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芳
【摘 要】國防大學文化藝術學院創演系《歌劇表演》課教學自1979年至今逐步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模式。通過幾十年的不懈努力,已達到較高的水平。《歌劇表演》已形成了較為成熟的教學模式,并在課程建設上取得了可觀的成果,在聲樂人才培養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歌劇表演》課教學中經典歌劇片段的排演,通過靈活多樣、針對性強的教學方法,著力提高學生的聲樂表演技巧和舞臺表演能力,使其在特定的劇情和角色感中準確、深刻地闡釋和表達音樂作品的思想內涵。
【關鍵詞】歌劇表演課;目的;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02-0160-01
一、加強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既有的歌劇及其表演教學,過于注重理論,而忽視舞臺表演,存在理論與實踐相脫節的情況。要讓學生欣賞到中國民族歌劇的精華,必須了解歌劇的基本要素,了解它的發展歷程。歌劇(opera)是將音樂、戲劇、文學、舞蹈、美術等融為一體的綜合性藝術,通常由詠嘆調、宣敘調、重唱、合唱、序曲、間奏曲、舞蹈等組成(有時也用說白和朗誦)。①中國歌劇繼承了傳統戲曲的風格,并以民間歌舞劇、小調劇、黎氏兒童歌舞劇為參照,借鑒西洋歌劇,創作了《白毛女》這樣經典的民族歌劇,在藝術構思上為內容服務,只要內容需要,吸收西洋歌劇的表現形式、中國戲曲板腔體,以及話劇加演唱的表現形式。《白毛女》是中國歌劇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作品。
歌劇排練是聲樂技能在表演實踐中的全面體現,有獨唱、重唱、合唱等形式,不斷提高學生的演唱能力、創造力及合作能力。如《野火春風斗古城》中的選段《鄉謠》,由三個角色來完成;歌劇《江姐》中的選段《人世間有幾番明月清風》由兩個角色來完成。這些優秀的中國民族歌劇唱段,都是合作的藝術,都是人物表現的另一種語言。《歌劇表演》課程旨在實現理論講授與舞臺實踐的緊密結合,并通過理論講授提高學生對舞臺表演的理性認識。
二、改良歌劇表演教學環節
將《歌劇表演》課分為“表演理論講授與戲劇表演元素訓練”和“歌劇(含音樂劇)片段排演”兩個主要環節。在前者中實現“粗”與“細”的統一,即在講授理論時“宜粗不宜細”,將訓練表演元素充分“細化”,并使之成為片段排演的基礎。歌劇《江姐》是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空政歌劇團根據羅廣斌、楊益言的小說《紅巖》中的有關內容改編而成的,閻肅編劇,羊鳴、姜春陽、金砂作曲。本劇共分為七場,《歌劇表演》課主要講第七場江姐英勇就義前的故事。通過排練歌劇《江姐》,讓江姐的精神感染學生,體驗民族榮譽感。全劇以四川民歌為主要素材,廣泛吸取川劇、婺劇、越劇、四川清音、京劇等表現手法進行創作,既有強烈的戲劇性和鮮明的民族風格,又通過這些唱腔,讓學生了解傳統戲曲文化。
“歌劇(含音樂劇)片段排演”環節旨在“分”與“合”的統一。“分”即在片段排演中充分發揮每個角色的主觀能動性;“合”則是強調后期聯排中的整體意識。《江姐》第七場的排練,每一個場次的內容和表現都不一樣,充分調動角色在每一場的表現。
三、密切教學與創演的關系
在以經典劇目為主的前提下,適當排演新劇目中的片段。總的來說,中國的歌劇題材都是取自我國的本土內容,不但故事性強,情節感人而真實,而且在人物的塑造上都比較典型,具有深刻的教育意義,這是構成中國人民歌劇藝術特點的重要部分。歌劇《野火春風斗古城》根據著名作家李英儒同名長篇小說改編。該劇以抗日戰爭中的冀中古城為背景,描述了我黨地下工作者在敵占區與日偽軍展開的一幕幕驚心動魄的斗爭場面,在民族情、戰友情、姐妹情、母子情的反復交織中,塑造了金環、銀環、楊曉冬、楊母等抗日英雄的典型形象,熱情謳歌了堅強不屈、同仇敵愾、不怕犧牲的偉大民族精神,充分展現了中華民族強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其中第五幕,在楊母家中,楊曉冬年邁的母親在家思兒歸,演唱的《思兒》;第六幕,在古城外的竹林中,金環安排了楊曉冬與關敬陶的會面,并策反關敬陶帶部下起義,歸鄉,歸向人民,其唱段《鄉謠》,字字打動關敬陶的心。第九幕,在日軍茶室里,日本軍官多田老奸巨猾,拘捕了金環,帶來了關敬陶,讓他倆見面,想以此一箭雙雕。金環大義凜然、無懼生死,唱出自己愿付出青春年華換回祖國好河山的經典選段《永遠的花樣年華》。
傳承中國民族歌劇,將教學與重大創演活動(包括畢業創演、文藝會演等)相結合;積極促成和鼓勵畢業班學生參加新劇目的觀摩和演出。
注釋:
①于潤洋.西方音樂通史(2016修訂版)[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6.
參考文獻:
[1]王沛綸.歌劇詞典[M].北京:國際文化出版社,1999.
[2]林洪洞.表演藝術教程[M].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0.
[3]蘇彭成.影視表演學基礎[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8.
[4]李悅平.對中國歌劇音樂劇藝術的全方位思考與系統解讀——評《中國歌劇文學特性歷史審視與美學視野》[J]. 中國教育學刊,2018,(7):后插3.
[5]胡凈波. 張干一音樂創作研究系列(一)云翻一天墨——關于大型歌劇《太陽雪》與說、唱、劇《解放》音樂創作上的研究[J].樂府新聲,2009,27(4):24-32.
[6]劉軍.試論歌劇表演藝術的審美特征——兼論中國歌劇表演的民族性特征[J].藝術科技,2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