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政治教學是培養學生正確思想觀念的重要課程之一,但是傳統枯燥的課堂教學氛圍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致教學效果不佳,現代高中政治教學中必須要轉變傳統教學方式,創新教學手段,可以通過多媒體或者結合生活實際等為學生創設情境,使學生通過情境的融入理解和內化教學內容。本文主要對新課程下高中政治課情境教學的具體途徑進行分析。
關鍵詞:新課程;高中;政治課;情境教學
情景教學指的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設置一個模擬情境使抽象的知識內容形象的表現出來的一種教學方法。為了使情境教學能夠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提升學生的政治學習水平,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心理發育特點、年齡以及學習內容等合理創設情境。通過靈活的情境教學模式,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情感共鳴,提升教學質量。高中政治教學內容比較枯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大部分內容都是死記硬背應付考試,無法對政治知識進行深入了解,對學生思想觀念培養不利,因此需要通過情境教學提升教學效果,滿足學生培養要求。
一、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思考
教師在情境教學中需要結合情境教學特點,使學生在情境中能夠激發情感,引起共鳴。比如在“樹立正確消費觀”這部分內容的學習中,教師可以通過問題情境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而且在問題設置中學生可以帶著思考聽課,同時容易在思考中內心受到觸動,使學生認識到哪種消費觀才是正確消費觀,提升學生思維能力。
在這個小結中主要的教學目的為培養學生正確的消費觀,使學生明確哪些消費行為可取,哪些消費行為不可取。那么針對這個問題應該如何設置問題情境呢?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生活消費情況進行提問,同學們認為生活中哪些物質屬于必需品?學生們回答五花八門,包括學習中的書本、紙張、筆等文具,生活中的衣服、清潔類產品等,還有學生回答手機、電腦,這個時候教師繼續提問,手機和電腦是否是必需品現在還存在爭議,那么同學們能針對這個問題辯論一下嗎?很多學生認為手機是這個時代獲取信息和通訊的基本工具,我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手機,還有的學生認為學校的學習生活已經足以占據我們的時間,如果需要查找資料可以到圖書館利用校內網查找,至于通訊可以利用公共電話進行溝通,佩戴手機會難以經受誘惑,浪費大量學習時間。接著教師要求班級佩戴手機的學生舉手,全班學生85%都舉手,最后教師再提問“使用智能手機的請舉手”僅有兩名學生為非智能手機?!巴瑢W們,認為我們學習中需要智能手機的幾率大嗎?”很多學生低下頭,“那么配備智能手機僅為了和家里通電話嗎?”還是沒有學生回答,教師繼續提問“認為別人使用智能手機,自己沒有會覺得沒面子的舉手?”很多學生猶豫后還是舉起手來。通過一系列問題情境的設置,不需要老師講解更多的理論知識,學生們已經開始認識到自己這種不正確的消費理念。對課程教學講解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而且容易激發學生的同感。
二、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生情感共鳴
傳統教學理念中,教師習慣于硬性灌輸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學習的知識過于生硬,認為政治教學距離我們的生活非常遙遠,而且對我們的生活和學習影響不大。這種思想下學生會認為政治學習的作用不大,從而對政治敷衍。這種認知是完全錯誤的,政治教學是學生正確思想觀念以及政治素養等方面培養的重要手段和途徑,為了轉變學生錯誤認知,教師可以通過生活情境創設激發學生心理共鳴,使學生認識到政治教學內容與我們每個人的成長和生活都息息相關,使學生明確政治學習的重要性。
比如,在“投資理財的選擇”這部分內容中,在“股票、債券和保險”這小節提到商業保險內容,隨著十九大對經濟生活進一步強調,作為即將步入大學,走向社會的高中生來說也需要加強對經濟生活方面事務的了解。因此在這部分內容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自身的經歷為學生講解相關內容,比如教師可以先為學生設定一個生活情境,“課間同學們到操場運動時,王某在跳躍過程中不小心造成骨折,保險公司應該如何進行理賠?”學生們每天課間都習慣于跑跳打鬧,也出現過受傷的情況,結合學生生活經驗創設情境,有利于學生對保險本質、職能等方面的了解。同時結合學生自身的案例進行分析,可以拉進教學內容與生活的距離,使學生可以將政治知識應用到生活中。
三、創設多媒體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科技的發展使當前教學逐漸實現信息化,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教師也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提升學生課堂學習效率。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政治教學內容,利用視頻、動畫以及音頻等方式設計課件,將枯燥的文字描述知識轉化為生動的動態知識模式,加深學生對政治教學內容的理解,提升政治教學效率。比如,在“我們的中華文化”這部分知識內容學習中,學生在歷史教學中會接觸一部分內容,但是理解并不深刻,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影視資料為學生展示我們的中華文化,從堯舜時期到秦統一,到唐朝盛世再到清朝衰落,將不同文化特點,比如服飾、禮儀、工農商業等都利用圖片和視頻等方式展現出來,使學生能夠直觀看到,加深學生的印象,幫助學生理解我國的歷史文化內容。同時這種生動的教學方式,也會激發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更好投入到政治學習中,提升政治教學效率。
結語:
綜上所述,高中政治教學是培養學生社會認知、情感認知、思想認知等綜合能力的教學方法,但是很多學生對政治教學存在錯誤的認知,認為政治課程與生活距離比較遠,學習后對生活沒有太大的幫助,因此在政治課程學習中存在敷衍和反感的情緒。而且政治課程內容比較枯燥,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在教學中需要注重情境創設,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以及對政治課程內容的理解能力,使學生不僅能夠掌握政治知識還能夠應用到生活中,發揮政治教學作用。
參考文獻:
[1]吳羽佳.情境教學在高中政治課的應用研究[J].內江科技.2019 (06):79-80+124
[2]王國翠.高中思想政治課情境教學的策略探析[J].求知導刊.2016 (02):121
[3]王德明.開啟情境教學的新視域[J].思想政治課教學.2016 (06):36-39
[4]孫蓓.論高中思想政治課的情境教學[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8 (01):96-97
[5]趙文杰.高中政治課運用多媒體輔助情境教學探析[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 (10):127-128
作者簡介:陳國宏(1978.3)男,漢族,籍貫:貴州省興義市,貴州省興義中學,中學一級政治教師,法學學士,高中政治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