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永勝
摘要: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是我們黨的教育方針,是我國各級各類學校的共同使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更是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平日工作中要時刻牢記和堅持的教育理念。而育人,首先應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信仰和遵守社會規則的意識。
關鍵詞:教育 ?信仰 ? 規則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其實這就是教育的真諦。“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少年成長提出的希望和要求,也是對教育工作者提出的希望和要求。如何做好立德樹人工作,幫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從學校教育的層面來說就是要幫助學生“明信仰,守規則”。
培養有信仰守規則的新人是責任。“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培養有信仰守規則的新時代小學生是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責任。“培養什么樣的人、怎樣培養人”是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北京大學建校12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提出的教育命題,同時也是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應該時刻思考和謹記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告訴我們:“我國社會主義教育就是要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人才培養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統一的過程,而育人是本。”
作為基礎教育工作者,我們的教育工作是為教育大廈在奠基,也是在為人才培養奠基。“國勢之強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學。”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是我們黨的教育方針,是我國各級各類學校的共同使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 更是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平日工作中要時刻牢記和堅持的教育理念。而育人,首先應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信仰和遵守社會規則的意識。
信仰是人類進步的基石和原動力。人類文明能夠延續并興旺下去,靠的是信仰,信仰需要的是內心的力量,而內心就是人的意志,向善求真的毅力。信仰還應該包含著敬畏和感恩。尊敬和愛護我們生活中曾經給與我們一切平和和美好的事物。信仰的基礎應該是愛,愛父母、愛兄弟姐妹、愛身邊的人、愛生活、愛生命、愛自然……對每個生命、對每個自然的生命體的尊重與保護。
信仰是人類進步的基石,也是人生奮斗的原動力。正是因為有著這種信仰和為之奮斗的力量,使我們的國家用很短的時間在很多領域趕上了世界發達國家的水平,正如美國著名投資人巴菲特在談到中國經濟發展時說的“中國用四五十年的時間做了美國兩百年的工作,是個‘奇跡。”
立德樹人必須建立起正確的信仰。改革開放讓我們過上了幸福生活,但是,生活的富足好象并沒有讓年輕人們感到輕松幸福,反而多了一些茫然。大學畢業后在家睡覺做宅男,畢業即失業……這些都在反映著一個問題:信仰的缺失。因此,要培養時代新人,首先要使他們樹立正確的信仰。
堅定的信仰首先應該是不忘初心。“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國家有力量。”追求民族的強大曾經是近百年來多少有識之士不斷的追求,這就是他們為之不懈追求的信仰。無數先烈用生命換來的幸福生活如今卻讓不少人迷惘。因為很多人迷失了奮斗的方向,忘卻了一代代人為之奮斗的初心。“中國夢”的提出為我們豎起了前進的航燈,“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為我們吹響了前進的號角。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實現中華民族的百年夢想應該是我們這個新時代的信仰。
有了正確的信仰,要想成為對國家民族有用的人才,還必須要遵守社會公德、遵守法律法規,也就是遵守社會規則。
規則意識是形成良好習慣的基礎。學生課間追逐打鬧、不完成作業、不認真聽講、路隊不整齊、課余時間破壞社會公物等等行為,究其原因就是沒有規則意識,沒有責任意識。規則意識已經越來越被現代人認可,無論是游戲還是人生都需要遵守規則,而違反規則的行為就要受到制裁。我們培養學生的規則意識,也就是讓學生先學做人、再學做學問、再學做事業。古人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也包含同樣的哲理。
新時代需要守規則的高素質人才。規則意識不僅是一個人的素質問題,而且也是一個社會問題,更是一個法治社會的表現。也許處在一定的環境中,在別人的監督下有的人能遵守規則,例如:紅綠燈路口自覺等候的司機們。但是沒有監督下的自覺才是素質高的表現,我們傳統文化中的“慎獨”正是對個人修養最高境界的描述和要求。當然,當規則意識深入人心的時候,整個社會的法治意識肯定也就會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規則意識是健康社會必備的素質。當一個人什么都不信、無所顧忌時是非常可怕的。因為這些無所顧忌的行為對這個我們生活和生存的星球的破壞力是難以想象的,因此帶來的不可預知的危險會毫無征兆的降臨,我們的生活將會變得非常可怕。所以,懷有敬畏之心,遵守社會規則是一個人成為人才的保證,更是社會健康文明和法治的基礎。亂闖紅燈會釀成車毀人亡的慘劇,以身試法必然會身陷囹圄,破壞環境會受到自然災害的懲罰。誠信、秩序、法度、公德、保護環境等等其實都是不同形式的規則,這些規則保證了人與人之間正常的交往,保證了社會的進步繁榮,保證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一個健康、文明、法治、和諧的社會必須人人守規則。
培養“能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是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光榮而艱巨的使命,是我們的責任,而且任重而道遠。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明確“德高為師身正為范”,正像習近平總書記說的“在學生眼里,老師是‘吐辭為經、舉足為法,一言一行都給學生以極大影響。教師思想政治狀況具有很強的示范性。”因此我們應該用自身正確的信仰引導學生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用我們高度的規則意識為學生樹立為人做事的典范;為國家、民族培養明信仰、守規則的時代新人。
參考文獻:
[1]《習近平談信仰信念》2017年06月07日07:3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
[2]《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習近平2018年5月2日 來源:新華網(授權發布).
[3]《規則意識探析》趙一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2)來源:中國論文網 > 歷史論文.
[4]《規則意識對孩子的重要性》2014年11月28日 ?來源:小精靈兒童網站:幼教頻道 > 幼教教研 > 社會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