等都是體育教學中必須要面對的問題。因此,改善學生身體素質的關鍵依賴于各項科學、合理的持續性運動。所以從體育運動訓練的角度來看,積極推廣體育運動能夠改善學生的各項身體指標,強化人體免疫力,讓學生能夠以更加充沛的精力完成學業,并以健康的體質完成體育運動項目。
目前大學生依然存在身體機能以及各項指標發展不均衡的情況,所以在教學中適當的開展一些體育鍛煉具有必要性,不僅有助于實現大學生身體素質全面發展,也能讓學生對各種環境都有理想的適應能力。所以體育教師可以在素質教育的大環境下,采用多種體育鍛煉的方法來培養學生身體素質,使學生能夠依靠強健的體魄來實現自己的全面發展。
目前高校的學生教育中,依然將文化課作為重要內容,強調鍛煉學生的理論與實踐技能水平,但是體育運動訓練這些無法第一時間產生教學效果的課程很容易被學校忽視,最終導致體育運動訓練效果不理想。本文統計本地區四所高校的課時設置情況,詳細數據如表1所示:
表1 高校課時設置情況(單位:周)
根據表1的數據可以發現,目前本地區四所高校的總課時較多,但是體育課時嚴重不足,僅有一個高校能夠保證一周兩個課時,其他三所高校均為一周一個課時,這種情況無異會嚴重影響體育運動訓練效果,導致體育教學目標無法順利實現。
學生素質也是影響體育訓練質量的重要因素,目前高校所招收的學生長時間在應試教育環境下學習,自身缺乏體育運動的機會,在進入大學之后,學生的生活習慣沒有得到改變,導致學生身體素質下降,不利于保證體育運動訓練效果,主要表現為以下幾方面:(1)學生身體素質下降,生病率較高。通過對本院校學生的生病情況進行簡單統計后,發現每節課至少有2名同學因為身體有恙選擇請病假;在體育運動期間也有學生表示身體不舒服,無法參與課堂訓練,此類學生約占全班級的2%-6%左右。(2)學生無法按照要求完成體育運動計劃。目前國家教育部對高校學生的體育運動提出了完整的數據指標,例如,大一男生50m跑超過9.3秒為不及格、坐位體前屈小于2.7cm為不及格等。在體育訓練中能夠及格者不足80%,評分為“優秀”者更是鳳毛麟角。而這種情況又會打擊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因此現階段高校體育教學中面臨著一定的難度。
科學的訓練方法是保證體育運動訓練效果的關鍵,但是因為大部分高校學生并非體育特長生,因此在訓練期間通常不會進行全面的技能訓練。以跑步運動的力量訓練為主,常見的力量訓練主要包括動力性等張收縮訓練、靜力性等長收縮訓練、等動收縮訓練、超等長收縮訓練、循環訓練法等多種訓練方法,但是大部分高校在教學期間不會同時使用五種訓練方法,更多的采用循環訓練法,鼓勵學生繞著操場做400m、800m跑等。這種訓練方法的手段單一,長此以往會嚴重影響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
為了充分激發學生參與體育運動訓練的積極性,未來教育工作中應該從學生思想教育入手,培養學生全面的體育運動精神,這樣才能在未來體育訓練中充分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使體育訓練目標實現。因此,需要從多個方面入手來訓練學生,立足于集體榮譽對學生進行情感引導,讓學生認識到他們不僅是高校的醫院,也是整個高校體育事業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這樣才能讓學生站在更高的角度來審視體育運動訓練內容,努力將個人成績與發展融入到整個教育過程中,讓學生領略到集體榮譽的重要性,這樣才能保障各個教學目標順利實現。
從體育運動訓練的角度來看,構建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能夠推動體育運動目標的實現。因此在未來工作中,需要教師能夠立足于創新性視角,重新構建學校體育運動訓練的組織架構,并重新界定其相關功能,要求相關組織能夠承擔起本學校學生體育運動訓練的監督、管理與考核工作。期間教師需要充分了解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意愿,例如,醫學院院校學生普遍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較低,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嘗試建立激勵機制,在征得學校同意的基礎上,將體育運動訓練結果與獎學金等結合在一起,要求只有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學生才能獲得獎學金。同時,高校本身也應該加強用于體育鍛煉和發展體能的學校體育設施和場地建設,為大學生從事體育鍛煉提供保障,積極完善從事體育鍛煉意外受傷的社會保險和意外傷害保險體系,解除學生和家長的后顧之憂,讓學生可以更有效的參與到體育運動訓練中,促使教學目標實現。
