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小芳

摘要:學生在課堂的有效參與是指在課堂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高,主動性強,學生活動都是圍繞著所要學習的內容,學生的思維達到最大限度的發展。化學是“實驗的科學”,化學課堂離不開實驗的教學,結合初中學生的認知和心理特點,初中化學教師應以實驗為抓手,提高學生課堂的有效參與度,打造高效課堂。
關鍵詞:初中化學;有效參與;實驗;課堂教學
文章編號:1008-0546(2020)01-0093-03 中圖分類號:G632.41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20.01.027
“有效”是教學的追求目標,也是當前課程改革的核心思想,更是教育事業實現內涵發展的必然要求。“有效教學”雖然著力于教師的教學行為,但主要是以學生的最終學習效果為歸屬,學生在課堂上的有效參與是實現“有效教學”的必要前提。提高學生課堂有效參與度是實現“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教育理念的重要途徑,是對學習主體的最大尊重。
學生在課堂的有效參與是指在課堂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高,主動性強,學生活動都是圍繞著所要學習的內容,學生的思維達到最大限度的發展。有效參與的核心是思維的參與,學生的思維始終緊跟老師的上課節奏,師生互動有效,課堂效果達到最佳。
化學是“實驗的科學”,化學課堂離不開實驗的教學,結合初中學生的認知和心理特點,初中化學教師應以實驗為抓手,提高學生課堂的有效參與度,打造高效課堂。筆者在近幾年的實驗教學實踐中嘗試了以下幾點做法:
一、引入趣味實驗,增強學生課堂參與的好奇心
人對新事物的興趣源于最初的好奇心,有了好奇心,才有可能發展為對新事物持久的興趣。義務教育階段的化學屬于啟蒙教學,趣味實驗能夠增強學生對化學這門新課程的好奇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來,為后續的學習奠定基礎。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結合化學教學的實際需求,合理地設計趣味實驗,充分調動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
比如,學習“開啟化學之門”一章時,學生在小學科學課上接觸過的一些化學零星的知識,或許經過兩年的時間,頭腦中有關化學的東西已經所剩無幾了。如何在剛進入初三時,讓化學這門課程牢牢抓住學生的注意力,顯得尤為重要。一般在學習這章內容時,我并不著急趕進度,而是給學生準備一些趣味實驗,讓學生先喜歡這門課。如魔棒點燈實驗:取少量高錳酸鉀晶體放在表面皿上,向晶體上滴人2-3滴濃硫酸,用蘸有上述混合物的玻璃棒去接觸酒精燈的燈芯,酒精燈被點燃。學生覺得很神奇,一個個瞪大了眼睛:竟然用一根玻璃棒就能將酒精燈點燃,簡直像變魔術一樣,這是化學學科給他們帶來的震撼。再如藍瓶子實驗:課前在錐形瓶中加入配制好的葡萄糖溶液,滴入10滴0.1%的亞甲基藍溶液,再加入少量的氫氧化鈉溶液,靜置待用。上課時取出錐形瓶,里面溶液呈無色,振蕩錐形瓶,溶液變成了藍色,靜置一分鐘不到,溶液又變成無色,反復振蕩、靜置,溶液顏色由藍色到無色反復變化,學生充滿了好奇,發出“哇!哇!”的贊嘆聲。教師繼續說道:“化學不僅僅是這些神奇的現象,化學跟我們生活、工農業生產、醫藥、科技等方方面面都有著重要的聯系……”
趣味實驗的引入,激發了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和求知欲,促使學生以最積極的狀態投入到課堂上來,提高了學生化學課堂的有效參與度。
