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柳興

2009年秋季廣州市教研室頒發了《廣州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科學業質量評價標準·思想品德》以下簡稱《評價標準》,將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規定的課程目標,細化為教學和評價中的可操作目標,是教師在教學過程對學生進行各種非紙筆的表現性評價的參考,還可以作為教師在日常教學中進行自我監控的教學建議。《評價標準》給出了比較明確、清晰的評價目標,要求教師圍繞評價目標去設計和實施活動,從引導學生關注自然、關注社會、關注身邊生活的角度,積極開發道德與法治學習的課程資源;引導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改革和學習方式的轉變,并注重培養學生說、寫、思的素養和創新的素養,促進學生良好思想品德素質的培養。
一、《評價標準》的能力界定和要求
《評價標準》能力分類界定:
根據《評價標準》的要求,作為教師應該充分結合《評價標準》和教材,更新教學觀念,提高教學的有效性。這里的有效性不單單是指教學結果的有效性,更體驗教學過程的整個環節的有效性,包括教教材的使用、學生的參與等都體現有效性。
二、根據《評價標準》的要求實施有效教學的途徑:
(一)教材使用的有效性
教材是教學活動的寶貴資源,是《評價標準》的有效載體,它承載著知識。教材的編寫經過編者們斟字酌句,反復推敲,充分將《評價標準》中的教學要求落實在字里行間中。所以,要用好教材這一優質教學資源,提高課堂學習效果,圓滿完成教學目標。
1.讀懂教材的邏輯體系,構建清晰的知識網絡
我們發現人教版的《道德與法治》的教材中理論觀點表述少,語言親切自然,富有生活化,貼近學生的閱讀水平。我們也在困惑,板書如何設計,應該要求學生教材中的哪些觀點。要解決這個困惑,最重要的是通過仔細研讀教材,把握教材的內在邏輯結構,這樣在教學中,才能做到思路清晰,循序漸進,潤物無聲,達成教學目標。
2.開展活動的有效性
教材中有形式多樣的活動,有主題探究活動、有討論話題、有填寫調查表、填圖、有角色表演等,與《評價標準》的能力要求是一致的。在教學過程中切實體會到開展活動讓道德與法治課堂更具有魅力。開展活動讓學生能夠在討論和實踐中感受知識產生的過程,進行分析思考,激發情感,內化為自己的品質;讓課堂更生動,充滿真情實感;師生平等的合作探究學習,在彼此的對話和討論中,快樂教和學!開展好各種活動,可以極大的提高道德與法治課的課堂效果。
(1)要結合《評價標準》充分開展教材活動
“探究與分享”是本教材的一大特色,它是安排在教學內容里。這是課內學習向課外學習的延伸,可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鍛煉學科能力,進一步提高道德與法治課的教學效果。此外,要積極開展教材中各種情境活動。避免完全置教材于不顧,自搞一套活動,甚至不開展活動。
(2)要結合《評價標準》整合教材活動
教材中的活動很多,如果面面俱到,這和有限的課堂時間是相矛盾的;而且逐一討論每個問題,也使課堂教學太松散,教學重點不突出,不利于有效地達成教學目標。新課程的知識性淡化,但是教材的編寫和知識的呈現具有自身的系統性和邏輯性,因此,活動與活動之間也存在著內在的聯系。我們在開展教學活動時,至少要站在一課教材的全局角度,整體把握和梳理這課的各種活動,挖掘出活動之間的關聯,并且針對活動之間的不同關系,規劃出正確的符合教學目標和學生實際的操作策略。
活動之間是并列關系的,我們要對活動進行篩選,選擇并開展核心活動。
活動之間是遞進關系的,可以將活動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在時間和空間上保證活動能夠有機的整合。
活動之間是延伸關系的,我們要將活動串聯起來,設計成主題活動,給學生一個完整體驗過程。
(3)要結合《評價標準》創造活動
創造精神是新課程關注和倡導的一種品質。創造性的拓展活動,使活動更完美和精致;更加聯系學生實際,發揮教師和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師生創造的智慧,在課堂中流動,讓我們的課堂更豐富。
創造活動就是不拘泥于書本上現成的活動,我們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改變活動的內容和方式,讓活動更具有吸引力。
(4)結合《評價標準》,加大課內課外教學資源的有效整合
開放的外部教育環境,讓我們的課堂教學更加開放,在使用教學資源方面,除了教材、師生的生活經驗還有積極豐富的課外資源。還有大量的文本資源、音像資源、實物資源和人力資源。
(二)學生參與的有效性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課堂的主人。通過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運用生動有效的學習方式,讓學生的思想、行動完全進入課堂教學情境,全身心的參與課堂學習活動,有利于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參與意識,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途徑入手:
1.新授課導入新穎
通過設計新穎的問題、美文誦讀、FLASH動畫以及富有震撼力、打動心靈的圖片等方式,將學生的情感很快地進入課堂學習狀態,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采用小組合作教學模式
小組教學為新課改倡導的新的學習方式找到了可行的操作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可幫助教師切實地轉變教學觀念,融洽師生關系,教學相長成為更多教師的共識。課堂管理權限下移。學生的管理能力和綜合素質得到培養。給學生更多的思考交流空間。
因此,道德與法治課必須結合《評價標準》能力要求和評價方式,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以《評價標準》為抓手,提高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有效性。