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英華
摘 要: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對小學教育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語文是小學教學中最基本的一個學科,對學生思維能力、表達能力以及創造力的形成有較大影響,因此,教師在具體教學中要充分將學生的興趣激發出來,使其對語文課堂學習有更加積極的參與,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提高措施
當前新課改的背景,對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越來越多的教師追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不斷提高。
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在具體教學中要充分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出來,使學生可以更加積極的參與到語文課堂學習中去,另外,教師還要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和交流,對教學情境進行有效創設,使課堂教學有效率得到提高。
一、加強課前預習
小學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先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預習。在語文學習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就是課前預習,學生是否具有較好的預習質量對教學效果與學習效果有很直接影響,并且極大的影響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因此,教師要加強對學生課前預習的重視度。
但是在當前小學語文學習中,大量的學生都不進行課前預習,這樣就導致教學效果與學習效果十分不理想。因此,教師在具體教學中,要積極引導學生開展課前預習,并且讓學生完成相關要求。
第一,學生對即將學習的課文要有熟練的閱讀;
第二,在閱讀課文的時候,遇到不認識的詞字要查字典進行認識,還要做出相關標記加深記憶;
第三,學生在閱讀課文的時候也要明白課文的主要內容與思想,對不理解的地方進行標注,在課堂上提出來并有針對性的進行學習。這樣,這樣會按照教師的要求預習課文,在課堂上認真聽講,課后進行鞏固復習,充分掌握相關知識,進一步提高學習效率。教師在具體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合理的調整教學手段,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提高。
二、加強對學生的關注度
小學生具有十分單純干凈的心靈,但是其也是十分敏感的。教師出現的任何面部表情學生都會記在心里,進而對其學習興趣以及積極性造成影響。
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將親和力充分展現出來,具有流暢的表達,并采用有效的教學方式開展教學,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對學生的創造性以及自主性進行有效培養。在教學中還要讓學生對知識如何產生的及其發展歷程進行深入感受,對學生的創新品質進行有效培養。
另外,教師要深入到學生的內心深處,感受學生,明白他們喜歡什么、害怕什么,走近學生、關注學生、欣賞學生、理解學生,將發展個性、追求真理的學習環境營造給學生。通過更加直接的方法協助學生學習知識、理解知識,降低語文學習的難度,在最大程度上將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激發出來。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進一步體現,教師主要是引導學生進行學習,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從而進一步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創設良好的課堂教學情境
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以及相關能力的形成都需要其通過實踐活動完成,因此,教師對各個教學環節要進行合理設計,使學生自主獲取知識。
教師在這個過程中主要是起到引導作用,將有效的學習方法教授給學生,這樣就像一潭死水活過來一樣,教師樂意教,學生也愿意學,進而對語文知識有充分的掌握。
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可以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但是如何創設一個有效的問題情境是所有教師需要面臨的問題。心理學研究顯示,學生思維通常都是從問題開始產生的,并且在問題解決中發展。學生的學習就是一個問題不斷產生的過程,其可以將學生的求知欲與探索欲充分的引發出來,從而在問題中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
例如教師在對《假如沒有灰塵》進行講解的時候,可以設定一些問題讓學生進行討論,如“你們認為沒有灰塵會怎么樣?”“灰塵有什么作用?”學生可以查閱資料,可以與學生討論,也可以請教老師,最后得出自己的結論,并進行討論與交流。教師在學生討論的時候要進行適當的指導,避免學生多走彎路。有的學生認為“如果世界上沒有灰塵,那么很多生物就無法生存”,有的學生認為“世界上可以少存在一些灰塵,這樣人們就可以少呼吸一些污染物顆粒”,有的學生認為“灰塵主要有陽光變柔和、天空色彩富于變化、形成小水滴這三個作用”。
四、結束語
小學語文教師為了保證課堂教學有效性有較好提高,首先要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使學生提前了解所學內容;其次,要加強對學生的關注度,深入到學生的內心深處,了解學生的實際想法,有效的開展教學;最后,教師還要積極創設問題情境,將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充分的激發出來,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姚曉芳.關注核心素養,優化課堂評價--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評價的有效性探究[J].語文教學通訊,2018(03):41-43.
[2]嚴玲琳.讓教學之曲奏得更加悠揚--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J].華夏教師,2018(07):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