二、優化演示實驗,引發學生課堂參與的欲望
課堂演示具有較強的直觀性和示范性,通過演示實驗,將學生引入變化紛繁的化學世界中,學生在觀察演示實驗時獲得大量的感性信息,同時也會積極思考老師提出的一系列問題,從而帶著問題去積極探索,促進學生化學思維的發展。課堂演示還可以使學生了解和掌握正確的實驗操作方法、過程,以便日后學生獨立完成實驗操作,進行實驗探究。教師的演示實驗對學生有一定的誘惑性,學生給老師做小助手的積極性很高,學生很想自己動手親自體驗實驗的樂趣,參與課堂的熱情高漲。
對演示實驗進行優化設計,可以使現象更明顯,實驗結論更準確,實驗的證據更可靠。
如空氣中氧氣含量測定的實驗,教材中給出的是圖1所示的裝置。圖1裝置存在幾點不足之處:1.實驗前將集氣瓶容積劃分5等份,還沒有實驗根本不知道空氣中氧氣的含量約為1,5,如何得知需要將集氣瓶容積劃分5等份?2.紅磷需要在容器外點燃,點燃的紅磷伸進集氣瓶并塞緊橡皮塞前,集氣瓶中會有空氣膨脹而逸散,造成實驗誤差。3.據相關文獻顯示:紅磷熄滅后集氣瓶中氧氣含量較高,約為8.85%,白磷燃燒熄滅后容器內氧氣含量較低,約為3.21%。4.實驗結束后,導管中有少量的水,造成實驗誤差。我在實驗教學中,分析實驗原理,選擇可燃物白磷進行實驗,設計了圖2所示裝置,該實驗裝置有如下優點:
1.實驗前只需測定具支試管的容積,無需將容器劃分5等份。2.白磷的著火點低,只需將具支試管放入熱水中即可引燃,避免了在容器外點燃導致容器內氣體逸散引起的誤差。3.同等條件下白磷消耗的氧氣比紅磷多,反應更充分。4.導管中有水,不會導致實驗誤差,該實驗中只需將量筒中水的體積減少量與具支試管容積對比就可得到空氣中氧氣含量。這樣的優化實驗讓學生更易于理解和接受,課堂有效參與率自然就高了。如果課堂中的內容理解起來有困難,有部分學生往往就會對化學產生畏懼心理,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學習化學的興趣。所以教師應該結合具體教學內容及學生的認知特點,有針對性地優化演示實驗,使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來成為更多學生的內在需要。
三、加強分組實驗,激發學生課堂參與的興趣
初中化學《課程標準》中指出:在教學中創設以實驗為主的科學探究活動,有助于激發學生對科學的興趣。教師應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和學校實際,積極創造條件,安排和組織學生完成必要的學生實驗。按照課標要求,滬教版九年級化學教材中安排的學生的探究實驗(在老師的幫助下完成)多達40個,另外還有8個基礎實驗。可見課標和教材都非常重視利用分組實驗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科學探究能力。
初中生正處于好動的年紀,內心也非常希望能夠參與實驗,體驗實驗的樂趣。分組實驗能夠讓學生近距離地動手操作、動眼觀察、動腦思考、動口表達,既滿足了學生對實驗的好奇心,又激發學生參與課堂的較持久的興趣。
一般教師在新教授課時會安排學生的分組實驗,在復習課上以練習代替復習,不會再安排分組實驗。學生復習課上覺得枯燥,乏味,課堂參與率較低下。本人在復習鹽的相關知識時,設計了分組實驗,學生課堂討論熱烈,教師僅僅拋出問題,實驗方案和步驟完全由學生自己設計和完成。在復習鹽的化學性質時,給出廚房里的兩種鹽:食鹽和純堿,讓學生利用廚房里的物品和實驗室的試劑分別進行鑒別。物品和試劑的選擇、方案的確立、實驗的完成以及結果的匯報,全程都由學生合作完成。整堂課中學生的思維活躍,臉上洋溢著成功的喜悅。這樣的探究活動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實踐能力、創造能力、合作意識,提升了學生學習化學的成就感,充分激發了學生對化學學科的興趣,而且大大提高了學生課堂參與的廣度和深度。
