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琦 趙衛峰
【摘要】供應鏈金融具有自身發展規律和共性特征,也具有較強的行業屬性,本研究課題圍繞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結合油氣產業特點,研究特定產業背景下供應鏈金融的發展規律,提出產融協同專業化供應鏈金融發展模式。
【關鍵詞】油氣 ?供應鏈 金融 發展模式 ?分析
一、常見供應鏈金融發展模式比較
供應鏈金融是建立在信息和交易基礎上,依托供應鏈運行,面向供應鏈上各個市場主體提供的融資、結算、擔保等金融服務的總稱。國內外學者主要從產業經濟學、信息經濟學、管理學、金融學、博弈論角度對供應鏈金融的產生背景、發展規律以及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大量的分析研究,涉及理論有供應鏈管理理論、信息不對稱理論、委托代理理論、全面風險管理理論、商業生態系統理論等。供應鏈融資本質上是通過對交易產生的債權、物權提前折現,為供應鏈運營提供流動性支持。供應鏈融資產品主要有三類:預付賬款類、應收賬款類、存貨質押類。市場上供應鏈融資產品眾多,多由三類基礎產品演化而來,如:保理、反向保理、商票保貼、應收賬款質押融資、倉單質押融資、訂單融資、預付款融資、法人帳戶透支以及各類“質押池”融資、保函、打包貸款、出口押匯、福費廷、出口貼現、出口信保融資等。一套完整供應鏈金融體系一般由供應鏈管理、風險管理、流動性提供三個方面要素構成,各類市場主體根據自身資源稟賦承擔全部或部分職能。國內供應鏈金融服務機構眾多,參與方有商業銀行、核心企業、財務公司、保理公司、供應鏈公司、B2B平臺、物流公司、金融科技公司等各類企業。實踐表明供應鏈金融有助于提高商業效率,降低中小企業融資門檻,加快資金流動速度、擴大資金流通規模、提高資金融通效率,降低融資成本。
二、產融協同專業化供應鏈金融模式總體框架
我國油氣產業規模龐大、供應鏈體系復雜、市場主體眾多、國際化程度高,具備發展供應鏈金融巨大潛力。一是市場規模大供應鏈金融市場潛力大;二是區域分布廣需要較強的跨區金融服務能力;三是對外依存度大需要較高的國際化供應鏈金融水平;四是產業復雜度高需要較高的專業化金融能力;五是產業集中度高需要金融與核心企業建立緊密合作關系。針對油氣產業特點,我們研究提出一種產融協同專業化供應鏈金融模式,這種模式能夠更好融合上述三種常見模式的優點,形成戰略協同、信息共享、資金供給、風險控制等方面的優勢。
產融協同專業化供應鏈金融模式主要是通過產融雙方聯合的頂層設計,站在產業與金融之上,深刻把握產業環境生態、產業組織生態、產業要素生態特點,從促進產業發展、完善金融服務、防控系統性風險的高度,統籌規劃建設產業供應鏈運營體系及配套的金融服務體系,發揮產融雙方戰略協同效應,實現產業組織網絡、價值網絡、物流網絡、資金網絡有機融合。
三、產融協同專業化供應鏈金融發展模式要點
(一)頂層設計與戰略協同
一是明確產融雙方職能定位。一套完整的供應鏈金融體系由供應鏈管理者、風險管控者、流動性提供者三個方面組成,缺一不可。產業方面主要承擔供應鏈體系建設、供應鏈管理職能,促進油氣產業供應鏈持續平穩運行。產業核心企業負責加強和規范上下游供應鏈管理,對供應鏈運行的關鍵環節實現流程化、標準化、信息化控制,為金融機構資金注入供應鏈創造可靠的基礎條件。
二是統籌產融雙方戰略規劃。產融雙方要共同制定油氣產業供應鏈管理體系與供應鏈金融體系的整合方式、規劃目標和實施路徑。產業方面統籌規劃油氣勘探開發、管道、煉油、化工、貿易流通等全產業供應鏈運營體系,整合各類資源和要素,推動產業信息化、標準化、信用體系建設,充分應用互聯網、物聯網技術,提升油氣產業整體集成化、協同化運營水平,打造大數據支撐、網絡化共享、智能化協作的智慧供應鏈體系。
(二)系統集成與信息整合
一是夯實產業供應鏈管理運行基礎。牢牢把握傳統能源行業“互聯網+”戰略轉型升級機遇期,發揮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國化工等大型企業集團技術優勢、管理優勢,構建起油氣產業供應鏈數字基礎設施,打通原本割裂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數據,幫助產業鏈中小企業實現信息化轉型,填補供應鏈管理信息化空白區,提升全產業采購、銷售、物流、交易、主要產品等產業關鍵環節、核心要素的規范化、標準化、數字化水平。
二是構建智慧化供應鏈運營體系。通過系統建設與信息協同,解構與構建產業供應鏈生態,聯合打造油氣產業智慧供應鏈體系。對產業鏈客戶、訂單、合同、賬戶、倉單、交易、運輸、庫存、交付、驗收以及授信、結算、放款、回款、電子憑證等供應鏈金融必要信息實行云端、分布式管理,強化數據治理、信息安全,建立完善的底層數據信息平臺。充分應用物聯網、區塊鏈等技術,實現供應鏈企業之間、銀企之間信息互認共享。實現ERP系統、財務系統、采購系統、合同系統、生產系統、庫存系統、物流系統等企業信息系統的信息對接、集成。搭建產業供應鏈管理信息化平臺、電子商務平臺、物流平臺、資訊平臺等,提升產業運營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三)聯合創新與產業引導
充分發揮企業、金融等多方優勢,建立產融雙方在產品、渠道、風控等方面的聯合創新機制,引導產業生態、產業金融健康發展。將商業信用與銀行信用有機結合,扎根產業鏈,在各個產業細分領域開展聯合創新,全面推進供應鏈金融產品、現金管理產品、支付結算渠道創新,形成完整的產品序列,樹立專業化產業金融品牌。創新產融營銷模式,充分利用產融雙方渠道資源、營銷資源,開展交叉營銷、聯動創新,降低交易成本,實現客戶受益、產融共贏。
四、小結
發展產融協同專業化供應鏈金融不能一蹴而就,油氣產業龐大、體系復雜,需要按照產業鏈融合期、產業鏈拓展期、產業鏈深耕期分步推進。產業鏈融合期,重點整合搭建基礎信息平臺,規范供應鏈管理,拓展支付結算、現金管理等基礎服務。產業鏈拓展期,重點完善供應鏈金融平臺,針對產業鏈重點企業、主要商品貿易開發特色化金融產品,搭建產業信用評級體系,提供融資服務。產業鏈深耕期,重點拓展產業綜合化金融服務領域,完善線上交易場景,推動產業鏈生態與金融生態的結合,積極構建產業金融生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