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瑩
【摘要】在IT技術飛速發展新時代充斥在網絡系統內部數據信息急劇膨脹,如何應用這些數據信息成為各行各業積極思考與解決問題之一,其中審計工作與數據信息的融合一方面可充實審計素材,另一發面可提高審計工作效率,推動審計工作與時俱進。本文通過探析大數據時代下審計證據及審計取證,以期提高審計工作質量。
【關鍵詞】大數據;審計證據;審計取證
審計工作主要是指專業機構遵照法律法規針對企業事業組織、國家各級政府、金融機構相關重大項目資金流通情況進行綜合審查的經濟獨立監督工作。作為監督機制一部分,審計工作開展時間較長,主要負責收集、評估與重大項目相關數據信息,針對經濟現象、經濟活動進行認定,秉持實事求是原則對審計過程、結論及報告審計結果負責。審計工作標準不得侵害關系人權益,根據職業團體會計準則、標準、規章、法律控制審計尺度,在標準化工作流程下傳遞審計結果。其中,審計有關數據信息貫穿審計工作始末,其質量關乎審計工作合理性、科學性、精確性。基于此,本文立足大數據時代,探析審計證據及審計取證方略,以期助推新時代審計工作科學發展。
一、大數據時代下審計證據及審計取證環境
相較于傳統審計工作環境,大數據時代中存在諸多變量,其與小數據并無明顯界限,將小數據包含其中,具有多元、龐大、動態、真實、復雜等特點,有突出價值性,使審計工作環境隨之發生改變,客觀上為審計證據及審計取證帶來機遇與挑戰:機遇在于以互聯網為依托大數據推動審計工作朝著信息化、智能化方向發展,應用IT技術便可處理海量審計證據,將人力從繁重證據收集工作中解脫出來,為審計取證帶來便利,同時IT技術精確嚴謹,可提高審計證據分析質量,規避人為因素對審計取證帶來的消極影響,配合應用智能掃描、云存儲、在線傳輸、遠程通信等技術,使大數據應用效率得以提高;挑戰在于“數據化”過程需先進設備、技術手段予以支持,如建立審計日志采集中心,經GIS針對審計對象數據信息予以記錄,應用LBS分析重大項目實施軌跡,應用RFID進行管理,通過功能不同傳感器監控重大項目實施過程,源源不斷收集審計證據,使審計工作環境得以優化。這就需要大數據系統、技術及設備與審計證據、審計取證發展保持同步,為支持審計工作朝著數字化方向發展奠定基礎。
二、大數據時代下審計證據及審計取證特性
大數據不僅在于其數據體系龐大,還在于具備極大應用價值,是先進科學技術及完備網絡體系下的產物,與云計算、云存儲、虛擬化、物聯網等技術關系緊密,作為固有審計工作體系的補充大數據時代下審計證據及審計取證與之相比存在特性,是科學開展數字化審計工作的關鍵。
(一)充分性
充分性是大數據時代下審計取證信息量衡量標準,信息量約大對審計證據處理越有利,審計結果越全面,傳統審計工作取證存在一定阻力,取證信息全面性無法得到保障,審計人員在海量數據信息加持下利用先進技術進行處理顛覆傳統取證模式,審計取證范圍得以拓展,審計信息數據形式多樣,提高審計證據及審計取證充分性。在大數據時代下非財務數據占比較大,可將其大體分為外部非財務數據、非財務數據兩大類,通過分類收集達到充分利用目的。審計單位利用網絡系統將與之相關數據整合主體關聯在一起,利用Wed服務器、郵件服務器、文件服務器、數據庫服務器、工作組交換機作為大數據審計工作體系構建支點,其中中心交換機為核心,支持信息審計系統控制臺及探測器運行,敷設防火墻保障審計證據不外泄,審計取證在安全環境下進行,經DMZ區針對大數據進行深度處理,實現充分運用大數據開展審計證據搜集及取證工作目標。
(二)有效性
大數據來源渠道較廣,重大項目實施全過程均涉及大數據,如生產、采購、銷售、推廣、售后等,部分企業應用GPS、RFID等設備及技術手段收集信息,獲得大量財務及非財務數據,為財務綜合分析提供依據,助力審計人員從不同方面著手予以分析,對重大項目實施動態得以精準把控。例如,物流企業在進行審計證據收集時可將視頻信息納入其中,通過觀察視頻針對貨品出入庫情況進行取證,用以審計入庫單存在性、真實性;應用RFID對物流企業存貨量進行取證,明確存貨管理成本;應用GPS針對貨品運輸信息進行收集處理,實現發出信息取證目標,繼而提高大數據時代下審計取證及審計證據收集有效性。
(三)發展性
大數據貫穿重大項目實施始末,傳統審計工作有明確節點,針對相關項目實施前、中及后期進行審計,根據重大項目實施情況予以突擊審計,雖然可提高審計工作效率,但審計工作仍缺乏靈活性。基于此,立足大數據時代圍繞重大項目建立配套信息化審計工作體系,及時收集與之相關審計信息,應用云存儲技術保管數據信息,利用大數據技術剖析財務及非財務信息,深入挖掘數據內涵,動態關注重大項目,賦予審計工作發展性,滿足審計取證需求。