四、補充設計實驗,提高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
在課堂教學中對于一些學生易混淆的知識點應該考慮設計實驗幫助學生理解,降低學生理解的難度,有助于提高學生課堂有效參與度。如初三開學不久學到的物質的可燃性和助燃性,有些學生分不清可燃性和助燃性,僅僅依靠多次重復和強調,記住了氧氣是有助燃性,氫氣有可燃性,所謂的掌握也僅僅是反復記憶的結果,這是與教育的本源相背離的。通常我會設計這樣的簡單實驗,幫助學生理解: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氫氣倒放在桌上,一手拿著集氣瓶,一手將燃著的蠟燭伸入集氣瓶中,再向下取出,再向上伸入瓶中,反復數次。學生會看見這樣的現象:蠟燭在集氣瓶口會點燃氫氣,看見火焰,繼續往上伸入,蠟燭會熄滅,向下取出經過瓶口時,蠟燭又被點燃,數次出現蠟燭熄滅又點燃。進而讓學生解釋原因,能夠更好地理解氧氣的助燃性和氫氣的可燃性。學生理解的門檻降低了,更愿意參與到課堂上來。
五、開展家庭小實驗,將課內學習延伸到課外,以課外促課內
家庭小實驗能調動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將課內的探究延伸到課后,課后的探究活動又會促進課堂進行更有效地參與學習。
滬教版教材是將家庭小實驗融合在[活動與探究]或[課后作業]這兩個板塊中的,如上冊教材的28頁第10題:把雞蛋放在一個裝有白醋的玻璃杯里;46頁第6題杯子里立放一只燃著的蠟燭,再分別放人純堿和白醋,觀察現象并解釋;128頁切過咸菜的鐵質菜刀生銹情況等等。另外教師還應根據教學內容布置一些家中可行的小實驗作為回家作業,如觀察蠟燭燃燒實驗,教師可提出幾個針對性的問題,讓學生明確實驗內容。再如鐵生銹的條件的探究,由于鐵生銹是一個緩慢氧化過程,要觀察到明顯的生銹現象至少需要3天時間,一般教師采取提前一個星期在實驗室準備好實驗,等上課時直接將實驗結果拿出來給學生看現象,學生少了對實驗的設計和操作的過程。其實教師可以提前一星期讓學生先預習,布置回家完成小實驗,學生會發揮主觀能動性,試管用一次性水杯代替,干燥的環境用保鮮袋中密封代替,家中的鐵釘,開水,食鹽,食醋都可以用來做實驗,在家中學生可以每天觀察記錄鐵釘的生銹情況。課堂上學生踴躍舉手發言,都想將自己的實驗結果向全班同學進行匯報,課堂參與率非常高。
當然,在實驗課堂上可能存在以下問題:1.實驗課上課堂紀律較難控制,初中生在實驗課上情緒較亢奮,有了發現急于表達,可能造成課堂混亂。2.學生會被桌上的儀器和試劑所吸引,往往忽略了老師的講解。3.部分動手能力較差的學生僅僅抱著“看熱鬧”的態度并未真正參與到課堂中。4.有些學生認知只停留在明顯實驗現象的感知和記憶上,對實驗的內在原理的分析比較缺乏。
教師在實驗教學時需要全程關注學生,及時提醒個別學生,有效參與課堂。實驗前,教師應先提一些有價值的問題,讓學生先行思考,帶著問題進行實驗,觀察實驗現象更有方向性、針對性,避免“看熱鬧”,讓學生的思維更多地參與進來。對于動手能力較差的學生進行單獨指導,幫助其完成實驗,讓這部分學生也能夠體驗課堂的樂趣,提升學習化學的自信心,力求在課堂上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一定程度的發展。
總之,初中化學教師應高度重視和加強實驗教學,充分發揮實驗的教學功能,以實驗為抓手提高初中學生化學課堂的有效參與度,提高課堂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