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鑫 段幼春 樊貴軍 寇雪芳


摘 ?要:在“互聯網+”趨勢下,主導產業急需轉變原有的發展思路,將“互聯網+”與現代產業的發展緊密結合,改變原有低效、粗放的產業生產模式。基于此,確定主導產業選擇模型指標、綜合評價指標體系權重,以及相應的綜合評價計算,進而確定“互聯網+”趨勢下主導產業的選擇模型。再通過對“互聯網+”趨勢下主導產業路徑進行探析,找出主導產業的主要發展方向,為主導產業的轉型提供決策依據。
關鍵詞:“互聯網+”;主導產業;選擇模型;路徑探析
中圖分類號:F121.3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5-2945(2020)02-0019-02
Abstract: Under the trend of "Internet Plus", the leading industry urgently needs to change the original development thinking, closely combine "Internet Plu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industry, and change the original inefficient and extensive industrial production mode. Based on this, determine the index of the leading industry selection model, the weight of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calculation, and then determine the selection model of the leading industry under the trend of "Internet Plus". The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path of the leading industry under the trend of "Internet Plus", we can find out the main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e leading industry and provide a decision-making basis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leading industry.
Keywords: "Internet Plus"; leading industry; selection model; path analysis
引言
“互聯網+”趨勢下是將傳統產業通過互聯網技術,使其向著數字化的方向升級和轉型。由于互聯網技術具有開放性、共享性以及透明性等優勢,可以有效的保障主導產業的信息得到充分的利用和挖掘,通過建立正確的發展路徑,進而推動主導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實現主導產業經濟的快速發展。
1 “互聯網+”趨勢下主導產業選擇模型確定
1.1 主導產業選擇模型指標確定
構建“互聯網+”趨勢下的主導產業選擇模型指標的確定主要包括:主導產業需求收入的彈性系數、產業生產增長率指標、區位商、產業規模指數、專業化指數以及綜合優勢指數[1]。表1為主導產業選擇模型六項指標的計算公式。
表1中,Emij表示為去求收入的彈性系數;△Xj和△Yj分別表示為地j產業所需的變化量和人均國民收入的變化量。生產增長指標可以反映出主導產業的生產發展速度、技術進步速度以及勞動生產率的高低程度,其中W表示為生產增長率;A表示為計算期生產率;B表示為基期的生產率[2]。區位商計算公式中cj表示為第j產業的產值;C表示為地區所有主導產業的產值;dj表示為第j產業的總產值;D表示為所有主導產業的總產值。產業規范指數計算公式中,Z表示為規模指數;E表示為某地區產業產值;F表示為該種產業的產值,規模指數能夠反映出某地區某種產業生產活動的規模,生產規模是勞動和物質的可投入能力、市場需要以及政府支持的綜合體現。專業化指數公式中,Y表示為專業指數;G表示為某地區某種產業的生產總值;H表示為該地區該類產業的總產量;G0表示為上一級該種產業的產值;H0表示為該產業的總產值,利用專業化指數可以反映出某地區某種產業生產總值占總體主導產業的比重以及平均水平[3]。X表示為綜合比價優勢指數;I和J分別表示為規模指數和專業化指數,利用綜合比較優勢指數可以反映出兩種指數的幾何平均值。
1.2綜合評價指標體系權重確定及綜合評價計算
