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經濟的發展推動著社會進步,社會對于職業型人才在需求上又有了新的要求。學徒制人才培養方式一直是人才培養的主要手段,當然現代化建設中開放式人才培養中,其依舊是主力軍?;诂F代職業教育的模式之下,學徒制開放式人才培養模式仍舊是人才培養的必要手段。因此,本文將現代職業教育背景下學徒制開放式人才培養模式作為研究主體予以深入剖析,以期助推社會發展。
關鍵詞:現代職業教育背景;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人才培養
現代職業教育背景下學徒制開放式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質是將職業教育作為基石,實行開放式培養模式定向培養人才,可謂是我國職業教育中的改革創新點,備受關注,因為其和社會發展間所存有的特殊關系:社會發展離不開人力資源的支持;優良的人力資源離不開良好的教育模式的支持。現代化職業教育學徒制開放式人才培養模式需要建立在工學交融、工學交替、校企合作的基礎之下才屬于真正的開放式人才培養模式。它的主要特征則是將現代化的職業需求納入到考慮范圍之中,實現了人才培養和職業需求的有機結合,如此,能夠有效性提升學徒制人才培養品質,因此說職業教育和學徒制開放式人才培養的結合是時代所需,是勢在必行的。
一、傳統學徒制
1.傳統學徒制概述?!皩W徒制”是在歐洲誕生的,最初此概念的提出是源于手工業行會,其在手工業行會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就教育層面來看,傳統學徒制顧名思義是指傳統社會中工商技術與經營管理的人才培訓體制,這種模式主要是以師傅引導徒弟學習實踐的過程,定向性的將某職業或是行業的知識及技能作為學習內容,學徒可根據自身實情或是當時的行業現狀能夠獲取到一定的勞動報酬。
通過調研分析,發現絕大多數人將“學徒”和“學生”兩個概念混淆,其實兩者有著一定的相似性,但是實質是不同的。簡單的來講,它們均在學習活動中扮演主體角色。為了糾正部分人的錯誤理解及對于這兩概念的混淆,對于這兩個概念進行了對比分析如下所示:
學徒:學徒是在工作崗位情景化的環境下,由師傅指導帶領學生完成培訓技能的學習實踐,此環節的側重點在于系統性的操作實踐過程,在這個歷程中學徒不需要學費的繳納,其依據行營的協議或是工作績效還可獲取到相應的勞動報酬。
學生:學生是在學?;蚴墙逃龣C構,由老師教授理論知識,學生主要是傾聽課程,在課后時間自行練習,同時需要向學校或是教育機構繳納學費。
這兩個角色的共同點在于都是基于導師的指導和帶領完成學習過程的,不管是學徒還是學生均是學習受體,學習內容均涵蓋有理論知識。
2.學徒特性及學徒制的分類
學徒自身具備有如下特性:
(1)與企業或雇主簽署相應協議賦予自身特定身份;(2)技能的掌握是其根本目標;(3)崗位工作環境進行學習;(4)依照協議規定可獲取相應的勞動報酬。
就學徒制而言,可依據學徒制的具體規范要求,進行相應的劃分,依據其形式和種類進行劃分。以形式為互粉標準,學徒制被劃分正式學徒制和非正式學徒制;可依據性質分為滴油學徒制和共有學徒制;依據時代背景被劃分為了傳統學徒制及基于現代職業背景下的現代學徒制。
二、現代學徒制和傳統學徒制的差異性
現代學徒制是基于現代職業教育的背景之下予以改革優化的學徒制度,其是從傳統學徒制過渡而來的,明確的說則是政府依據社會發展對學徒制的引導調整,實現了現代職業教育的充分性融合,基于現代化職業教育背景下所構建出來的學徒制體系能夠培育出順應時代發展的職業技能性人才。現代化學徒制的優勢在與實現了人才開放式培養,做到了職業教育和崗位貼合,提升了定向培養品質,為社會的發展奠定了堅厚的基石。
現代學徒制與傳統學徒制的差異不僅是表現在時代差異上,在生產組織上等方面也有著差異性。就生產主旨而言,傳統學徒制針對的是家庭或是手工作坊,然而現代學徒制針對的是職業共同體,傳統學徒制參與成員局限在了師徒間,然而現代學徒制的實現了師徒、師生交流,這種人才培養模式正是開放式人才培養的體現;在傳統學徒制中有嚴格的等級劃分,然而,現代學徒制是建立在平等、合作的基礎下進行;傳統學徒制只注重從業人員的技能掌握,然而,現代學徒制不僅對于人才技能有要求的基礎上,還需要具備有良好的綜合素養……?
