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娟
【摘 要】地方民間音樂具有多樣化的開發價值,特別是在地方性本科院校的教學中,應用價值廣泛。基于此,文章以左權民歌的創編為研究對象,論述了其在晉中學院教學中的重要性,包括豐富教學資源、提高教學效果、推動音樂發展、傳承民間文化等方面。
【關鍵詞】地方民間音樂;地方性本科院校;左權民歌
中圖分類號:J603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01-0064-01
地方民間音樂是各地區在長期的發展中形成的,具有強烈地方文化色彩和藝術特征的民間音樂,涵蓋民歌、戲曲、器樂等多種樣式。我國幅員遼闊,地方民間音樂遍布全國,更形成了許多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民間音樂,如五河民歌、鳳陽民歌、絳州鼓樂等,左權民歌是其中的重要一支。地方民間音樂不僅具有深厚的藝術價值與文化價值,在地方性本科高校教學中也有著巨大的應用意義,需要做好地方民間音樂的教學開發與利用工作。
一、豐富教學資源
教學資源是教學活動賴以開展的基礎,教學資源是否具有全面性、豐富性、發展性對教學質量有著重要的影響。根據我國現行的課程管理體制,教學資源主要可以分為國家課程資源、地方課程資源以及學校課程資源三個等級,而加強地方課程資源以及學校課程資源的開發則是豐富教學資源的必然要求。對此,地方民間音樂的創編在教學中有著非常重要的應用價值。就以晉中學院左權民歌的創編為例,首先,左權民歌歷史悠久,早在宋元時期便已成型。隨著歷史的不斷發展,左權民歌藝術愈加成熟,并形成了許多具有代表性的曲目,如反映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劉梅躲婚》,反映抗日戰爭的《黃煙洞大勝利》等,能夠彌補既有教學資源的不足。其次,左權民歌依托于左權的歷史文化與社會習俗,具有很強的區域性,晉中學院作為地方性本科院校,同樣具有濃厚的地域色彩,這也為左權民歌的教學應用提供了條件。
二、提高教學效果
地方性本科院校受生源質量、教學條件等因素的影響,在課程教學中存在教學質量不佳的問題,如何提高教學效果是地方性本科院校教學中的首要任務。地方民間音樂創編在院校教學中的應用有著重要的價值,對教學效果的整體提升有著突出的意義。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日益深入以及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地方性本科院校的教學目標發生了很大的轉變,逐漸從教材知識的授課轉變為學生能力與素養的發展,而地方民間音樂創編正是培養學生音樂能力,提高學生音樂綜合素養的有效方式。以左權民歌為例,左權民歌的創編需要學生對左權民歌的發展歷程、經典曲目、藝術特征以及文化內涵等有深入的了解,也需要學生能夠從音樂主題、音樂形式等角度進行創編,這對于學生的課程學習乃至全面發展均有著不容小覷的效果。因此,晉中學院在音樂教學中要深刻認識到左權民歌的價值,將左權民歌的創編作為推動教學改革,提升教學質量的有效路徑,克服當前音樂教學中的問題與不足。
三、推動音樂發展
發展性是地方民間音樂的重要屬性。首先,隨著時代的不斷推移,地方的生活環境等會發生相應的改變,民間音樂以民間生活為依托,自然也會跟隨環境的變化而做出相應的調整,因此,地方民間音樂有著很強的階段性特征。其次,地方民間音樂處于持續的交流互動中,各地民間音樂的交流能夠推動民間音樂的整體發展。當前,受各種因素影響,地方民間音樂在發展中出現了一些困難,這對民間音樂的傳承帶來了不小的影響,而地方性本科院校教學中的地方民間音樂創編則是有效克服這一困難的重要方式。就以左權民歌為例,當前我國已經步入發展的新時代,左權民歌創編中反映時代元素的歌曲不斷增加,凸顯了左權民歌的時代價值。不僅如此,高校的民歌創編具有很強的創新性,比如將左權民歌與流行歌曲融合起來,又如在民族歌曲的創作中融入左權民歌的元素,這些對左權民歌的現代發展均有重要價值。
四、傳承民間文化
音樂文化是民間文化的重要分支,而地方民間音樂則是地方民間文化的載體,具有深刻的文化內涵,比如左權民歌《禁洋煙》,用民間音樂的形式表現了道光年間林則徐禁煙的歷史功績,表達了左權人民質樸的愛國主義精神。近年來,民間文化傳承出現了巨大的危機,一方面,隨著城市化水平的不斷提升,民間文化的生存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鄉土社會呈現出萎縮、解體的態勢,大量民間文化瀕臨失傳。另一方面,現代文化的崛起以及西方文化的傳入,使得青少年群體對民間文化感興趣的不斷減少,民間文化傳承出現了后繼乏力的現象。對此,地方民間音樂的創編有著很好的應用價值。左權民歌中有大量地方文化元素,比如歌詞中的方言,又如一些歌唱習慣,“小親個呆”、“啊個呀呀呆”等,凸顯了濃郁的地方色彩,這些音樂元素的創編對民間文化的傳承大有裨益。
五、結語
地方民間音樂作為地方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地方性本科院校的教學中有著巨大的應用價值,是豐富課程資源、強化教學效果的有效載體。因此,晉中學院在教學中要深刻認識到地方民間音樂的價值,以左權民歌的創編作為教學活動的重要方法,從民歌資源的搜集整理以及開發利用等角度采取有效的教學措施。
參考文獻:
[1]韓敏虎.論左權民歌的藝術特色[J].中國音樂(季刊),2009,(4):105-109.
[2]張麗麗.論中國民歌的改編和創作[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6,36(7):173-175.
[3]段橋生,米瑞玲.漫談中國民族音樂的傳承與發展[J].藝術研究,2004,(2):55-56.
[4]楊宇明.我國民族音樂創作的困境與出路分析[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09,(Z1):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