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將針對當前新形勢為什么要加強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管工作,以及怎樣有效實施行政單位內部管控工作這兩個問題進行深入地探討和分析,旨在促進我國行政事業單位提高內控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希望能提供一定的理論參考。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 ?內控管理 ?必要性分析 ?對策分析
一、引言
我國的行政單位具有推進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工作發展和進步的積極作用,通過對其內部進行科學地管理能夠促進我國事業單位內部組織的穩固性和先進性,尤其行政事業單位自身具有基礎服務職能特點,這就需要在進行內控管理時重視保持管理措施的公益性,以為人民服務的工作宗旨出發,從而不斷提升其單位內控管理工作的實效性。
二、基于必要性分析為何在新形勢下需要對行政事業單位實施內控管理
(一)有助于增強政府監督工作的有效性
作為行政事業單位,不僅要時刻關注自身便民服務的質量和效率,同時還要重視對自身內部進行有效地管控工作,使自身的服務職能更加完善。如果忽視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管控工作的重要性,則會導致政府的監督職能失職,同時也會造成單位內部出現腐敗、權力失衡的現象,從而引起人民的抗議和不滿。因此在新形勢下,加大監督行政內部管理的工作力度十分具有現實意義,實現對事業單位內部進行有效管理和監督,才能夠真正意義上有助于政府更好地行使監督職能,保持組織內部的純潔性,從而增益于管理工作的效率。
(二)有助于促進資金的有效利用和合理利用
加強對事業單位內部的管理工作能夠有助于資金的合理使用和充分利用。只有真正意義上利用好每一筆資金,增加資金調用工作的公開性和透明性,才能夠有效建設廉潔政府,并且提升工作人員的個人工作效率。因此為了加強行政單位內部自我管理的管控力度,很有必要重視資金的合理管理和利用,實現每一筆資金都用到刀刃上,每一筆資金的去向都清清楚楚,從而為人民提供更高質量、高效率的服務。
(三)有助于增強風險防治能力
事業單位是否能夠進行高效地內控管理直接關系到能否有效防范風險。因此事業單位需要重視對內部服務風險和會計風險的把控和防范,提升自身的防范意識。有效實現風險管理關鍵在于對單位的內部進行管理和監督,因此重視內部監管工作能夠有利于增加行政單位的風險處理能力以及的風險評估能力。
三、分析當前行政事業單位在對內部實施管理時存在的問題
(一)管理意識不足
當前我國很多行政事業單位在內部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十分復雜且多樣,其根本原因是由于單位的管理人員對單位內部的管理意識不足、管理工作的制約作用不強導致的。很多事業單位在日常工作中過于關注業務的開展狀況,從而忽略了對內部進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導致組織內部權力失衡,甚至出現腐敗和貪污現象。
(二)管理流程效率低下
總的來說,很多事業單位在實施管理工作時對于職能的分工不合理,導致很多單位出現兼職的情況,甚至很多不相容崗位的分離機制建設地不健全、不完善,致使單位內部出現嚴重的管理漏洞,貪污腐敗分子有機可乘。并且,很多行政單位的職能制約結構也不完善,導致單位內部財政管理執行力不足,在控制預算方面無法保證工作的高效性。
(三)風險評估標準不合理
隨著很多行政事業單位的職能不斷擴大、所處理的業務逐漸增多,事業單位的管理層對風險的評估意識卻沒有隨之提高,并且也沒有提出相應的新措施進行風險防范,導致很多事業單位在組織內部的管理、制度管理、人員責任落實管理以及內部的財務控管方面都缺乏一定的風險評估和風險識別機制,致使很多事業單位在工作的關鍵點出現嚴重的管理漏洞,導致人民的財產受到嚴重的損失,給政府的權威形象和公信形象也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四、基于有效性分析如何在新形勢下合理對行政事業單位實施內控管理
(一)樹立具備戰略發展觀的管理意識
想要真正意義上提高事業單位的內部管理效率,首要任務是管理人員應該從戰略發展觀的視角去認識內控管理,并制訂相應的內控措施。在日常的管理中可以面向內部工作人員定期組織專題講座進行培訓,領導人員應該注重自身的榜樣作用,樹立自身良好工作形象,在管理工作中嚴格規范自身行為從而在管理工作中起帶頭作用。另外,還應該根據單位的工作實際情況結合工作人員的自身特點制定具有合理性和科學性的管理措施,從而保證管理工作的落實力度。
(二)優化內控管理的內部組織架構
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組織架構無序失衡,則會影響到單位的總體工作效率并且工作各環節之間會出現斷層和分離的現象。因此不斷優化內控管理的內部組織框架十分重要,在進行內控管理工作時應將單位的核心領導設置為內部架構的總體負責人,在管理過程中必需嚴格遵守制衡性原則,同時將內部的控管部門作為內部架構的核心部門,在處理單位的財務、紀檢工作時,要保證各個部門之間保持相互制衡、相互獨立的工作模式,這樣不僅有助于增強內部組織的風險評估能力,同時也有助于保持內控管理工作的穩固性,從而促進內部控管工作可持續性發展,單位的工作效率保持良性狀態。
(三)加大對風險防范的控制力度
與此同時,為了更好地保證內控管理工作的高效性,在進行內控管理時,應該重視培養組織對內、外風險的控制能力。一旦出現特殊的緊急情況時,單位應該具備對風險及時進行改善、調節工作的能力,確保單位的各項工作有序進行。另外,單位內部每年定期開展一次及一次以上的風險評估工作,在對風險進行預知和評測之后,還應該對會議的結果進行匯總和研討,基于研討結果生成研究報告,為之后的工作提供參考。除此之外還應該針對風險評測和管理工作中的關鍵點進行加強管理,采用定量、定性的分析方法,增加風險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四)堅持內控管理工作的可持續性發展
最后,一個健全的管理機制不僅需要對相應問題提出解決措施,同時還應該基于長遠效益的角度進行相關的保障工作。為了建立內控工作的長效保障機制,促進內控管理工作的可續性發展,就需要實行內控管理工作時重視內部工作的實時動態和特征,在工作中堅持不斷地優化和創新內控管理機制,通過持之以恒地努力,促進行政事業單位形成和諧、公正、科學的人文工作環境,從而為事業單位的管理和改革提供長遠效益保證。
五、總結
總而言之,在目前的新形勢之下,行政事業單位應該針對內部的監管工作做出新改變,不僅需要在認知層面采用長遠發展的策略觀念來樹立管理意識,同時也需要對內部管理架構做出積極地完善和優化,提高單位對風險的識別和評估能力,最重要的是建立具有長效保障意義的管理體系,從而促進事業單位內部管理工作的高效發展。
參考文獻:
[1]朱玉暉.分析新形勢下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內控管理的必要性與對策[J].財經界(學術版),2018,(19).
[2]王海霞.新形勢下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內控管理的必要性與對策[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8,(06).
[3]王娟.新形勢下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內控管理的必要性與對策分析[J].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2018,(09).
[4]盧琰璣.新形勢下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內控管理的必要性與對策[J].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2018,(08).
[5]王建華.新形勢下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內控管理的必要性與對策[J].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2018,(04).
作者簡介:厙學研(1979-),女,漢族,沈陽人,遼寧省林業發展服務心,高級會計師,本科,研究方向: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