三、開放式人才培養模式
在不同的國家對于開放式人才培養的解釋也是具有差異性的,當前我國對于開放式人才培養模式解釋為:基于開放式教育思想及教育理念的支持下,根據特定職業目標及方向,基于基本穩定的課程體系和教學模式的支持下,不同層次和類型的專業人才的教育和教學模式、監管體制、評估形式等歷程的綜合。
四、現代職業教育背景下學徒制開放式人才培養模式
現代職業教育背景下的學徒制顧名思義是實現了現代化職業教育的融合,簡稱現代學徒制,也是人才培養模式的細化,企業在整個培訓歷程中充當依附主體、政府指導發展、學校作為參與成員、行業作為評估標尺,實現企業機構和職業學校交替式學習與培訓,從而有效性提升學徒的理論知識、專業技能、綜合素養等開放式的人才培養模式。就此歷程而言,主體作用的承擔方在于企業,同時還扮演者主要職責承擔方,所以,此歷程中的各個環節企業都要做到時刻警惕,其涵蓋有:行業性質、崗位需求等與各個部分之間的關系、合作職業院校的培訓定向及要求等。對于職業院校的方向及目標做好定位,才能實現校企共同開放,才能夠培育出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的人才,這也是校企合作的根本目標。
1.現代職業教育背景下學徒制開放式人才培養模式的特點
(1)因材施教教育形式鮮明,培訓均是基于崗位實景下的;
(2)企業主體突出,學校、企業定位明確;
(3)培養學徒為雙重身份。一邊是學校學生的角色,另外一邊是企業員工角色;
(4)培訓內容相對系統化。涵蓋有職業基礎性實踐技能,同時,涵蓋有學校所學的相應理論知識;
(5)教育培訓的完整性和規范性;
(6)對于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極強,同時促使學生的適應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
(7)學徒擁有明確性的就業前景。
2.現代職業教育背景下學徒制開放式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
現階段學徒制的參與方包含有職業院校、合作企業、學徒、師傅、政府等,就系統化的培訓環節中,企業始終擔任著主體角色、學校始終參與主線、基于政府指導下及行業評估做相應的監管,結合現階段企業學徒特征,同時,基于現代職業教育背景下開放式人才培養模式方案,并針對我內外有關學徒制實戰經驗的基礎上,從培訓目的、形式、內容、評估幾個層面構建企業現代學徒制開放式人才培養模式的大體構架。就整個系統化歷程中,參與團體(企業、院校、政府等)都需盡職盡責,并與其它參與團體攜手共進,只有這樣,企業目標和院校目標才能得以實現,人才培訓品質也能具有把握。這不僅是為企業打造雄厚的人力資源寶庫,也是為社會培養優秀人才。
3.現代職業教育背景下學徒制開放式人才培養模式的效果評估
(1)模式落實成效評估
①借助院校人才品訊品質及辦學聲望。
②借助企業人力問題的解決狀況,培訓耗費情況。
③對于傳統優良工藝、技能的繼承情況。
④借助對學徒職業技能、綜合素養等綜合性學習情況。
(2)整個過程中易發生的問題
①就參與團體院校而言,培訓實踐均是院校自發組織,政府統籌和指導匱乏。
②因為院校教師思想邊緣化,如此在企業培訓環節,學徒則可能出現過渡崇拜師傅的現象,那么則會導致學徒將理論知識拋到九霄云外,出現院校不尊重老師的現象,那么學徒制參與團體則無法形成良好的凝聚力。
③ 企業在學徒實操環節存有的問題:一企業將骨干良將派出無疑是增加了技術師傅培訓工量,那么工作生產自然會受到影響;二學徒基本是初次接觸或是學習能力不強需要大量的實操訓練,在實踐環節難免需要多次操作掌握技能,實踐環節難免會造成大量損耗;三由于學徒的加入,企業原有工作進度難免會受到影響,那么企業則需重整計劃。
(3)解決策略及建議
①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對于體制進一步優化完善、革新,在培訓環節中實行試點式的推廣進行,以提升培訓效率。
②節約企業資源,可將退休企業干將團體組織為“師傅”人才庫,這樣不但避免了企業人力的損耗,同時,為學徒制提供了人力資源保障。
③不管是企業還是院校均需要打造師資團隊,實現雙管齊下的培訓體系。
④院校也需順應時代教育,對于院校課程體系予以優化晚上。
⑤對于傳統式教學模式予以改良優化,在監管上也需要創新發展。
⑥學徒應該清楚自己所處位置的身份,從而有效性保障企業及院校權益。
結束語
現代職業教育背景下學徒制開放式人才培養模式任重而道遠,這個歷程中將清楚的凸顯了學徒的雙重身份:“準員工”和“學生”?,F代職業教育背景下學徒制開放式人才培養模式的進行和社會經濟發展間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對應的參與團體肩負重任,所以需要做到以身作則,基于此此能夠培養出具備有優良的專業技能、綜合素養的復合型人才,才能夠達到推動社會發展的終極目標?,F代職業教育背景下學徒制開放式人才培養模式關系到社會發展,因此,本文將其作為研究主體,望能給予相關組織以幫助。
參考文獻:
[1]鄒春穎,李榮銳.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9,32 (20):3392-3394.
[2]何端.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19,32 (17):52-53.
[3]皮艷秋.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探索[J].科技經濟導刊,2019,27 (26):169.
[4]張麗娟,田鳳蘭,白風榮,李星海,斯欽德力根.基于現代學徒制的“高職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探索研究[J].科技視界,2018 (28):140-141+135.
作者簡介:史琦(1979-)女,山東理工職業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職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