除此之外,教師也應該樹立全面的體育運動思維模式,努力將動力性等張收縮訓練、靜力性等長收縮訓練、等動收縮訓練、超等長收縮訓練、循環訓練法等多種訓練方法應用到教學過程中,確保學生能夠在體育課時不變的情況下得到充足的鍛煉,這樣才能有效推動學校體育運動訓練機制順利實現。
與我國相比,西方國家在體育發展中具有更多的經驗,并培養出很多高素質的體育人才,所以在未來教學中可以充分借鑒西方國家的成功經驗,在強調“學訓”的基礎上,采用多種方法來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這樣才能確保教學目標實現。所以本文提出了以下幾條建議:(1)在體育運動訓練中,應該做到既能訓練與文化訓練并舉,又能做到體育訓練與文化課教學的和諧統一,讓更多學生愿意參與到體育鍛煉中;(2)積極創新人才培養與輸送渠道,在評估學生身體素質的情況下,了解高校在體育運動教學中的弊端,在拓展體育運動教學渠道的基礎上,通過設置選修課程的方法,為學生提供更多接觸體育訓練的機會,最終從思想認知上轉變對體育訓練的錯誤看法,將體育訓練看作是提高自身身體素質的必備渠道,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主動性。
訓練經費也是影響體育訓練效果的重要因素,雖然醫學院與專業的體育學院相比,對器材的要求不高,但是進一步完善體育運動訓練的基礎設施會進一步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所以在體育運動訓練期間,教師也應該重視資金問題的影響,其中有效的解決措施包括:(1)從學校角度入手,拓展各項資金來源,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與社會企事業單位之間建立緊密的合作機制,爭取能夠從社會上獲得足夠的資金支持,加快體育運動訓練硬件設備的更新換代;(2)在了解學生體育運動興趣愛好之后,發展優勢項目,例如,羽毛球比賽、乒乓球比賽等,與兄弟學校一起舉辦相關比賽,并面向社會邀請選手參加,這樣能夠提高比賽項目的知名度,保證體育運動項目順利開展;(3)教師自身也要重視提高體育運動訓練的知名度,將體育運動訓練與學校教育活動緊密結合在一起,例如通過訓練來不斷提高學生身體素質,保證基礎文化課教學目標實現,這樣才能讓學校愿意在體育訓練中添加更多的課時。
教師在高校學生體育運動訓練中發揮著主導作用,所以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也必不可少,本文提出的建議包括:(1)完善教練員的考核機制。考核能夠充分激發教師教學訓練的積極性,促使教師能夠投入更多的精力,所以應該構建完整的教師體育訓練考核機制,例如,每個學習學生體育運動指標的達標率等,通過設置獎懲機制,能夠對教師形成有效的激勵;(2)強化教師的素質培訓。目前我國體育事業快速發展,很多體育訓練內容也在持續發展之中,因此為了能夠更好的適應未來體育運動訓練要求,應該以學校為單位定期舉辦教師的培訓工作,聘請專業運動員、相關學者等,以講座的方法對全體體育教師進行培訓;(3)或者與專業體育院校之間建立聯系機制,從體育院校取經,吸取體育學校在體育運動訓練中的有用經驗,并結合本學校特殊性進行改進,這樣才能不斷提高教師隊伍整體水平。
高校學生體育運動訓練效果受多方面因素影響,因此對于教師而言,未來教育工作中必須要充分認識到本院校在體育運動訓練中的現狀,努力通過多種方法來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并發揮學校、教師、學生、社會等方面的作用,為全面提高體育運動訓練效果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