三、大數據時代下審計證據及審計取證思路
與傳統審計工作相比,大數據時代下審計工作易受信息環境、技術手段、證據來源等因素影響,需審計工作人員理清審計取證思路,做好審計證據收集工作,積極涌入大數據時代,提高審計工作綜合質量。
(一)審計證據及審計取證思路改變要點
第一,用總體數據取代隨機樣本,旨在充分運用海量審計數據信息,從整體、動態、發展角度出發把控審計工作全局,彌補隨機樣本審計取證缺陷;第二,用“有關聯性”取代“探索因果關系性”,通過數據分析處理將一切與審計相關信息作為取證對象,將容錯思維、整體思維融合在一起,提高審計證據及審計取證效率;第三,將“預測性”與“實時性”融合在一起,一方面關注重大項目實施要點,針對相關要點進行證據收集及處理分析,另一方面需統籌大數據預測重大項目發展走勢,得出洞察性較強的審計結果,突破固有工作思維局限。
(二)審計證據及審計取證思路主要分類
第一,內部審計。針對某個單位建立內部審計部門,對該單位財務活動、資金流通情況予以審查,直接向單位負責人匯報審計結果。這就需要以單位為依托建立數字化審計工作體系,配合規范的風控技術及評估機制調控其經濟活動及組織結構,助力審計主體完成經濟任務;第二,獨立審計。通過受托注冊會計師開展審計活動,在《獨立審計基本準則》指引下收集審計證據,做好審計取證工作。這就需要以被審計對象為依托建立數字化審計體系,針對其運營資料、財務報表進行審查并提出意見,公布審計結果。基于獨立審計責任重、風險高,為此需立足大數據時代配套推行獨立審計理論及審計方法,優化信息化獨立審計思路;第三,政府審計。以政府機關為主開展審計活動,落實國家審計工作目標。這就需要地方政府立足大數據時代組建數字化審計證據及審計取證實施架構,配合應用審計監督權,針對企事業單位、財政金融機構、地方政府推行配套審計取證及證據收集工作標準,繼而引導政府審計涌入大數據時代。
三、大數據時代下審計證據及審計取證方略
(一)營建良好的大數據審計證據及審計取證氛圍
從宏觀上講我國需根據大數據時代審計工作特性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用以敦促、要求、指導審計人員完成數字化審計取證及證據收集任務;從微觀上講各類審計對象需建立健全大數據財務數據、非財務數據統籌體系,積極應用大數據技術,建立數據資源池,優化數據信息傳輸系統,消除審計孤島,提高審計取證及證據收集效率。
(二)立足大數據時代推行審計證據及審計取證標準
與傳統審計工作不同,大數據時代下審計工作對海量信息真實性、全面性、客觀性有更高要求,為此需推行配套數據信息篩查、清洗、挖掘、利用標準,削減數據冗余部分,提高數據綜合利用有效性,支持審計人員完成證據收集及取證任務。
(三)制定大數據審計證據及審計取證工作制度
以網絡為依托數據信息流通具有一定外泄、篡改、丟失風險,加之審計人員技術應用不當將降低取證質量,為此需制定配套制度,用以約束、監督、管理、指導審計人員合理應用大數據技術及海量信息,繼而妥善開展審計證據收集工作。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為提高大數據時代審計工作質量,需營建良好的大數據審計證據及審計取證氛圍,立足大數據時代推行審計證據及審計取證標準,同時制定配套工作制度,加大審計人才培育力度,繼而推動審計取證及證據收集工作朝著數字化、信息化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易玄,毛怡沙.審計報告改革、審計質量與審計成本——來自A+H股市場的實證證據[J].財會月刊,2019(18):106-114.
[2]蔣學洪,王瑞華,楊艷文,等.內部控制審計與審計費用的實證研究——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新疆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版),2019,47(3):10-19.
[3]陽杰,應里孟.大數據時代的審計證據與審計取證研究[J].財會月刊(上),2017,0(1).
[4]余從容,盧利娟,梁東貴.基于改進聚類的電力大數據審計證據發現[J].計算機與數字工程,2018,46(8):1491-1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