“互聯網+”趨勢下主導產業的選擇綜合指標計算,假設f表示為綜合評價值,則f=?撞?棕i?酌i,其中?棕i表示為第i項指標長得權重值;i表示為第i項指標的分值。越大,表示“互聯網+”趨勢下主導產業的發展水平越高、能力越強。
2 “互聯網+”趨勢下主導產業路徑探析
2.1 工業驅動型主導產業升級路徑
工業驅動型主導產業升級路徑首先要從內部出發,強調生產的要素以及主導產業自身的戰略改革在升級路徑中的作用。利用個體主導企業的改造和變革帶動整體主導產業的變革和發展,從而形成“主導企業智能化-配套機構數據信息資源共享-企業內部反饋優化-主導產業整體升級”的產業路徑。具體的路徑步驟如圖1所示。
從生產要素的角度分析,增加主導產業內部傳統制造企業的智能設備、人工智能設備等的基礎投入成本,能夠有效實現對生產線的改造,從而減少企業對勞動力的依賴,使主導產業的生產自動化、智能化。同時,再由主導企業的策略以及企業的聯盟要素的角度進行分析,能夠有效落實主導產業內部、工藝流程等方面的管理,從而提高主導產業管理數據化的水準,提高各個主導企業的策略部署以及管理自身的能力水平。
再從單一的企業個體以及主導產業內產業群體的角度出發,“互聯網+”趨勢可以有效的促進產業內部的服務機構、供應量數據化以及互聯網化的建設進程。通過現代的科技信息手段,將大量精確且具有時效性的數據資源進行充分的融合,將主導產業內部的個體企業及中介等進行相互的連接,從而實現物理以及虛擬世界層次中的網絡化以及數字化轉型。
同時在政府相關政策的支持下,主導產業經過不斷地反饋、優化和升級,使得主導產業集群逐漸與互聯網融合,從而形成“互聯網+”的集群模式,打造具有更高價值的產品及品牌,提高產業的知名度及國際競爭力。
實現工業驅動型主導產業升級路徑,可以使主導產業整體在生產、管理等方面的改造不斷智能化,促進產業與機構的數據化發展,再通過相應的反饋實現主導產業整體的互聯網化升級。
2.2 電子商務型主導產業升級路徑
通過對市場機遇的重要性分析,從改變產業市場需求條件出發,已電子商務作為升級路徑上的驅動力,沿著目前“電商、物流等第三方平臺增多-外部市場面積逐漸擴張-大數據的資源共享-產業內部智能化”的路徑轉型和升級。
電子商務型主導產業升級路徑是由產業集群的需要因素及對市場的把握角度出發,在“互聯網+”趨勢下,利用先進現代科學技術,建立起完善的電商產業園以及相對應的商貿平臺。突破原有產業的地域限制,不斷擴大市場的規模以及客戶的范圍,對傳統采購商及供應商的合作模式進行調整,增加其工作效率,從而進一步的提升主導產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
將這一路徑作為基礎,以電商作為驅動力,不斷推進主導產業的轉型和升級。通過對采集到的數據信息不斷完善,主導產業與市場消費者之間形成良性的連接,更加準確的實現主導產業的精細化、柔性化生產。在“互聯網+”趨勢下,主導產業可以通過互聯網中的大數據,獲取到設計、生產、銷售以及售后等各項環節的數據信息,企業不需要在每一個過程中都參與,并且將節省的人力、物力發揮出其各自的優勢,實現全新的資源配置模式。同時在“互聯網+”趨勢下還可通過相關技術實現產業集群中各項信息的流通,做到高效率、多種類的生產,提高企業的周轉率,同時降低企業庫存率,進一步提升整個主導產業的生產、研發以及營銷的能力。
電子商務型主導產業升級路徑是借助于“互聯網+”趨勢下的先進技術,在外部市場的需要驅動之下,對主導產業進行互聯網化的變革,以此推動相關企業的互聯網化以及現代化進程,最終通過多方的融合實現整個主導企業的互聯網化升級。
3 結束語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在“互聯網+”趨勢下,主導產業迎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互聯網化的發展是主導產業未來的主要發展方向同時也是產業化發展的必經之路。本文對“互聯網+”趨勢下主導產業選擇模型及路徑進行探析,進而為主導產業的轉型和升級提供參考,實現主導產業的經濟、社會、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曲澤靜,張慧君.創新驅動區域主導產業升級與價值鏈重構路徑[J].統計與決策,2017,75(24):035-039.
[2]覃毅.品牌主導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路徑探析[J].社會科學文摘,2018,75(10):005-007.
[3]張靜,潘高.“互聯網+”主導下電影產業鏈優化路徑分析——以阿里巴巴集團的電影布局為例[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39(04):147-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