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匯濱
摘要:初中美術作為初中階段的一門情感藝術學科,教師在美術教育中要運用情感教育這種新型教育模式。它不僅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認知的發展,促進學生潛能的開發,還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文章就如何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進行研究,旨在引導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關鍵詞:初中;美術教學;情感教育
我國著名教育家夏丏尊先生曾經說過:“教育不能沒有情感沒有愛;就如同池塘不能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成為池塘;沒有情感,就沒有教育。”情感教育在教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同樣,情感教育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美術的學科性質決定了美術從產生那一刻起就注定要和情感聯系在一起,在美術教學中,情感教育逐漸成為核心。因此,初中美術教師要充分發揮情感教育的優勢,使學生成為人格完善、身心健康的人。本文針對初中美術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有效滲透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1、用真情感感染學生
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教師要關注教學的細節部分,用自己的真實情感去感染學生。作為教師要帶著一顆熱愛學生的心聲和教育事業的心來組織教學活動。所以,情感教育也是教師自然而然融入進去的一種人性化的教育。所以,從熱愛教育事業出發,初中美術教師在與學生相處的時候要主動的接近學生,讓學生了解自己真實的一面。教師的真實表現,更能夠致大學生的內心,學生會關注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呈現出來的一些細節特征,尤其在與學生互動當中的教師的言行表現。所以,在美術課堂上,教師除了有理論講解之外,也會安排學生有大量的實踐內容,讓學生通過繪畫或其他創作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們進行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們共同完成一幅作品,在這幅作品中主要呈現出了什么樣的思想內涵?表現出了什么樣的思想情感,學生都可以通過主動的講解分享給其他的成員。這樣的方式也有助于學生們之間相互理解,也讓學生認識到情感背后有態度的支撐,當面對相同情境的時候,才讓人產生了千差萬別的感受。
2、創造欣賞情境氣氛
教師要想在美術教學中有效地進行情感教育,就應讓學生置身于畫家的創作情境中,切身體會作者的所感所思,激發學生的創作意識。因此,教師要為學生創設情境氛圍,充實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的藝術水平和審美能力得到提升。此外,教師還要結合美術作品的不同特色引導學生進行賞析和探究,使學生養成思考與分析的習慣。例如,教師可以引入北宋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并對學生講述:“這是一幅描繪北宋繁榮景象的作品,主要以贊頌北宋勞動人們的偉大智慧為主。”接著在學生欣賞并了解了這幅作品之后,引出國外藝術抽象派所描述的生活景象,將富有節奏和靈感的線條與我國古代的細膩之作進行對比,讓學生發掘出其中的不同,進而激發學生的創作意識。
3、充分利用情感素材
教師在初中美術教學中,要運用富有感染力的具體實例,促進學生的情感激發,適當進行情感教育生態。美術課程的學習中,教師和學生更多時間是與美來打交道的,所以,在處理相關的情感教育滲透問題的過程中,也可以通過美好的事物去感染學生,讓學生內在的情感得到激發。看到美好的事物的時候,人們會有一種溫暖安全的感覺,會讓學生們有所聯想。所以,教師要借助這樣的機會,給學生們更多啟發和思考的時間。例如,在美術欣賞課程中,欣賞一些名家的作品,學生們就會在內心中產生各種各樣的感受,這些感受伴隨著學生相關的聯想,這些聯想曾經在自己以往的生活中發生過,會涉及到具體的人和事。所以,情感教育絕對不是孤立的去激發學生的情感,讓學生描述自己的情感體會是什么?最重要的是了解學生支撐情感的內在態度。所以,通過情感教育實際上是在開展思想價值觀念的教育。
在美術教材當中,學生們可以開闊自己的美術視野,可以看到很多名家的作品,在看到這些名家的作品時,學生們經常會談論自己在看到作品時候想到了什么,但是具體都要想描述清楚也不是很容易,因為有的時候情感是非常模糊的,很難去用語言進行界定。這也正是為什么一些美術作品能夠直達人的內心,卻很難用語言描述是一樣的道理。例如,在欣賞《蒙娜麗莎》時,學生一般很難通過自己的觀察去理解繪畫作品,透露出來的深刻內涵,渲染出來的真摯情感,教師把相關背景介紹出來,學生在理解作品的過程中就能夠更加的容易,作品本身也能夠對學生產生更強的感染力。
4、借助多媒體互助
多媒體教學設備的普及為直觀化教學帶來了便利。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向學生展示美術作品以及創作背景,讓學生獲得更直觀的感受,在師生交流過程中使學生加深對作品的理解。例如,以《勞動——人類創造力的源泉》教學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展示米勒的《拾穗者》,讓學生進行賞析。教師引導學生觀看圖畫中三個拾穗婦人的動作,并反復再現拾穗者的動作,以此讓學生通過逼真的畫面感受到 19 世紀法國農村拾穗婦女的形象,進而讓學生明白勞動人民對土地的濃厚情感。教師還可以借助多媒體播放當時法國的背景資料,讓學生進行探討,并與教師交流個人感悟。這樣,教師不僅能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還能發現學生的優點與興趣。所以,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情感滲透時,不要實施硬性教育,而要重視師生間的情感交流,這樣才能提升美術課程情感教育效果。
總結:
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對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獨特的意義。初中美術教師在日常的課程教學中,要注重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培養學生的情感能力,重視情感教育素材,根據不同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注重使用多種情感教育教學模式,豐富教學內容,多層次地滲透情感教育,促使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充分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讓每一位學生都具備較強的品德修養,提升每一位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唐思敏.淺述初中美術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滲透及意義[J].美術教育研究,2015 (06):137.
[2]夏早.初中美術課程情感體驗式教學應用的研究[D].海南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