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翠萍
【摘要】隨著各種大數據分析模式和工具的不斷出現,識別和處理超常量以及超多樣化數據信息的能力越來越強大,大數據極大地影響了各方面的信息。在大數據的背景下的高等院校經濟管理專業統計學課程逐漸從原來單純的課堂學習轉化為多手段和多渠道的方式,其中并利用大數據信息分析等科技手段解決各種問題成為培養目標之一。本文通過分析大數據對傳統課程的影響及傳統教學存在的問題,提出在大數據背景下做好統計教學工作的對應措施。
【關鍵詞】大數據;統計學;教學改革
一、淺談大數據對傳統課程的影響
(一)豐富與課程相關的學習內容
信息時代的到來,網上或者圖書館中都有很多可以讓學生學習的資料,其極大地拓展了橫向和縱向的內容,因此其需要學生花費更多的時間搜集這些學習資料并且了解更多內容。
(二)教輔資料越來越多
現階段,大學生學習知識的途徑除了教師在課堂上講解的內容,網絡上有越來越多豐富的教學輔導資料啊,學生可以從中學習更多課程知識并且擴寬他們的知識面,比如,很多高校資助的精品課程和具有一定規模的教學資源庫平臺,很多學習者都會在上面發布自己的學習心得、過程和總結等等。
二、淺談傳統統計學教學存在的不足
(一)研究對象以及內容擴張范圍較大
對于傳統的高等院校數學系統計學專業進行分析,容易因為技術手段方法的使用,繼而在數據收集過程中出現各類問題。其中應用最為廣泛的統計方法是采用抽樣調查獲取相關統計數據結果。但是在當下大數據云計算的時代背景條件下,相關數據信息的統計過程依據多重表現類型的數據資源,很多都是應用現代化的數字信息統計工具整合處理而成,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進行相應的數據表現形式的擴展延伸。與此同時,對于不同數據整合處理系統缺乏統一的數據驗證標準,在大數據時代開展應用傳統高等院校統計學課程教學模式容易出現層級相互之間不匹配的現象,不利于教學活動開展的平穩運行。
(二)數據處理方式方法需要改造升級
對于傳統的高等院校統計學教學活動開展過程進行分析,可以看出,采用抽樣統計方式的統計學知識點講授,樣本容量相對較小,能夠促使高等院校學生深入的進行數據綜合評估判斷,篩選出所需的數據資源信息,從而更好的滿足樣本容量缺失的弊端。但是對于大數據時代背景條件下,數據信息的總量較多,采用傳統的統計方式不能匹及當前的數據獲取需求,存在較大的局限性。與此同時,傳統的數據統計存在穩定性,但是大數據時代卻會隨著時間的推移,相關數據信息的數量相應擴充,內容類別都發生轉變。因此,對于復雜信息的處理方式單純應用傳統的數據統計路徑存在著較大的不確定性以及發展弊端。
(三)高標準要求高等院校統計學專業學生
隨著大數據云計算時代的宏觀環境下,要求高等院校培育出更為專業化的數據統計人才,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對于高等院校統計學課程學生的專業素養和綜合能力鍛煉提出了全新高標準的要求。傳統的高等院校統計學課程教學材料的側重點在于教授學生應用現有可獲取的相關數據完成隨機抽樣的過程,繼而應用理論知識完成數據信息資源的統計整合處理。這種方式對于大數據時代的教學活動開展產生了一定的制約,不僅抑制了學生自身能力的個性化發展,同時對于教學方式的進步和教學模式應用都產生了消極影響。
三、大數據背景下的統計學教學改革
(一)在統計學課堂中引入大數據思維
隨著大數據信息網絡時代獲取蓬勃發展的趨勢過程中,充分注重高等院校教學活動開展的大數據時代特點,確保高等院校統計學專業教學活動組織形式符合教學實踐的高標準化時代要求,更好的展現教學成果的任務目標。高等院校對于統計學課程的日常課堂教學方式注入時代特點,充分培育高等院校學生的大數據思維觀念,在根本上有助于推進高等院校統計學教學實踐,進一步增強高等院校統計學專業學生對大數據的了解程度,注重增強學生的探究式學習意識建立等方面具有重要建設性指導意義。
(二)增添與大數據時代相匹配的教學內容
傳統的高等院校統計學教學理論基礎是依據采用隨機抽樣方式,將海量的數據總體當中抽取一部分數據信息作為有限的樣本數據,繼而以有限的樣本數據為核心展開相應的數據統計分析。但是對于當前大數據云計算時代過程中,數據資源本身具有體量大,類別細的特點,按照傳統的統計學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當前的數據條件需求,存在很大程度上的數據分析局限性。高等院校的統計學課程開展過程中,必須對現有的教學內容進行填充,教學側重點問題進行科學合理的修改,繼而在教學理論基礎上進行適當的時代特點延伸。盡可能的減少抽樣調查獲取數據信息樣本調查的教學實踐,通過采用相關先進的信息技術,逐步拓展數據整合處理的方法應用,注重應用繁雜數據庫信息的關聯教學方式等教學內容補充。
(三)采用創新性課程評估考核方式
對于當前高等院校開展的統計學課程中,所采用的評估考核方式大多數是應用閉卷考試,檢驗高等院校學生對統計學課程知識點內容的掌握程度,同時輔助增添日常參與教學課程的出勤率以及相關課下作業的綜合性考核方式。這種考核方式不能從根本上保障高等院校學生獲取相應的教學成果,未能落實高等院校統計學課程的教學任務目標。選擇性建立科學合理的統計學課程考核體系,從根本上有效地增強高等院校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對相關知識點內容的掌握程度以及靈活運用能力的培養,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推進高等院校統計學課程講授的教學進程。高等院校統計學課程教師,通過改善自身的教學方式,更好的應用創新性的統計學課程評估考核方式,在增強學生理論知識積累的同時,注重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訓練過程,更好的達成教學任務目標。
四、總結
統計學中最重要的研究對象就是數據信息。在大數據的背景下研究的對象、方法和理論都發生了極大的變化,為了更好地適應這種變化,高校統計學課程的教學內容和方式也有了一定的變化,不斷創新了教學的思路、內容、方法和考查機制,建立一個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中心的課程體系,從而保證學生能真正學習到統計學知識。
參考文獻:
[1]陳秀平,趙麗央.大數據背景下統計學專業課程教學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8,(31):206-207.
[2]張蕊.大數據背景下應用統計學類專業課程體系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8,(4):408-409.
[3]牛欣然.大數據背景下高職院校《統計實務》信息化教學探究[J].科學中國人,2017,0(7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