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小琴
心理學研究表明,興趣是在需要的基礎上產生的,通過人的實踐活動形成和發展,當人有某種需求時,才會對事物發生興趣。孔子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是每個英語教師不斷探索的問題。
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往往是知識傳授型的,學生往往是被動地接受知識,毫無興趣可談。英語是一門語言,更多的是依靠交流來提高英語水平,創設良好的課堂氣氛更有利于學習英語。
一、提高教學的趣味性
1.營造學習英語的情景
布魯姆認為:“成功的外語課堂應當在課內創設更多的情境,讓學生有機會運用已學到的語言材料。”把真實的生活情景引入到課堂,縮短課堂教學與實際生活的距離,給學生提供語言交際的機會。在課堂上,教師應盡量用英語與學生進行交流,使學生有如置身于英語的世界里,體會身臨其境的感覺。使他們在現實的交際活動中學習,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教師也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為課堂教學注入新的元素。多媒體技術集聲音、圖像、文字于一體,將抽象的、枯燥的教學內容轉化為形象的、鮮活的動感內容,能構造一個圖文并茂、有聲有色、生動逼真的教學情境,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用肢體語言激發學習興趣
英語的課堂教學,可以視為師生的共同活動,很多行為動詞和詞組可以用具體的動作使學生理解。
3.運用游戲活躍課堂氣氛
教師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應該多開展生動活潑的游戲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如猜謎語,打電話,找朋友等。
二、提高教學方法多樣性
1.注意創設課堂導語
俗話說得好:“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導入新課是課堂教學的重要一環,恰當而新穎的導語,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一堂課開頭數分鐘導語的作用不容忽視。如:介紹一個故事、一副對聯、欣賞一幅插圖、設置一個懸念……好的導語就像磁鐵一樣吸引學生認真求知。
2.引導式教學
用實物,圖片,動作或視頻吸引學生,例如在教學baseball, basketball, volleyball, soccer ball等單詞的時候,用實物來呈現,可以加強學生的記憶力;而教學bike, subway, railway等關于交通工具的時候,可以拍一些圖片或者播放一些視頻,短片來展示;在學習描述人物外貌的時候,教師可以現身說法,指著自己來描述,如“I am short. I am of medium build. I have long straight black hair. What about you?”讓學生按照范例來描述自己和他人。這樣不僅啟發了學生的智力,還讓他們感到親切而有趣,容易記憶,激發興趣。
3.互動性教學
在教學中,可以巧妙的運用競賽,既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又能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閱讀教學中,可以把學生分成幾個學習小組,進行閱讀比賽,看哪一組讀得準,讀得好。在聽寫單詞的時候,可以每組推薦一名學生到黑板上聽寫,比較誰寫得又快又對,并且當堂評分,這樣的活動對于學生記憶單詞很有成效。
4.培養小組合作意識
在教學中,我還提倡自主探索、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不斷創設有好處的問題情境和教學活動,激勵每一個學生自己去探索,獨立思考,發表見解,善于傾聽其他同學的不一樣意見,在小組交流、合作中到達共同獲取知識、發展潛質的目的。學習小組通過合作交流、討論,得出各種各樣結論,教師再加以點撥和鼓勵,學生在寬松、和諧的氛圍中培養了創新意識;使學生在嘗到學習樂趣的同時,又激發了求知的欲望。
三、重視鼓勵性教學
前蘇聯教育家蘇藿姆林斯基說:“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不僅要滿足學生心靈深處的那種強烈的欲望,而且還要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體驗成功的愉悅。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以鼓勵為主,讓學生經常得到自己進步的反饋,讓學生提高學習的自信心,使那些能力較差的學生盡量接觸學習英語的害怕心理,漸漸地培養他們的學習熱情。在教學活動中,成功的教育是愛的教育,愛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能給學生以勇氣和信心。所以要經常對學生說:“你能行,老師相信你!”對后進生來說,這是對他們的重視,關懷和期待,對培養他們的自信心理品質起著重要作用。
1.物質性的鼓勵
要想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要對學生進行表揚和鼓勵。物質的鼓勵是很重要的。物質不用貴的物品,一支筆,一張照片,一個筆記本,都可以獎勵給表現好的學生,而學生得到這些獎勵的時候,也會有成就感,會有更好的表現,獎勵的時候,要注重典型性和廣泛性。
2.語言性的鼓勵
法國的雕塑藝術大師羅丹說過的“美是到處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因此,教師不能用一把尺子、從一個方向對所有的學生進行分等級,這種評價方法不能真實地反映每一個學生的真實狀況,而是應當根據學生不同的學習狀況,制定不一樣的學習目標。當學生達到目標時,教師應當及時表揚,在不同的場合給予鼓勵和贊賞;對于沒有達到預定目標的學生,我們就應幫忙其分析原因。如一份試卷,我們根據上面的失分狀況,幫其分析哪些是不應失分的題,哪些是由于知識掌握不足造成的失分,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幫忙其重新建立自信心。如果我們幫他取得一點成績,并給以鼓勵和支持,使他轉苦為樂,這就會造成他們學習轉變的開始。
總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必須牢固地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思想,處處為學生著想,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這樣學生才能不斷獨立、不斷自主地學習新知,使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法國著名教育家第惠多斯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對知識的傳授、引導,只有通過學生吸收才會內化成自己的東西。因此,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讓學生具有濃厚的學習興趣,誘化出強烈的求知欲望和學習動機,從而自覺自愿地投入,真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